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宪法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
目录 1
二、宪法学的历史发展 5
三、宪法学的学科地位与学科体系 22
四、编写本教材的基本思路 26
五、学习和研究宪法学的意义和方法 27
第一编 宪法基本理论 35
第一章 宪法的概念 35
第一节 宪法释义 35
第二节 宪法的本质 44
第三节 宪法的分类 48
第一节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55
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 55
第二节 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演变 67
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74
第三章 宪法的制定 89
第一节 宪法制定权 89
第二节 宪法制定机关 92
第三节 宪法制定程序 94
第四章 宪法的基本原则 97
第一节 宪法基本原则概述 97
第二节 人民主权原则 98
第三节 基本人权原则 102
第四节 权力制约原则 106
第五节 法治原则 110
第一节 宪法形式 115
第五章 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115
第二节 宪法结构 120
第六章 宪法规范 127
第一节 宪法规范概述 127
第二节 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与种类 133
第三节 宪法规范效力与宪法规范变动 137
第七章 宪法关系 142
第一节 宪法关系概述 142
第二节 宪法关系的主体 143
第三节 宪法关系的内容 147
第四节 宪法关系的客体 152
第八章 宪法的价值与作用 156
第一节 宪法的价值 156
第二节 宪法的作用 161
第一节 宪法观念 168
第九章 宪法观念与宪法文化 168
第二节 宪法文化 174
第十章 宪法与宪政 181
第一节 宪政概说 181
第二节 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185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 187
第二编 宪法基本制度 197
第十一章 国家性质 197
第一节 国家性质概说 197
第二节 国家政权的阶级归属 201
第三节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206
第四节 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 215
第十二章 国家形式(上) 220
第一节 政权组织形式概说 220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25
第三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232
第十三章 国家形式(下) 237
第一节 国家结构形式概说 237
第二节 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239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 241
第四节 特别行政区 246
第五节 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 254
第十四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上) 259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说 259
第二节 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及其界限 266
第十五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下) 269
第一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269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286
第三节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及其行使原则 290
第十六章 选举制度 294
第一节 选举制度概说 294
第二节 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301
第三节 选举的民主程序 305
第四节 对代表的监督和罢免 309
第十七章 国家机构 312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说 312
第二节 代议机关 315
第三节 国家元首 327
第四节 行政机关 330
第五节 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336
第六节 我国的军事领导机关 340
第一节 政党与政党制度概述 342
第十八章 政党制度 342
第二节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351
第三编 宪法实施 359
第十九章 宪法实施及其保障 359
第一节 宪法实施概述 359
第二节 宪法实施的条件及过程 365
第三节 宪法实施保障 371
第四节 宪法实施评价 380
第二十章 宪法解释 387
第一节 宪法解释概说 387
第二节 宪法解释的机关 392
第三节 宪法解释的原则、方法及程序 395
第二十一章 宪法修改 399
第一节 宪法修改概说 399
第二节 宪法修改的限制 402
第三节 宪法修改的方式 405
第四节 宪法修改的程序 408
第二十二章 违宪审查制度 412
第一节 违宪审查制度概述 412
第二节 违宪审查的主要模式 415
第三节 违宪责任 417
第四节 建立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 422
第二十三章 宪法秩序 426
第一节 宪法秩序概述 426
第二节 宪法秩序实现的因素分析 431
法律法规缩略语对照表 439
参考文献 442
第二版后记 446
后记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