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药剂学理论与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杰英,王玉蓉,张自然等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43925222
  • 页数:550 页
图书介绍:现代物理药剂学是以物理化学原理与实验方法为主导研究和阐述现代药物制剂设计,成型和质量评价基本理论和实践的一门药剂学分支学科。内容包括药物与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原理,现代药物制剂前处理过程的单元操作等。

目录 1

前言 1

一、介电常数的概念和溶剂的选择 3

第一节 溶解与溶解度 3

第一单元 3

第一章 药物的溶解 3

(四)复合溶剂 4

(三)半极性溶剂 4

(一)极性溶剂 4

(二)非极性溶剂 4

(二)液-液溶液 5

(一)气-液溶液 5

二、溶液的形成 5

(二)真实溶液 6

(一)理想溶液 6

(三)固-液溶液 6

三、溶液的种类 6

(一)溶解度 7

四、溶解度与活度 7

(三)理想溶液与真实溶液的区别 7

(二)活度与活度系数 8

(三)溶解度参数 9

(二)分配系数的测定 10

(一)分配系数 10

五、药物分配 10

(二)温度对部分互溶体系溶解度的影响 12

(一)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 12

第二节 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 12

一、温度 12

二、粒径大小 14

(一)弱酸类药物pH与溶解度的关系式 15

四、pH 15

三、晶型 15

(一)稳定型、亚稳定型和无定形 15

(二)溶剂化物 15

(二)弱电解质 16

(一)强电解质 16

(二)弱碱类药物pH与溶解度的关系式 16

五、溶质的影响 16

二、加入第三种物质 17

(二)弱碱性药物 17

(三)难溶性电解质 17

第三节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17

一、制成盐类 17

(一)弱酸性药物 17

(一)增溶 18

(二)助溶 19

(三)潜溶 20

三、改变部分化学结构 21

(四)其他途径 21

四、举例 22

第二章 药物的表面现象 25

一、表面张力与表面自由能 26

第一节 表面能与能量转换 26

二、表面张力的特点 27

(一)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 28

一、溶液表面的吸附 28

第二节 表面吸附 28

(二)吉布斯吸附等温式 29

(三)表面活性物质在吸附层的定向排列 31

(一)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32

二、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 32

一、表面活性与表面活性剂 38

第三节 表面活性剂简介 38

(二)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 38

(一)按亲水基分类 39

二、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和特点 39

(一)表面活性剂胶束 43

三、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 43

(二)按疏水基分类 43

(三)其他分类方法 43

(二)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 45

四、表面活性剂在药学中的几种重要应用 47

(二)Bola型表面活性剂 54

(一)孪连表面活性剂 54

五、新型表面活性剂 54

(五)生物表面活性剂 55

(四)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55

(三)可解离型表面活性剂 55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57

一、热效应、熵变与自由能 57

第三章 药物的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性质 57

第一节 热力学基础理论 57

(二)焓 58

(三)热化学 59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 61

(五)吉布斯自由能 62

(六)化学势 65

二、非平衡态热力学 68

三、热力学混沌状态 69

(二)熵驱动过程 70

