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7
自序:我的冷文学 7
序二:惊喜后的享受 李欧梵 13
序三:展凤的书 黄爱玲 16
序四:享受结合学习 霍丁 17
哲理音符 21
一、“蓝、白、红”的三色人生 23
二、双生故事配乐——关于《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与《情书》的命定与偶然 36
三、《一生何求》的诗化调子 48
四、小津安二郎×齐藤高顺——生之悠悠,宁静致远 57
给古典音乐另一段生命 67
五、库布里克电影中的古典音乐叙事 69
六、当瓦格纳遇上科波拉——从霸权主义到反战思想的《现代启示录》 92
七、另一面的贝多芬——《缺席的人》 100
八、舒伯特的爱情苦难物 106
理论与实践 115
九、王家卫电影音乐图鉴 117
十、《花样年华》的拼凑音乐符码 138
十一、解构音乐配置——《杀手莱昂》 153
十二、《教父》三十年——场景×音乐 168
十三、后现代红磨坊——向雷诺阿致敬 180
十四、镜头与音乐共舞——《不夜城》 192
十五、以配器营造距离——《天浴》 198
论尽阿莫多瓦 203
十六、《我为何命该如此》+《我的秘密之花》——阿莫多瓦电影歌曲中女性的情、欲与生命 205
十七、被遗弃的歌声 ——《欲望规则》 222
十八、生之赞歌——《捆着我,绑着我》 228
十九、母女情意结——《情迷高跟鞋》 232
简约主义配乐大师 239
二十、华丽与腐朽的共生——迈克尔·尼曼 241
廿一、冷音乐与冷音乐家——菲利浦·格拉斯 254
廿二、格拉斯冷音乐外传——《此时·此刻》女性生命的永劫回归 265
廿三、王家卫的心头好——迈克尔·加拉索 273
故事 281
廿四、普列斯纳的另一个名字 283
廿五、光影与音乐大师的友谊——基耶斯洛夫斯基与普列斯纳 290
廿六、替儿子主理电影配乐——卡迈恩·科波拉 294
廿七、不喜用电影配乐的导演——阿萨亚斯 298
廿八、配乐家对导演的不满——阪本龙一与阿莫多瓦 303
廿九、偶然造就合作——《天使爱美丽》 308
三十、《水牛66》的男主角、导演与配乐——文森特·加洛 313
后记 319
参考书目 322
鸣谢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