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文学与西方审美叙事模式比较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日佳著
  • 出 版 社:上海:学林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806166866
  • 页数:69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编 绪论 3

第一章 俄罗斯古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3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所接受的第一次外来影响 3

第二节 文学新质的出现与所接受的第二次外来影响 7

第三节 开始摆脱“东方停滞”的17世纪文学 9

第二章 18世纪俄罗斯文学与西方影响 15

第一节 康捷米尔、罗蒙诺索夫、杰尔查文、拉季舍夫和赫拉斯科夫与古典主义的诗歌创作 16

第二节 苏玛罗科夫、冯维辛与古典主义戏剧创作 23

第三节 艾明、卡拉姆津和拉季舍夫与感伤主义小说创作 27

第四节 特列佳科夫斯基、罗蒙诺索夫、苏玛罗科夫和卡拉姆津在建立俄罗斯文学语言与文学理论上的贡献 35

第三章 本书的课题与国外文学影响问题 43

第一节 古代至18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发展道路 43

第二节 文学的特性与超文学的影响 47

第三节 “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对立与统一 53

第二编 批评美学 59

第一章 俄国批评美学的确立及其所受的西方影响 59

第一节 别林斯基的文学“现实性”观念与俄国批评美学的诞生 60

第二节 茹科夫斯基的“拉拉·路克的哲学”与俄国批评美学的源头 70

第三节 维亚捷姆斯基的文学“人民性”观念与俄国批评美学的另一源头 80

第二章 别林斯基与法—德文学批评 89

第一节 别林斯基批评的法国式叙述 90

第二节 别林斯基批评的德国式辩证 98

第三章 车尔尼雷夫斯基与黑格尔的美学 105

第一节 西方美学体系重心的变迁 107

第二节 美的本质论之异同 110

第三节 崇高、悲剧、滑稽等观念之比较 117

第四章 托尔斯泰与德国古典美学 123

第一节 康德和黑格尔美学的主要特点 124

第二节 托尔斯泰由黑格尔返回康德 128

第三节 托尔斯泰论美感 133

第五章 托尔斯泰与叔本华 143

第一节 托尔斯泰与叔本华美学的哲学基础 144

第二节 托尔斯泰与叔本华对审美现象的哲学解释 154

第三节 托尔斯泰的艺术新概念 167

第三编 叙事美学(上)影响比较 179

第一章 俄国叙事美学的形成及其所受的影响 179

第一节 茹科夫斯基在移植德国故事诗上的贡献 180

第二节 俄罗斯诗歌的“黄金时代”与拜伦的“东方叙事诗”的影响 186

第三节 俄罗斯文学界的“司各特现象”与俄国历史小说的创作 196

第四节 “果戈理学派”的历史地位 209

第二章 普希金与拜伦(上) 224

第一节 普希金艺术系统的构成与中介环节 225

第二节 维亚捷姆斯基和日尔蒙斯基论拜伦“东方叙事诗”对普希金“南方叙事诗”的影响 230

第三节 “南方叙事诗”从模仿到超越 235

第三章 普希金与拜伦(下) 241

第一节 拜伦对普希金创作影响的第二个阶段 241

第二节 时间性是区分文体属性的关键性概念 244

第三节 《唐璜》的事件分布与文体特征 245

第四节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文体革新 250

第四章 普希金与莎士比亚 260

第一节 莎士比亚历史剧的特点 260

第二节 《鲍里斯·戈东诺夫》的戏剧形式 269

第三节 《鲍里斯·戈东诺夫》的综合之超越 278

第五章 普希金与司各特 281

第一节 文体与叙事方式(观照方式) 282

第二节 普希金对司各特历史小说文体的同化与改造 285

第三节 普希金在历史小说叙事方法上的创新 291

第四编 叙事美学(下)类型比较 299

第一章 屠格涅夫与西方小说的叙事模式(上) 299

第一节 小说叙事模式的多维结构 300

第二节 西方近代小说文体的沿革与前《吉尔·布拉斯》体 312

第三节 《吉尔·布拉斯》体 318

第四节 后《吉尔·布拉斯》的《汤姆·琼斯》体 325

第五节 后《吉尔·布拉斯》的《威廉·麦斯特的漫游年代》体 330

第二章 屠格涅夫与西方小说的叙事模式(下) 342

第一节 屠格涅夫叙事学的现代精神 343

第二节 屠格涅夫的创作个性 354

第三节 《贵族之家》与《包法利夫人》的艺术特征 364

第三章 托尔斯泰与西方历史小说创作(上) 381

第一节 历史小说与历史意识 382

第二节 《威弗莱》与司各特历史叙事方式的创立 386

第三节 《威弗莱》与小说文体重构 390

第四节 巴尔扎克接受司各特的立场 401

第五节 《舒昂党人》的风格 405

第六节 雨果接受司各特的立场与《巴黎圣母院》和《昆廷·杜沃德》之比较 414

第七节 《巴黎圣母院》的文体变异 424

第八节 司汤达对司各特的批评和《巴马修道院》的文体特征 429

第九节 《巴马修道院》的内形式及其对托尔斯泰创作的直接影响 435

第四章 托尔斯泰与西方历史小说创作(中) 443

第一节 托尔斯泰的历史哲学 443

第二节 托尔斯泰的生命哲学 451

第三节 托尔斯泰的宗教哲学 455

第四节 托尔斯泰的历史艺术概念的内涵及其中介性质 458

第五节 托尔斯泰历史叙事的特点与对西方小说形式的突破 465

第五章 托尔斯泰与西方历史小说创作(下)——《战争与和平》的叙事学 475

第一节 《战争与和平》与《浮士德》在艺术结构上的相似性 475

第二节 《战争与和平》的内结构——非单纯小说的内敛形式 485

第三节 《战争与和平》的外结构——非欧洲小说的外铄形式 499

第四节 人物观点置换对作品形式的影响 505

第五节 战争场景的艺术发现与作品的内在机制 513

第六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西方心理小说创作(上)——西方心理小说文体论 519

第一节 西方考察心理小说的几种途径 522

第二节 西方心理小说的先声——奥古斯丁的《忏悔录》 525

第三节 西方近代心理小说的一种范式 ——克尔凯郭尔的《一个诱惑者的日记》 530

第四节 西方心理小说的文体世界 536

第五节 意象存在体言情小说《新爱洛伊丝》 549

第六节 错觉存在体写意小说《雄猫穆尔的生活观》 555

第七节 幻想存在体造境小说《悲惨世界》 563

第七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西方心理小说创作(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 574

第一节 当代俄苏文学界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几种重要批评 575

第二节 过渡型小说《被欺凌与被侮辱的》 585

第三节 《罪与罚》的文学价值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学 592

第四节 意识分裂体小说《罪与罚》 605

第五节 直觉象征体小说《白痴》 611

第六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期长篇小说的时空结构 634

第七节 本书小结——俄国作家艺术创新的基本途径 661

附录 20世纪的司各特——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的诗学 668

第一节 历史纪事体小说的新高度 669

第二节 历史心理叙事的沿革 674

第三节 “幻想(或纯粹)的现实主义”的新篇章 681

第四节 东西方文化观念相撞击的硕果 693

后记 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