(一)熔融过程的熵变 70

四、药物的热力学性质 70

(四)气/液/固体溶解过程的热力学变化 71

(三)温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71

(五)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 72

(六)胶束形成热力学 73

(八)Donnan平衡 74

(七)增溶过程的热力学 74

(九)Gibbs吸附等温式 75

(一)反应速率 76

一、反应速率与反应级数 76

第二节 化学动力学简介 76

(二)反应级数 77

(一)对峙反应 78

二、复杂反应 78

(三)连续反应 79

(二)平行反应 79

(二)Arrhenius经验公式 80

(一)Vant Hoff经验规则 80

三、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80

四、光化反应 81

(三)活化能与反应热 81

五、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82

一、体系与相 83

第一节 剂型分类 83

第四章 剂型的物态分类体系及特征 83

(一)二元体系 84

二、研究物态特征的必要性 85

(二)三元体系 85

(一)理想气体定律 86

一、理想气体与真实气体 86

第二节 气体及其制剂的物态特征 86

(二)真实气体方程 87

(二)超临界流体 89

(一)气体的凝聚 89

二、气体的凝聚 89

三、气体的密度和黏度 90

(二)溶剂与附加剂 91

(一)粒径与作用部位 91

四、气体制剂 91

(二)高分子溶液的特征 92

(一)均相溶液的特征 92

第三节 液体制剂的物态特征 92

一、均相溶液 92

二、非均相液体 94

(二)胶粒(微粒)的光学、动力学和电学性质 95

(一)研究范围 95

(三)流变学性质 100

(四)混合分散体系 106

第四节 半固体及其制剂的物态特征 108

(一)黏弹性 109

一、半固体 109

(二)热胀性 112

(三)pH敏性和电解质敏性 113

(六)生物黏附性 114

(五)触变性和离浆作用 114

(四)磁敏性 114

(一)制剂鉴别 115

二、半固体制剂 115

(二)黏度与测定 116

(三)湍流现象 119

(一)弹性 120

一、固体材料 120

第五节 固体材料的物态特征 120

二、粉体 121

(二)其他性质 121

(一)粉体的表征 122

(二)粉体的物态特征 127

(三)纳米粒的物化特性 132

三、纳米药物 134

(二)Faraday's定律 138

(一)正负离子的定向迁移 138

第五章 药物制剂的电磁学性质 138

第一节 导电 138

一、溶液的导电机理 138

(三)离子的迁移 139

(二)摩尔电导(率)?m 141

(一)电导率(比电导) 141

二、电导率 141

一、电动势与电位差 142

第二节 电动势 142

(三)测定原理 142

(一)能斯特方程 143

二、电化体系中的平衡 143

(一)原电池 143

(二)化学反应与电池 143

(二)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 144

(二)吸附扩散双电层模型 145

(一)双电层模型 145

三、溶胶的双电层结构 145

(一)电泳法 146

四、电动势的测定 146

二、磁动力化学 147

一、磁场导向 147

(二)微电泳法 147

(三)界面移动法 147

第三节 磁性 147

三、磁性流体 148

第一节 生物物理学的发展 150

第六章 生物物理学简介 150

一、分子生物物理 151

第二节 生物物理学研究内容 151

四、生物控制论与生物信息论 152

三、感官与神经生物物理 152

二、膜与细胞生物物理 152

七、自由基与环境辐射生物物理 153

六、光生物物理 153

五、理论生物物理 153

(一)新的显微镜技术 154

九、生物物理技术 154

八、生物力学和生物流变学 154

一、药物设计 155

第三节 生物物理学在药学领域的应用 155

(二)脑功能成像技术 155

(三)分子操作和纳米工程技术 155

二、药物筛选 156

三、生物技术药物 157

四、药物新剂型和新型给药系统 158

五、药物基因组学 159

(一)粉碎作用力与能量转换理论 162

一、粉碎原理 162

第七章 制剂前处理过程的单元操作 162

第一节 粉碎 162

(三)摩擦化学反应 163

(二)物体的变形理论 163

(一)温度 164

二、影响粉碎效果的因素 164

(四)粉碎方式 165

(三)材料的性质 165

(二)水分 165

(二)基本原理和应用 169

(一)定义和特点 169

第二节 提取技术 169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 169

