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崇圣尊儒的教育指导思想 1
一、崇圣尊儒教育思想确立的背景及原因 1
1.儒学教育的内部分歧,削弱了儒学的权威性 5
2.东汉时期社会批判思潮的兴起,对儒学教育的震撼 10
3.魏晋玄学的泛滥,对儒学教育的冲击 13
4.佛教传播,对儒学教育的挑战 16
二、建立崇圣尊儒教育思想的三大措施 20
1.尊崇孔子,树立儒家思想的权威地位 20
2.统一教育内容,建立唐代新儒学 26
3.强化“道统”,发展崇圣尊儒的教育思想 36
三、崇圣尊儒教育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41
第二章 政教合一教育体制的健全与完善 49
1.礼部的教育管理体制 50
一、礼部的教育管理体制及其职能 50
2.礼部的教育管理职能及特点 56
二、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体制的确立 59
1.中央官学教育体制的发展与形成 59
2.地方官学教育体制的形成 68
3.地方教育行政 70
4.地方长官恢宏教育的政治职责 73
5.地方官学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74
三、经学、实科、职业三大教育系统的形成 76
1.经学教育 77
2.实科教育 85
3.职业教育 88
四、官学、私学教育体制的协调和统一 91
一、政教合一的管理体制 93
1.强化崇圣尊儒教育思想的学礼 93
第三章 官学的内部管理及其特点 93
2.强化封建等级观的入学制度 98
3.严肃学规校纪的处罚制度 105
4.调整身心健康的休假制度 107
二、崇圣尊儒的教学体制 109
1.课程设置 109
2.教材选择 119
3.教学方法 129
4.考试制度 133
三、教育经费的来源及使用 134
1.唐代财政与唐代教育 134
2.唐代教育经费的来源 140
3.唐代教育经费支出的类别 146
四、官方教育体制的特点 165
第四章 私学教育的类型及其特点 168
一、隐居读书 169
1.隐居读书的类型 169
2.隐居读书的特殊表现形式 174
3.隐居读书的特点影响和作用 176
二、私人讲学 180
三、私塾 187
四、家学 189
五、佛寺中的儒学教育 197
六、唐代私学教育体制的特点 204
第五章 养士与取士相结合的选举制度 206
一、进士、明经社会地位的升降与唐代教育内容的变化 207
二、教育内容与科举内容的同一性 213
三、从宰相、侍郎的科第看教育与科举相结合的演变 220
四、明经、进士的地理分布与唐代教育的重心区域 231
结语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