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1
第1章 为了承担全国的责任而拼命做官——1895年前的李鸿章 1
儒家务实的爱国者:李鸿章事业的形成阶段 3
笃信“行动更为重要”的独特学生 4
在危及帝国的叛乱中起步 9
关注富强 17
实用主义的文化改造者 30
李鸿章在直隶:一个新政策的呈现 32
李鸿章在中央政府的作用 33
自强——一项李的新政策的出现 42
有限权力的代表者 43
一个全国性官员的角色:执掌中国近代化牛耳的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对比 45
不同凡响但识见有异 49
取法西方,其“道”不同 55
根本差别和客观处境 63
李鸿章权力网的经营与娴熟的政治技巧 72
第2章 中国的Grand Old Man(元老)——活跃在19世纪末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外交巨星 97
李鸿章对外国军事人才的使用:形成时期 99
李鸿章与常胜军 101
“驭夷”的早期教训 110
外国军事援助的遗产 116
李鸿章对日本和朝鲜的均势战略 126
1870年前李鸿章的日本观 127
遏制日本同西方合作,1870—1874年 128
探求新的战略 134
朝鲜国际均势 139
李鸿章与琉球丧失始末 148
伪善的近邻 149
初次受骗 153
模糊不清的外交掌权人物 156
走向中日全面战争之路 163
李鸿章对朝政策从放任到“牵制与均衡” 165
壬午兵变和中国态度的变化 170
甲申政变和李鸿章的干涉主义政策 173
甲申政变后中国宗主权的再次坚持 176
李鸿章和中俄密约 185
中国之大患终在俄 186
从欲盖弥彰到大白于世 190
“背信和昏愦奇怪地混合在一起” 193
“李二先生是汉奸” 197
对洋人老老实实的结果 200
第3章 着眼世界改革潮流的拓荒者——晚清身体力行改革开放的第一人 205
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207
新兴企业 210
李鸿章在1874年11月以前近代化工业的努力 215
李鸿章在1874年12月关于台海及边疆危机的建议 223
李鸿章与江南制造局 233
江南的建立与早期经营 234
江南的造船计划 240
重武器生产 246
改革科举,创办兵工学校和造船学校 255
组织学生海外培训 262
李鸿章的军事变革思想与北洋海军的兴衰 267
李鸿章对近代海军的认识及其目标 270
购船置炮——北洋海军的创建 272
海军学堂与训练 274
遴选将才与组织舰队 276
无法克服的困难和不可避免的崩溃 279
第4章 找寻继承者——时代巨变漩涡中之李鸿章的用人观念 283
李鸿章的幕友与门生 285
李鸿章的用人观与对亲属的回避 285
李鸿章的幕僚们 289
李鸿章的属下和门生 293
李鸿章对留洋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300
李的知遇之恩与袁世凯的崛起 303
李鸿章对外国专家与人才的聘用 308
津沪联系:李鸿章通过代理人对上海的政治控制 314
城市之间的交通运输 316
两个城市之间的人事调动 317
上海道台:是李鸿章的人吗? 319
正式的政治控制 320
非正式的政治控制 323
第5章 忠诚为先的末世儒臣——外国人对李鸿章的性格解析 327
一生屈辱仍然忠字当头 329
远游万里心念家国 331
联俄拒日:一生永远的痛 336
最后一次出场 338
附:振聋发聩之声——《纽约时报》李鸿章采访实录 341
第6章 半神、半人的异邦人——李鸿章的人际交往与人格魅力 347
权力运用的极致 349
富可敌国的财势 354
名副其实的领袖品格 360
第7章 死者指挥生者——历史发展进程背后的李鸿章 371
不同世界历史观的伟大与可笑 373
近代化倡导者李鸿章 375
外交家李鸿章 377
从更广阔的视野看李鸿章 381
贪污问题 385
李鸿章仅仅是政治家吗? 388
第8章 身后满负诟病的殉道者——李鸿章的自我评价与认知 395
志同道合的维新者 397
公车上书,真相迷离 397
鼓励李提摩太当说客 399
强学会的支持者 403
“维新之同志” 406
秋风宝剑孤臣泪 411
委曲求全,等待时机 411
义和团的起源 413
“废立之谋” 415
悍然宣战的前前后后 419
“廿五矫诏,粤断不奉” 423
诡秘出格的“两广独立” 426
静观待变 430
北上乞和死不瞑目 434
后记 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