(一)定义和特点 170

二、微波萃取技术 170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影响因素 170

(二)基本原理和应用 171

(二)基本原理和应用 172

(一)定义和特点 172

三、超声提取 172

(三)超声提取的影响因素 174

五、加压逆流提取 175

四、酶法提取 175

一、渗透 176

第三节 分离 176

六、旋流提取 176

(一)电渗析 177

(二)反渗透 178

(三)透析 179

二、滤过 180

(一)微滤 181

(二)超滤 182

(三)陶瓷膜 185

(四)渗透蒸发 186

(一)吸附原理 187

三、吸附分离 187

(二)影响吸附的因素 189

(三)应用 191

四、沉降分离(凝聚)技术 192

(一)作用原理 193

(二)影响絮凝作用的因素 195

五、离心分离法 196

(三)应用 196

(二)离心操作性质 197

(一)操作原理 197

(二)混合运动方式 198

(一)流动特性 198

(三)应用 198

第四节 混合 198

一、混合机理 198

(一)物料或粉体性质 199

二、混合的影响因素 199

(二)设备 200

(三)操作条件 201

(一)热能传递的三种方式 202

一、传热原理 202

第五节 干燥 202

(二)传热的基本原理 203

(三)干燥过程的热质传递 205

(三)干燥方法 207

(二)物料 207

二、影响干燥的因素 207

(一)温度 207

(一)转相乳化法 218

一、乳化法 218

第八章 制剂成型原理与技术 218

第一节 分散技术 218

二、混悬法 219

(五)低能乳化法 219

(二)PIT乳化法 219

(三)交替加液乳化法 219

(四)连续式乳化法 219

第二节 相分离技术 220

一、单凝聚法 221

二、复凝聚法 222

三、液体球形结聚技术 223

(一)包合物的结构与类型 224

一、概述 224

第三节 包合技术 224

(二)包合物的特点与应用 225

(一)饱和溶液法 227

三、包合方法 227

二、包合原理 227

(六)热分析法 229

(五)红外光谱法 229

(二)研磨法 229

四、包合物的鉴定 229

(一)显微镜法和电镜扫描法 229

(二)溶解度法 229

(三)薄层色谱法 229

(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29

(七)X射线衍射法 230

(二)缓(控)释型固体分散体 231

(一)速释型固体分散体 231

(八)核磁共振法 231

第四节 固体分散技术 231

一、概述 231

(三)肠溶性载体 232

(二)水不溶性载体 232

(三)肠溶固体分散体 232

二、制备原理 232

(一)水溶性载体材料 232

(二)溶剂法 233

(一)熔融法 233

三、制备方法 233

(六)表面分散法 235

(五)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 235

(三)溶剂-熔融法 235

(四)研磨法 235

(二)缓释原理 236

(一)速释原理 236

四、固体分散体的速释与缓释原理 236

(三)X射线衍射法 237

(二)热分析法 237

五、固体分散体的鉴定 237

(一)溶解度及溶出速率 237

一、颗粒形成原理 238

第五节 制粒技术 238

(四)红外光谱法 238

(五)核磁共振谱法 238

(三)流化喷雾制粒 239

(二)滚转制粒法 239

二、制粒方法 239

(一)挤压法 239

(八)液相中晶析制粒法 240

(七)干法制粒技术 240

(四)喷雾干燥制粒法 240

(五)喷雾冻凝法 240

(六)快速搅拌制粒 240

(九)挤出滚圆法 242

(一)药物结晶和粉末的结构 243

一、片剂结合的机制 243

第六节 压片技术 243

(三)片剂内颗粒结合的机理 244

(二)药物粉末的性质 244

(一)压片过程压力的传递 246

二、压片过程的规律 246

(三)药片内部压力和密度的分布 247

(二)压实速度对压实压力的影响 247

(一)原辅料的性质 248

三、影响片剂强度的因素 248

(四)润滑剂的影响 249

(三)粒度 249

(二)压片条件 249

(五)黏合剂的影响 250

(二)骨架片制造技术 251

(一)多层片制造技术 251

(六)含水量的影响 251

四、片剂制备技术 251

(三)渗透泵片制造技术 253

五、片剂的包衣 254

第七节 微丸成型技术 257

(一)微丸的结合力 258

一、微丸形成机理 258

(二)微丸的成核和生长 260

(一)旋转式制丸 261

二、微丸成型的方法 261

(三)微丸成型 261

