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七章 唐末农民大起义与唐王朝的衰亡 713
第一节 唐王朝的衰乱 713
懿宗咸通的政治 713
僖宗继位 717
第二节 唐末农民大起义 718
桂林戍卒起义 718
王郢海上举兵 722
王仙芝、黄巢起义 722
黄巢起义军的南下与北征 725
黄巢起义军进占长安 728
黄巢的退出长安与起义军的最后失败 730
第三节 唐王朝的覆亡 734
僖宗的弊政 734
王建得蜀 738
高骈、周宝的败亡与江淮的战乱 740
董昌的割据越州及其失败 743
成汭的割据荆南及其失败 744
昭宗的受制于宦官、藩镇与唐王朝的灭亡 745
第八章 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 752
第一节 五代的更替 752
后梁王朝的建立与灭亡 752
后唐庄宗的兴起与覆亡 762
后唐明宗的得国与后唐王朝的灭亡 770
后晋高祖的建国与契丹灭晋 774
后汉王朝的建立与灭亡 784
后周郭威的建国 788
后周世宗 792
吴杨氏的建国及其消亡 800
第二节 十国割据 800
南唐李氏的建国及其灭亡 807
闽王氏的建国及其灭亡 812
吴越钱氏的建国及其附宋 820
楚马氏的建国及其衰亡 822
南汉刘氏的建国及其灭亡 828
南平高氏的建国及其灭亡 831
前蜀王建的称帝及前蜀的灭亡 834
后蜀孟氏的建国及其衰亡 840
北汉刘氏的建国及其灭亡 846
第三节 五代十国的社会经济 851
北方的河患 851
南方的水利事业 853
南方的植茶事业 854
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857
第九章 隋唐五代的学术与宗教 860
第一节 经学、史学与地理著作 860
经学著述 860
正史的编纂 863
《通典》与《唐会要》、《五代会要》 868
刘知几的《史通》 870
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 876
唐三史注与《文选注》 878
隋唐五代杂史琐记书目介绍 880
类书的编纂 906
第二节 隋唐五代的哲学思想与宗教神学 909
佛教的继续发展 909
律宗在中土的形成 915
三论宗吉藏的《二谛论》与天台宗智?的《止观论》 918
玄奘、义净的取经与传译 934
法相宗的唯识思想 939
华严宗法藏的《法界缘起论》 948
密宗的传入及其教义 958
净土学说的流行 960
禅宗的神学思想 962
唐王室的尊崇道教 987
唐五代道教徒的思想 990
祆教、景教、摩尼教的传播 994
唐前期的反佛斗争 1000
会昌灭佛与佛教的重兴 1003
韩愈的排抑佛道与独尊儒术 1006
柳宗元的《封建论》、《天说》与刘禹锡的《天论》 1011
第一节 隋唐五代的诗歌与民间文学 1016
隋代诗人 1016
第十章 隋唐五代的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1016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1017
初唐诗人 1018
陈子昂与张九龄 1024
盛唐诗人 1029
李白与杜甫 1045
中唐诗人 1080
韩愈提倡的古文运动及其在诗歌方面的改革 1097
柳宗元与刘禹锡 1102
张籍与王建 1106
王涯与令狐楚 1112
李贺与李益 1118
元稹与白居易 1123
张祜、徐凝与朱庆余 1134
晚唐诗人 1135
杜牧 1143
李商隐与温庭筠 1146
皮日休、陆龟蒙与杜荀鹤 1159
黄巢的诗 1169
司空图与韩偓 1169
唐王朝末日的挽歌——韦庄诗篇 1174
五代十国诗人 1183
唐五代的讽喻诗 1189
唐五代词 1194
冯延巳在词方面的造诣 1204
南唐后主李煜 1206
唐代传奇小说 1207
敦煌石室发现的唐代变文 1226
第二节 绘画、雕塑、书法与音乐、舞蹈 1231
隋唐五代的绘画艺术 1231
山水画 1240
塑造艺术 1246
隋唐五代的石窟艺术 1247
隋唐五代的书法 1252
音乐与舞蹈 1268
散乐百戏 1285
第三节 雕版的发明与纸墨笔砚制造的改进 1297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297
纸墨笔砚的制造与改进 1301
第四节 科学技术 1311
天文历法 1311
医学与药物学 1317
隋李春的赵郡安济桥 1328
轮船的制作 1330
隋唐五代史大事年表 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