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序言………………………………………………………廖沫沙怀吴晗(序二)……………………………………………罗尔纲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 1
第一节 家世 1
第二节 童年 5
第二章 大学时代 13
第一节 从上海到北平 13
第二节 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18
第三节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 25
第四节 青年学术活动家 33
第五节 学生时代的作品和治学道路 38
第六节 高材生毕业于清华 51
第三章 年轻的明史专家 58
第一节 为建州史补白 58
第二节 主编《益世报》的《史学》专刊 65
第三节 情操 恋爱 婚姻 72
第四节 在云南大学任教 79
第一节 在叙永分校 86
第四章 新的起点 86
第二节 穷困与哀悼 92
第三节 加入民主同盟 100
第五章 以笔作枪投入战斗 108
第一节 《由僧钵到皇权》 108
第二节 学者开始投枪 115
第三节 阔步前进 120
第一节 为国事奔走呼号 132
第六章 民主战士 132
第二节 在“一二·一”运动中 140
第七章 复员途中 161
第一节 从昆明到上海 161
第二节 家乡见闻 165
第三节 哭公朴 哭一多 172
第八章 共产党的可靠朋友 184
第一节 北平市民主同盟的领导人 184
第二节 共产党的可靠朋友 193
第三节 到解放区去 207
第九章 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 213
第一节 回到北平 213
第二节 北京市副市长 218
第三节 加入中国共产党 224
第十章 史学工作的杰出组织者 229
第一节 在繁荣和发展历史科学的战线上 229
第二节 热心倡导普及历史知识 235
第三节 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 245
第四节 青年的良师和益友 254
第十一章 关于历史剧和道德继承问题的见解 262
第一节 关于历史剧创作的性质和作用 262
第二节 关于道德继承问题的争论 270
第十二章 信仰和实践中的矛盾、反思 280
第一节 真诚的人犯了真诚的错误 280
第二节 旺盛的写作热情 290
第三节 代表作《朱元璋传》 296
第四节 “三家村”中的一家 313
第五节 研究海瑞和写作《海瑞罢官》 320
第十三章 吴晗在“文革”中(上) 328
第一节 祸从天降 328
第二节 批吴性质的争论 343
第十四章 吴晗在“文革”中(下) 366
第一节 批吴性质争论白热化 366
第二节 “四一六”事件和“五一六”通知 374
第三节 从精神上的摧残到肉体上的摧残 382
第四节 家破人亡 391
第十五章 历史的公正评价 404
第一节 吴晗冤案平反的前前后后 404
第二节 公正的评价 413
第三节 深切的怀念 424
附录一:吴晗生平活动简表 435
附录二:吴晗著作要目 447
后记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