(二)层积式制丸 262

(三)压缩式制丸 263

(四)液相球形结聚技术 264

第八节 纳米粒制备技术 265

(五)熔融法制丸 265

二、乳化聚合法 266

一、溶剂蒸发法 266

三、超临界流体技术 267

第九节 包衣技术 268

四、熔融法 268

(四)埋管喷雾滚转包衣法 269

(三)压制包衣法 269

一、普通包衣法 269

(一)滚转包衣法 269

(二)流化包衣法 269

(一)水性包衣液的制备方法 270

二、聚合物水性包衣技术 270

(三)聚合物水分散体的稳定性 271

(二)聚合物水分散体包衣材料 271

(五)聚合物水分散体的应用 272

(四)包衣成膜原理和影响因素 272

(一)定速释放型口服缓控释给药系统 281

一、口服缓释控释给药系统 281

第二单元 281

第九章 剂型设计思路与方法 281

第一节 新型给药系统简介 281

(二)定位释放型缓控释给药系统 283

三、靶向给药系统 285

二、植入控释给药系统 285

(三)转移靶向 286

(二)主动靶向制剂 286

(一)被动靶向制剂 286

(五)脑内靶向给药系统 287

(四)物理靶向 287

(三)透皮吸收促进方法与技术 288

(二)经皮吸收机制 288

四、经皮给药系统 288

(一)经皮给药的特点 288

(一)粘膜给药的种类 289

五、粘膜给药系统 289

(三)常用的粘膜给药系统 290

(二)吸收促进剂的应用 290

(一)口服脉冲释药系统 291

七、脉冲式给药系统 291

六、口腔速释给药系统 291

(三)脉冲式透皮给药 292

(二)埋植型脉冲释药 292

第二节 剂型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293

八、自乳化释药系统 293

(四)脉冲式眼部给药 293

(二)原料药晶型研究 294

(一)晶型现象 294

一、药物的晶型 294

(三)制剂晶型研究 295

(二)溶出度及其测定 296

(一)溶解度 296

二、药物的溶解度及溶出度的测定 296

(二)剂型设计时需考虑的稳定性因素 298

(一)药物稳定性的分类 298

三、药物的稳定性 298

(三)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301

(三)用药剂量与剂型设计 303

(二)药物毒副作用与剂型设计 303

四、药效学、毒理学与临床应用考虑 303

(一)药物作用特点与剂型设计 303

(一)粒度与粒度分布 304

五、药物的粉末性质 304

(四)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与剂型设计 304

(三)与剂型设计相关的粉末其他性质 306

(二)粉末质点的比表面 306

第三节 制剂处方的拟定 307

(四)中药提取物粉末的特点与剂型设计 307

(四)辅料性质 308

(三)成型工艺要求 308

一、制剂处方拟定的依据 308

(一)药物的性质 308

(二)所选剂型及给药系统要求 308

(一)药物的性质 309

三、制剂处方拟定实例——水飞蓟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剂处方的拟定 309

二、制剂处方的拟定及其研究方法 309

(一)单因素试验 309

(二)处方组合优化试验 309

(二)给药系统的选择 310

(四)制剂处方的研究与确定 311

(三)载体材料的选择 311

第一节 延缓与控制释药 317

第十章 新型释药技术原理 317

(五)缓控释微丸(小丸) 318

(四)胃内漂浮滞留型缓控释制剂 318

一、缓控释给药制剂主要类型 318

(一)骨架型缓控释药 318

(二)薄膜包衣缓控释制剂 318

(三)渗透泵型缓控释制剂 318

(八)植入控释给药系统 319

(七)缓控释注射剂 319

(六)缓控释液体制剂 319

(一)缓释包衣材料 320

二、缓控释给药的材料介绍 320

(九)透皮缓控释给药系统 320

(二)骨架型材料 321

(四)聚维酮 322

(三)聚乳酸类生物降解的聚合物 322

(一)药物从系统中溶出 323

三、缓控释给药制剂释药机制 323

(五)骨水泥 323

(四)口服药物树脂控释 324

(三)Higuchi释药方程 324

(二)药物从剂型中扩散 324

(五)混合药膜控释 325

(六)溶剂渗透控释 326

(七)扩散控释机制 327

第二节 透皮吸收释药 328

(一)膜控型经皮给药系统 329

一、分类、组成及材料 329

(二)骨架型经皮给药系统 330

(三)能量驱使药物的透皮吸收 332

(四)经皮给药系统的基础剂型 333

(一)双室生理相关动力学模型 334

二、经皮给药系统的释药机理 334

(二)扩散-分布(单层或多层扩散屏障)模型 335

