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代序 1
自序 5
上篇 1
1.维新与学者 1
1.1 来自民间的考古学者 1
1.1.1 阿波国的变迁 8
1.1.2 年少的人类学会会员 24
1.2 学问的生涯 30
1.2.1 进京求学 31
1.2.2 探险求道 33
1.3 鸟居学的启示 49
1.3.1 历史文化的原动力 50
1.3.2 友好中的喜与忧 58
2.海岛与高原 65
2.1 寻找学问的支点 65
2.1.1 感受到的痛苦 67
2.1.2 支点的力量 71
2.2 四上宝岛,牵连贵州 75
2.2.1 线索的起点 76
2.2.2 底蕴的能量 83
2.3 考古学上的三角形 91
2.3.1 从杨辉“三角形”到“帕斯卡三角” 92
2.3.2 同一文化板块的联系 95
2.4 历史学上的两个族群 102
2.4.1 “古代越族”说 105
2.4.2 “越族苗族融合”说 108
2.5 遗传学上的两个符号 112
3.著述与老照片 118
3.1 古驿道上的故事 119
3.1.1 改装旅行的滋味 120
3.1.2 海拔表上的记录 131
3.1.3 “一线道”上的变迁 135
3.2 在逗号和句号之间 144
3.2.1 三十余数的专著与论文 144
3.2.2 三篇书评的情思 154
3.3 老照片的文化含量 165
3.3.1 日本人从展厅看世界 166
3.3.2 《黔苗图说》与人类学 169
3.3.3 一百与一百零八 178
3.3.4 外界从展厅了解贵州民族 196
4.天职与选择 201
4.1 和平村里的日本兵 206
4.1.1 为“国际纵队”培养人才 208
4.1.2 两门功课的意义 208
4.1.3 几种书刊的价值 210
4.1.4 诗歌和戏剧的情份 215
4.2 变成贵州人的日本医生 218
4.2.1 志在中华贵州地 219
4.2.2 情系中华贵州地 222
4.2.3 心在中华贵州地 227
4.3 道歉的日本教授 229
4.3.1 人生与个性 229
4.3.2 桃李遍天下 236
4.3.3 爱你就等干爱自己 239
5.黔人与“黔学” 245
5.1 走出去引进来的学问 246
5.1.1 公使驻日,展播黔文化 246
5.1.2 学贯中西,先学日本 251
5.2 众人评说创立黔学 257
5.2.1 贵州苗族学者的研究力度 257
5.2.2 西南学者的研究深度 264
5.2.3 华南学者的研究广度 272
5.3 贵州与“应用学术文化” 292
5.3.1 “日本民族多源论”的由来 293
5.3.2 “应用学术文化”的构建 294
下篇 307
1.苗族与“凤头苗” 307
1.1 苗族与“印度支那民族” 307
1.1.1 鸟居的苗族文化观 308
1.1.2 何谓“印度支那民族” 314
1.2 “凤头苗”与朱元璋的老乡 321
1.2.1 贵州的汉族与“凤头苗” 322
1.2.2 史籍中的“屯堡人” 330
1.2.3 “屯堡人”的形成 338
1.2.4 “屯堡人”共同体界线的流动性 344
1.2.5 “屯堡人”与后来移民的关系 349
1.2.6 从“苗”到“汉”的回归 351
2.芦笙与笙 358
2.1 访问芦笙之乡 358
2.2 芦笙的结构与种类 365
2.3 芦笙的音色与音律 370
2.4 芦笙的人类学价值 380
2.4.1 中国笙文化的构成 380
2.4.2 苗族迁徙与芦笙文化的传播 387
3.铜鼓与铜铎 392
3.1 铜铎的故乡 393
3.1.1 铜铎文化圈中的德岛 394
3.1.2 铜铎的由来 395
3.1.3 铜铎的分布及构造 401
3.1.4 铜铎的纹饰及功能 407
3.2 铜鼓的故乡 413
3.2.1 贵阳及其周边的少数民族 414
3.2.2 从贵阳带到日本去的一面铜鼓 421
3.2.3 铜鼓的历史 425
3.2.4 铜鼓的分布及构成 435
3.2.5 铜鼓的纹饰及功能 437
3.2.6 铜鼓文化的现状 444
3.3 青铜文化的交融 453
3.3.1 大江南北的互动 454
3.3.2 东方文化圈的交往 458
4.蜡染与蓝染 467
4.1 寻根 467
4.1.1 “一蓝两地” 468
4.1.2 寻找蜡染的老家 474
4.1.3 蜡染的故乡在这里 477
4.2 贵州蜡染文化的特征 488
4.2.1 大山的艺术魅力 488
4.2.2 文化交融的底蕴 494
4.3 蜡染文化的交融 499
4.3.1 世界看一枝蜡笔 500
4.3.2 画在白布上的世界 504
5.瀑布与红崖 512
5.1 瀑布隐灵犀 514
5.1.1 蜚声中外的黄果树 515
5.1.2 荣耀大西南的瀑布家族 520
5.2 红崖露峥嵘 528
5.2.1 访古与考古 528
5.2.2 五类十五说的考究 542
5.2.3 红崖古迹的价值意义 553
参考文献 556
图片目录 577
附录一 582
附录二 590
后记 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