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文学理论学科建设的反思 3
文学理论的范式转型与文学理论的生态平衡 3
目录 3
拓展视界 求诸文心 7
真正冷静地“胸怀世界” 11
开放中有所恪守 对话中有所建构 15
直面原生态 检视大流脉 31
涵养“复调意识”,追求“和而不同” 51
“解构”与“建构”,“开放”与“恪守”: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文论建设的基本表征 59
第二编 20世纪俄罗斯文论研究 59
俄苏形式学派文论在当代苏联文学学界的命运 74
在“结构—功能”探索的航道上:俄苏形式学派文论在当代苏联文学理论界的影响 88
“解析”·“解译”·“解读”:20世纪二十年代俄罗斯文论格局刍议 101
开采·吸纳·创造 123
巴赫金文论的关键词:“复调” 131
巴赫金与“对话主义” 146
从“词语的复活”到“垂向思维”:20世纪俄罗斯文论进程中象征派的建树 150
俄国象征派的“文学语言观” 160
俄国象征派的“象征观” 177
附录 191
苏联批评界 191
近十年来苏联文学批评理论思想轨迹 203
近二十年来苏联美学学科学术思想轨迹 220
第三编 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学研究 237
“比较诗学”何为? 237
比较诗学?理论诗学? 243
气势恢宏的工程 266
什克洛夫斯基·穆卡若夫斯基 269
“文学性”的语用:是学术界定,更是学理诉求 293
“建构”的经典与“经典”的建构 310
类型学 313
类型学研究:定位与背景 336
中欧文学:一片闪光的文学丛林 349
超越国界的角色转换:“20世纪侨民文学”的文化功能刍议 352
独特的文化身份与“独特的彩色纹理”:双语作家纳博科夫文学世界的跨文化特征 363
不俗的成绩 亮丽的景致:20世纪外国短篇小说艺术综论 385
主要参考文献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