四、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要素 336

三、皮肤渗透和透皮促进剂 336

(一)经皮给药系统的应用 337

五、经皮给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337

(二)经皮给药系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340

(一)胃肠道黏膜给药系统 341

一、透黏膜给药制剂的主要类型 341

第三节 透黏膜释药 341

(二)口腔黏膜给药系统 342

(三)鼻腔黏膜给药系统 345

(五)阴道及子宫给药系统 346

(四)眼部黏膜给药系统 346

二、生物黏附机制 347

(六)结肠给药系统 347

四、黏膜黏附性的测定 348

三、黏膜黏附聚合物的结构与特性 348

(二)肝靶向药物的传输机制 349

(一)肝脏的结构特点 349

第四节 定位与靶向释药 349

一、肝靶向给药系统 349

二、肺靶向给药系统 350

(三)肝靶向给药实例 350

(三)前体药物定位黏附结肠给药 351

(二)结肠靶向生物黏附释药系统 351

三、结肠靶向给药系统 351

(一)结肠靶向给药的优点 351

(五)结肠靶向给药的应用前景 352

(四)应用实例 352

(二)克服血脑屏障的方法 353

(一)血脑屏障 353

四、脑靶向给药系统 353

五、骨髓靶向给药系统 355

六、淋巴靶向给药系统 356

(二)药物向淋巴系统转运的机制 357

(一)淋巴循环及靶向给药 357

七、靶向给药乳剂 358

(四)淋巴给药前景 358

(三)淋巴转运和肿瘤化疗 358

(二)脂质乳剂 359

(一)注射用乳剂 359

(一)热敏给药 360

八、其他物理化学的靶向给药系统 360

九、胞内靶向给药 361

(四)多聚物热敏脂质体 361

(二)磁性热敏脂质体 361

(三)免疫热敏脂质体 361

第五节 脉冲(外调)式释药 362

(二)渗透泵定时释药系统 363

(一)定时脉冲释药系统 363

一、脉冲(外调)式释药制剂的主要类型 363

(三)脉冲释药微丸 364

(二)脉冲释药片 364

(三)定位脉冲释放系统 364

二、脉冲释药的剂型 364

(一)定时脉冲胶囊 364

(四)包衣脉冲系统 365

(二)pH敏感脉冲释药系统 366

(一)热控制脉冲式给药系统 366

三、实现脉冲的方式 366

一、pH型自调式给药系统 367

第六节 自调式释药 367

(三)电敏给药系统 367

(一)尿素-尿素酶体系 368

二、酶调节系统 368

(一)pH敏感脂质体 368

(二)pH敏感溶胀型聚合物凝胶体系 368

(二)葡萄糖-葡萄糖酶体系 369

三、自调式胰岛素释放系统 370

(三)结肠酶系 370

(一)自动调节给药器 371

第七节 自乳化释药 372

(二)触发式给药器 372

(一)油相 373

一、处方组成和设计 373

(四)药物 374

(三)助乳化剂 374

(二)乳化剂 374

(四)热力学理论 375

(三)界面膜-液晶相理论 375

二、成型机制 375

(一)界面张力学说 375

(二)增溶理论 375

(四)药物的释放 376

(三)油相对吸收的影响 376

三、生物药剂学性质 376

(一)剂型因素促进药物吸收 376

(二)乳化剂对吸收的影响 376

(一)乳化速度 377

四、自乳化系统的评价 377

(五)电荷对吸收的影响 377

(六)胆酸盐和磷脂的作用 377

(四)稳定性 378

(三)伪三元相图和相平衡 378

(二)乳剂粒径的大小及分布 378

五、应用实例 379

(一)指标 385

一、试验设计中的常用术语 385

第十一章 处方和工艺优化设计原理与方法 385

第一节 试验设计的基本理论 385

(四)试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86

(三)试验设计中的交互作用与混杂 386

(二)因素和水平 386

二、试验设计法的选择 387

(三)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 388

(二)根据试验条件 388

(一)根据因子数 388

(三)方差分析 389

(二)作图分析 389

三、试验数据的分析 389

(一)极差分析 389

(四)回归分析 390

(五)多指标的数据分析 391

一、全因子设计 392

第二节 因子设计 392

(二)随机性 393

(一)重复性 393

二、部分因子设计 394

(三)划分区组 394

(二)混杂与设计表的选用 395

(一)基本原则 395

三、Plackett-Burman设计 396

第三节 正交设计 397

(一)正交表、试验次数与因子和水平数的关系 399

一、正交设计表的正确使用 399

(三)因子间有交互作用的设计 400

