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说明 1
唯有马克思与没有马克思——马克思逝世120周年感言(代前言) 1
专题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性 3
本文与解释——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的学术规范 3
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向何处去? 17
以马克思的学术精神研究马克思主义——致汉语马克思的第二个世纪 24
专题二 关于马克思的人论 39
重新理解马克思人论的四个命题——一种反思性的探讨 39
“旧人”的终结和“新人”的诞生——论马克思对人的价值形象的设计 53
本质主义的反叛与复归——论马克思人论的思维方式 70
专题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宗教观与意识形态观 107
论恩格斯关于哲学终结的思想 107
求解“柯尔施问题”——论马克思学说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128
马克思的宗教观及其当代省思——为2005年两岸宗教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而作 149
认知先于修辞——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观的核心原则 171
专题四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张力 183
马克思主义:从建构性理想到调节性理想——借康德的视角来看 183
先验的自由与经验的自由——为“文革”爆发40周年、结束30周年而作 200
论劳动的全球化——从马克思主义暨中国的视角来看 225
专题五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239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进态势 239
关于实践的哲学与作为实践的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范式的危机刍议 254
改革哲学分科体制,解放民族理论思维——从《大同书》的原创性看现行哲学分科的弊端 263
马克思与康有为对中国社会进程的预见及其启示——为改革开放30年而作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