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译者序 1
原序 1
前言 1
作者简介 1
第1章 COCOMOⅡ介绍 1
1.1 COCOMOⅡ用户目标 1
1.2 COCOMOⅡ模型目标 2
1.3 COCOMOⅡ开发和发展策略 3
1.4 未来软件实践市场模型 4
1.4.1 中间部分 5
1.4.2 1999年模型评估 5
1.5 最终的COCOMOⅡ模型系列 6
1.5.1 针对不同软件市场部分的COCOMOⅡ模型 6
1.5.2 根据过程策略裁剪COCOMOⅡ估算模型 7
第2章 COCOMOⅡ模型定义 9
2.1 引言 9
2.1.1 概述 9
2.1.2 标称进度估算公式 9
2.2 规模估算 10
2.2.1 源代码行(SLOC)计算 11
2.2.2 未调整功能点(UFP)计算 11
2.2.3 UFP与SLOC关联 14
2.2.4 累加新的、改编的和复用的代码 15
2.2.5 需求演进和易变性(REVL) 19
2.2.6 自动转换的代码 20
2.2.7 计算软件维护的规模 21
2.3 工作量估算 22
2.3.1 比例因子 23
2.3.2 工作量乘数 30
2.3.3 多模块的工作量估算 41
2.4 进度估算 42
2.5 软件维护 42
2.6 应用COCOMOⅡ进行软件决策 43
2.6.1 投资决策和商业案例分析 43
2.6.2 设定项目预算和进度 44
2.6.3 权衡分析 45
2.6.4 成本风险管理 45
2.6.5 开发与复用决策 46
2.6.7 软件复用和产品线决策 47
2.6.6 遗留软件逐步淘汰决策 47
2.6.8 过程改进决策 49
2.6.9 决策分析总结 50
2.7 COCOMOⅡ模型总结和版本 50
2.7.1 模型公式、表和驱动因子等级量表 51
2.7.2 COCOMOⅡ版本参数值 54
2.7.3 源代码逻辑行计数规则 56
2.7.4 COCOMO模型比较 61
3.2 事务处理系统(TPS)概述 63
3.2.1 事务处理系统描述 63
3.1 引言 63
第3章 应用实例 63
3.2.2 事务处理系统的软件功能 64
3.2.3 事务处理系统的软件开发机构 65
3.2.4 事务处理系统的软件开发估算 66
3.2.5 划定风险的边界 78
3.2.6 执行权衡研究 81
3.2.7 评估生命周期成本 85
3.3 机载雷达系统(ARS)概述 87
3.3.1 ARS描述 88
3.3.2 原型演示(起始阶段) 89
3.3.3 实验模型系统(细化阶段) 90
3.3.4 完全开发——顶层估算 94
3.3.5 完全开发——详细的组件估算 98
3.3.6 增量开发实例 102
第4章 校准 107
4.1 贝叶斯校准和COCOMOⅡ建模方法学 107
4.1.1 贝叶斯校准 107
4.1.2 COCOMOⅡ建模方法学 108
4.3.2 Rosetta Stone 110
4.3.1 获得一致数据 110
4.3 COCOMOⅡ模型的数据收集方法 110
4.2 讲述的主题 110
4.4 模型建造 115
4.4.1 统计的建模过程 116
4.4.2 观测数据的分析 117
4.5 COCOMOⅡ校准 120
4.5.1 COCOMOⅡ.1997 120
4.5.2 COCOMOⅡ.2000 125
4.6 针对特定机构裁剪COCOMOⅡ模型 135
4.6.1 用现有项目数据校准模型 135
4.7 COCOMOⅡ数据总结 141
4.6.2 合并或消除冗余参数 141
4.6.3 在模型中增加不明显但重要的成本驱动因子 141
4.8 结论 149
第5章 新扩展 151
5.1 应用组装:应用点模型 151
5.1.1 对象点数据和实验 151
5.1.2 应用点估算过程 152
5.1.3 应用点估算的准确性和成熟度 153
5.2.1 背景 155
5.2 COPSEMO:阶段进度与工作量估算 155
5.2.2 模型概况 160
5.2.3 模型实现 162
5.2.4 应用示例 163
5.2.5 动态COCOMO 163
5.3 CORADMO:快速应用开发估算 170
5.3.1 背景和基本原理 170
5.3.2 与COCOMOⅡ的关系 172
5.3.3 模型概况 172
5.3.4 模型细节 174
5.3.6 电子表格模型实现 182
5.3.5 处理的范围和生命周期 182
5.3.7 应用实例 186
5.3.8 结论 187
5.3.9 未来工作 187
5.4 COCOTS:COTS集成估算 188
5.4.1 背景和基本原理 188
5.4.2 与COCOMOⅡ的关系 190
5.4.3 模型概况 190
5.4.4 目前已处理的范围和生命周期 191
5.4.5 成本来源 192
5.4.6 四个子模型 193
5.4.7 评估 193
5.4.8 裁剪 196
5.4.9 连接代码 197
5.4.10 系统易变性 200
5.4.11 总的COTS集成工作量 201
5.4.12 结论 201
5.5 COQUALMO:质量估算 201
5.5.1 引言 202
5.5.2 背景模型 202
5.5.3 软件缺陷引入(DI)模型 203
5.5.4 软件缺陷消除模型 207
5.5.5 COQUALMO与COCOMOⅡ的集成 212
5.5.6 结论和进行中的研究 213
5.6 COPROMO:生产率估算 213
5.6.1 背景和基本原理 214
5.6.2 与COCOMOⅡ的关系 215
5.6.3 模型概况 215
5.6.4 目前包括的范围和生命周期 215
5.6.5 模型细节 216
5.6.6 电子表格模型概况 219
5.6.7 使用实例 219
5.6.8 COPROMO 0.3文档 223
5.6.9 结论和未来工作 225
5.7 专家COCOMO:风险评估 227
5.7.1 引言和背景 227
5.7.2 风险描述 227
5.7.3 风险分类学和规则库 228
5.7.4 风险量化 229
5.7.6 实现 230
5.7.5 输入异常 230
5.7.7 当前状态和进一步的参考 231
第6章 未来发展的趋势 233
6.1 在软件生产率与估算准确性方面的趋势 233
6.2 对应用领域增加理解带来的影响 233
6.3 创新与变化的影响 234
6.4 处理变化:COCOMOⅡ 235
6.5 处理变化:COCOMOⅡ与机构 236
6.5.1 处理项目定义中的变更 236
6.5.3 处理COCOMOⅡ模型所需要的变更 237
6.5.2 处理项目实施中的变更 237
6.5.4 主动的机构变更管理 238
附录A COCOMOⅡ:假设条件和阶段/活动分布 241
附录B COCOMOⅡ:估算增量开发 263
附录C COCOMO套件:数据收集表单和指南 271
附录D COCOMOⅡ和USC-CSE会员章程 307
附录E USC COCOMOⅡ.2000软件 参考手册 309
附录F 附赠光盘的内容 381
词汇表 385
参考文献 393
索引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