(二)因子数小于列数的设计 400

(五)区组正交设计 401

(四)重复试验设计 401

(一)极差分析 403

二、正交设计的数据分析 403

(六)混合水平设计 403

(二)方差分析 404

(四)多指标的数据分析 406

(三)回归分析 406

一、中心组合设计的构建和特点 407

第四节 中心组合设计 407

(二)选择因素和水平 411

(一)根据试验目的,确定试验指标 411

二、中心组合设计的应用 411

(三)根据试验安排进行试验 412

(四)数据处理——二次模型的拟合和简化 413

第五节 均匀设计 414

(五)最优条件的验证 414

一、均匀设计表的特点 415

(一)合理选择试验指标 416

二、正确使用均匀设计表 416

(一)试验安排 417

三、均匀设计的应用 417

(二)正确选择因素 417

(三)正确选择水平数 417

(四)优先选择星号表 417

(五)正确配置因子和水平 417

(六)数据分析 417

(二)数据分析 418

(一)色谱法的发展历史 422

一、色谱法的发展历史和分类 422

第十二章 质量评价中的分析技术 422

第一节 色谱分离分析 422

(二)色谱法分类 423

(一)色谱有关概念和流出曲线 424

二、色谱原理与过程 424

(二)分配系数与色谱分离 427

(一)离子交换色谱法 428

三、部分色谱方法及其分离机制 428

(三)色谱过程 428

(二)吸附色谱法 430

(三)分配色谱法 431

(四)空间排阻色谱法 432

塔板理论 434

四、色谱法基本理论 434

(一)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 436

一、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436

第二节 光谱分析 436

(二)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437

(二)分光系统 438

(一)辐射源 438

二、光谱分析仪器 438

(三)辐射的检测 439

(二)原子光谱法和分子光谱法 440

(一)光谱法与非光谱法 440

三、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440

第三节 热分析 441

(三)吸收光谱法与发射光谱法 441

(二)药品的纯度测定 442

(一)药品熔点的判断 442

一、热分析技术的方法分类 442

(一)热重分析 442

(二)差示扫描量热法 442

(三)差热分析 442

二、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442

三、中药材及中成药的分析 443

(七)药物的稳定性研究 443

(三)药物的多晶型分析 443

(四)差向异构体的分析 443

(五)药物中结晶水与吸附水的确定 443

(六)药物制剂中活性成分分析 443

(一)原子核的自旋 444

一、核磁共振谱的基本原理 444

(一)药材鉴别 444

(二)复方制剂中成分间相互作用考察及处方研究 444

(三)热分析法在《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情况介绍 444

第四节 核磁共振法 444

(二)核磁共振现象 445

(四)样品的处理和实验技术 446

(三)核磁共振谱仪简介 446

(二)化学位移的表示方法 447

(一)化学位移的产生 447

(五)弛豫 447

二、化学位移 447

(三)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448

(二)理解分规律和偶合常数 450

(一)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现象 450

三、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 450

(一)加大磁场强度 452

四、简化核磁共振谱图的方法 452

(三)核的化学元素等价和磁等价 452

(三)位移试剂 453

(二)去偶法 453

五、核磁共振谱图的解析举例 454

第五节 电泳法 456

(一)电场强度 457

二、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因素 457

一、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457

(一)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458

三、常用电泳分析方法 458

(二)溶液的pH 458

(三)溶液的离子强度 458

(四)电渗 458

(二)凝胶电泳 459

(三)等电聚焦电泳技术 460

