第一编 鲁迅和“五四”小说 1
第一章 思想倾向与主题内容 5
一历史文化背景和“五四”小说概况 5
二从“呐喊”到“彷徨” 8
“人性解放”的呐喊 9
无路可走的悲哀 20
人生意义的探索 26
矛盾中的转化 30
第二章 艺术倾向与表现形态 36
一面向现实和主观表现 37
二趋向现实主义 62
三形式和语言的革新 80
第二编 茅盾和左翼小说 101
第一章 阶级主题的确立 109
一工农群众的革命风暴 110
二革命漩涡中的知识分子 122
三市民的形相和历史的讽喻 132
四反帝抗日的呼声 141
五“中国向何处去”——《子夜》的命题 151
六从人的主题到阶级的主题 159
第二章 革命的现实主义(上) 167
一革命罗曼蒂克的批判 167
二辩证唯物主义创作方法的干扰 183
三小说创作的曲折道路 193
四走出狭谷之后 204
第三章 革命的现实主义(下) 218
一时代的画卷和社会的缩影 218
二语言的写实性与口语化 236
第三编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 253
第一章 “五四”时期文学中的现实主义 255
一现实主义的必然性 255
二现实主义的内容与特征 258
三“写真实”的丰富性 263
第二章 革命文学论争中的现实主义问题 269
一现实主义问题种种 298
第三章 抗战时期及其后文学中的现实主义 298
二胡风的见解 301
三《讲话》中的现实主义问题 306
第四编 现代文学杂论 315
性格小说和“五四”以后小说艺术形式的革新 317
创造社的文学史地位及其他 335
一关于创造社的文艺观 335
二创造社文学与“零余者” 339
《创造社的文学倾向》序 342
忆陈先生 346
论邹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代编后记)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