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0.1 研究问题提出 1
目录 1
0.2 研究目的 3
0.3 研究范围内的主要概念辨析 4
0.4 本书各章内容简述 10
0.5 本书研究的流程图 18
图0-1 本书研究的流程图 18
第1章 我国IT发展综述与研究范围、对象的界定 19
1.1 我国IT行业与IT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19
图表目录 21
图1-1 亚洲各国或地区信息产品出口额的预测 21
表1-1 中国信息产品需求预测 21
1.2 IT企业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24
表1-2 IT行业包含的领域 25
表1-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2003年实施) 26
1.3 IT行业与IT企业的发展特征 27
2.1 企业战略目标理论与绩效理论回顾 37
第2章 文献研究回顾 37
2.2 资源基础理论 41
图2-1 SWOT分析、资源基础模式与产业吸引力模式之间的关系 43
表2-1 资源基础观点的相关研究汇总 46
2.3 核心能力 48
图2-2 核心能力:竞争的基础 49
图2-3 核心能力的意义与内涵 50
图2-4 能力的层次 51
图2-5 资产与必要能力的关系 52
表2-2 核心能力相关定义汇总 54
表2-3 Scheomaker的核心能力分类 57
表2-4 核心能力类型 59
图2-6 核心能力的结构 63
2.4 资源基础、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63
图2-7 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得 64
图2-8 竞争优势的基石 66
表2-5 美国北加州248家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66
表2-6 资源基础、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相关研究汇总 67
2.5 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的战略基础分析框架 68
图2-9 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基础分析框架 70
2.6 成长战略的文献综述 71
表2-7 产品/市场的扩张矩阵 72
图2-10 多元化的成长类型、成长模式及成长方向 74
表2-8 企业多元化形态与进入方式 76
表2-9 (成长战略模式)进入方式的优缺点 80
2.7 国内企业核心能力研究综述 81
表2-10 成长模式特性上的差异 81
2.8 核心能力的指标体系相关研究 87
表2-11 相关学者核心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汇总 89
表2-12 四类核心能力测度方法简评 95
表2-13 核心能力评价方法的前人应用综述 96
表2-14 几项核心能力测度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比较 97
第3章 理论推演与研究框架 100
3.1 核心能力的整合概念 100
图3-2 资源观点的战略逻辑 102
图3-1 企业核心能力的建立 102
图3-4 一种动态的战略计划分析框架 103
图3-3 资源、能力和战略的分析框架 103
图3-5 成就能力、必要能力和战略的层次 104
图3-6 战略资源创建持续竞争优势的方式 106
3.2 资源与能力对企业成长战略的影响以及成长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08
表3-1 国内外学者的多元化绩效研究 113
3.3 动态能力理论对资源基础理论与核心能力理论的补充 114
3.4 资源、能力、外部环境、成长战略与竞争优势(绩效)整合研究框架 116
图3-7 理论分析整合框架 117
3.5 适合IT制造业的核心能力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 120
表3-2 核心能力指标与指标说明 121
第4章 IT企业核心能力的实证研究方法 126
4.1 研究假设与验证 127
图4-1 本研究实证架构 127
4.2 研究变量与变量说明 132
表4-1 企业成长战略模式变量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绩效(目标实现)变量说明 134
4.3 研究对象、样本及抽样方法 135
表4-2 研究行业范围 136
4.4 问卷设计与分析方法 139
第5章 实证研究——信度、效度与核心能力的因子分析 141
5.1 研究样本企业的基本资料(频度)分析 141
表5-1 被访企业控股国家或地区来源的分布 142
表5-2 被访企业所在地区分布 142
图5-1 被访企业在华投资年份分布 143
表5-3 被访企业的成长战略类型与成长战略模式 144
5.2 信度与效度分析检验 145
表5-4 核心能力量表的效度分析表 147
表5-5 经营绩效量表的效度分析 148
5.3 核心能力的因子分析 149
表5-6 核心市场能力的因子载荷矩阵 151
表5-7 核心技术能力的因子载荷矩阵 152
表5-8 核心管理能力的因子载荷矩阵 154
表5-9 核心能力指标与指标说明 155