(五)毛细管电泳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461

(四)其他电泳技术 461

第六节 X衍射法 462

三、取向测定 463

二、结晶度测定 463

一、物相分析 463

四、晶粒尺寸测定 464

(一)酯类药物的水解 465

一、水解 465

第十三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465

第一节 药物制剂的化学降解途径 465

二、氧化 466

(三)其他药物的水解 466

(二)酰胺类药物的水解 466

一、处方因素 467

第二节 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467

三、其他反应 467

(一)异构化 467

(二)聚合 467

(三)脱羧 467

(一)pH的影响 468

(二)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 469

(六)基质与赋形剂的影响 470

(五)表面活性剂 470

(三)溶剂的影响 470

(四)离子强度 470

(三)湿度和水分的影响 471

(二)光线的影响 471

二、非处方因素 471

(一)温度的影响 471

一、概述 472

第三节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 472

(四)空气(氧)的影响 472

(五)金属离子的影响 472

二、稳定性加速试验 473

(一)经典恒温法 474

(三)温度指数法 475

(二)t0.9法 475

(四)初均速法 477

(五)温度系数法(Q10法) 478

(六)活化能估算法 479

(七)线性变温动力学法 480

(八)台阶型升温法 484

(九)稳定性试验应注意的问题 486

(二)固体药物制剂降解反应的途径 487

(一)固体药物与固体剂型稳定性的一般特点 487

第四节 固体药物稳定性的特点及降解动力学 487

一、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 487

(四)固体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88

(三)药物晶型与稳定性的关系 488

二、固体剂型化学降解动力学 489

(五)固体药物分解中平衡现象 489

(二)液层理论 490

(一)成核作用理论 490

(四)非线性理论 491

(三)局部化学降解模型原理 491

(一)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实验的特殊要求 492

三、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实验的特殊要求和特殊方法 492

(二)热分析法和漫反射光谱法在研究固体药物稳定性中的应用 493

第五节 包装材料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496

一、金属 497

三、塑料 498

二、玻璃 498

四、橡胶 499

二、世界溶出度发展史 501

一、溶出度的定义 501

第十四章 药物制剂的体外溶出度评价 501

第一节 概述 501

三、我国溶出度测定的发展历程 502

一、Noyes-whitney溶解扩散方程 503

第二节 体外溶出度测定原理 503

三、Weibull模型 504

二、Hixson-Crowell模型 504

第三节 影响药物溶出度因素 505

四、Higuchi模型 505

三、辅料 506

(三)制粒操作 506

一、剂型 506

二、制剂工艺 506

(一)中药粉碎度 506

(二)压片时的压力 506

(一)填充剂 507

(五)表面活性剂 508

(四)润滑剂 508

(二)崩解剂 508

(三)黏合剂 508

四、生产厂家和不同批次 509

(一)样品量及释放介质体积 510

六、释放介质 510

五、药物的理化性质 510

(一)晶型 510

(二)药物的分子结构 510

(三)药物颗粒的大小 510

(四)介质的用量 511

(三)除去介质中的气体 511

(二)选用溶媒 511

七、溶出体系 512

(一)温度 512

(二)搅拌的影响 512

(三)取样位置 513

(四)含量测定方法 513

(五)其他测定条件 513

(六)检测数据处理 513

第四节 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 514

一、药物溶出度测定方法 515

二、药物溶出度检测仪器 515

三、检测结果判断 516

符号一览表 518

术语英汉对照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