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福克纳的创作背景 2
第二节 福克纳“自己的天地” 4
第三节 福克纳所关注的主题 8
第四节 福克纳作品的艺术特征 11
第五节 本书结构与主要内容 14
第一章福克纳的创作思想 16
第一节 福克纳的存在主义思想 16
第二节 福克纳的基督教思想 25
第三节 福克纳的神话意识 33
第四节 福克纳的人道主义思想 44
第五节 福克纳的新历史主义思想 52
第二章 福克纳作品的主题 61
第一节 福克纳作品的时间主题 61
第二节 福克纳作品的女性主题 82
第三节 福克纳作品的消费主题 89
第四节 福克纳作品的种族主题 100
第五节 福克纳作品的自然主题 110
第三章 福克纳作品的心理表现艺术 122
第一节 福克纳作品的意识流动艺术 122
第二节 福克纳作品的潜意识表现艺术 133
第三节 福克纳作品的视知心理展示艺术 143
第四节 福克纳作品的影视表现艺术 154
第四章 福克纳作品的叙事和审美艺术 163
第一节 福克纳作品的时间艺术 163
第二节 福克纳作品的空间艺术 186
第三节 福克纳作品的叙事艺术 196
第四节 福克纳作品的审美艺术 205
第五章 福克纳作品的人物造型艺术 216
第一节 昆丁“抑郁”性格形象 216
第二节 邦恩“欲望压制者”形象 226
第三节 罗莎“鬼魂”形象 234
第四节 塞德潘“原罪与报应”原型形象 243
第六章 福克纳及其作品的平行研究 251
第一节 福克纳与莎士比亚 251
第二节 福克纳与济慈 258
第三节 福克纳与奥尼尔 269
第四节 福克纳与莫里森 276
结束语 艺术家的社会责任 287
附录 292
附录Ⅰ中国福克纳研究现状分析 292
附录Ⅱ美国国内精神分析视野下的福克纳研究 302
附录Ⅲ 授予福克纳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311
附录Ⅳ福克纳接受诺贝尔文学奖致辞 318
主要参考文献 321
后记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