第6章 实证研究——核心能力、战略与绩效相关分析 158
6.1 核心能力与IT企业控股国家变量的差异分析 158
表6-1 欧美国家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华IT企业的核心能力的差异分析 159
表6-2 欧美国家在华IT企业与我国IT企业的核心能力的差异分析 160
表6-3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华IT企业与我国IT企业的核心能力的差异分析 160
表6-4 欧美国家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华IT企业的核心能力因子的差异分析 161
表6-5 欧美国家在华IT企业与我国IT企业的核心能力因子的差异分析 162
表6-6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华IT企业与我国IT企业的核心能力因子的差异分析 164
6.2 成长战略模式与核心能力的鉴别分析 165
表6-7 核心能力与成长战略模式的鉴别分析——Wilks'lambda(E)值 166
表6-8 成长战略模式预测分组结果 166
表6-9 核心能力与成长战略类型的鉴别分析——Wilks'lambda(E)值 167
表6-10 成长战略类型预测分组结果 167
表6-11 密集成长与整合成长战略的核心 168
能力的差异分析 168
6.3 核心能力与成长战略的差异分析 168
表6-12 密集成长与多元化成长战略的核心能力的差异分析 169
6.4 成长战略类型与经营绩效之间统计分析 170
表6-13 整合成长与多元化成长战略的核心能力的差异分析 170
表6-14 密集成长与整合成长战略的经营绩效的差异分析 171
表6-15 密集成长与多元化成长战略的经营绩效的差异分析 172
表6-16 整合成长与多元化成长战略的经营绩效的差异分析 172
6.5 核心能力与经营绩效(竞争优势)的相关分析 173
表6-17 核心能力与企业成长性的相关分析 174
表6-18 核心能力与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程度的相关分析 174
表6-20 核心能力与市场占有率的相关分析 175
表6-19 核心能力与企业获利水平的相关分析 175
表6-21 决定再投资的企业与决定不再投资企业的核心能力比较 176
表6-22决定再投资的企业与再投资决策未定的企业的核心能力比较 176
表6-23 决定不再投资的企业与再投资决策未定的企业的核心能力比较 177
6.6 核心能力因子与经营绩效的回归分析 177
表6-24 核心能力因子与成长性的回归分析 178
表6-25 核心能力因子与目标实现程度的回归分析 179
表6-26 核心能力因子与盈利程度的回归分析 180
表6-27 核心能力因子与市场占有程度的回归分析 181
表6-28 决定再投资与尚未决定再投资企业之间核心能力因子差异 181
表6-29 决定不再投资与尚未决定再投资企业之间核心能力因子差异分析 182
表6-30 决定再投资与决定不再投资企业之间核心能力因子的差异分析 183
7.1 外界环境的适应程度与企业绩效相关分析 185
第7章 实证研究——环境适应程度、国别与绩效关系 185
表7-2 决定再投资企业与决定不再投资企业的环境支持程度比较 186
表7-1 环境支持程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分析 186
表7-4 决定不再投资企业与再投资决策未定企业的环境支持程度比较 187
表7-3 决定再投资企业与再投资决策未定企业的环境支持程度比较 187
表7-5 欧美国家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华IT企业的环境适应程度的差异分析 188
7.2 IT企业控股国家或地区与企业环境适应程度关系(差异分析) 188
表7-7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华IT企业与我国IT企业的环境适应程度差异分析 189
表7-6 欧美国家在华IT企业与我国IT企业的环境适应程度的差异分析 189
8.1 案例分析的理论框架与IT企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构成 190
第8章 案例分析 190
8.2 由市场驱动到技术驱动过程中的能力培养与提升——联想集团资源能力的动态分析 193
8.3 建立在市场需求导向的技术开发能力上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深圳华为公司动态能力分析 208
8.4 基于后发优势生产系统的核心能力拓展与演化——TCL集团的核心能力动态分析 231
表8-1 TCL王牌彩电的生产方式的进化 238
8.5 环境、资源与能力互动下的两次战略调整——宏碁集团战略调整重新回归竞争优势地位的案例分析 252
8.6 “新经营运动”快速扩张中的动态能力提升——三星集团发展案例分析 275
8.7 战略技术联盟支持下的持续创新能力的拓展——惠普公司动态能力演化的案例研究 297
9.1 实证研究结论 312
第9章 研究结论、现实启示与后续研究方向 312
9.2 本研究的贡献与现实启示 318
9.3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研究方向 328
结束语 331
附录 研究实证问卷 332
参考文献 340
后记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