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
第一节 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5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8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1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1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观 15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9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22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22
第二节 矛盾是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动力 24
第三节 唯物辨证法的基本范畴 27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 33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33
第二节 认识的发展过程 36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39
第四节 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41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47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47
第二节 社会的基本结构 49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和动力 56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56
第二节 历史的创造者 58
第七章 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62
第一节 社会进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62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64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 66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71
第八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71
第一节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71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72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73
第九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81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81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93
第三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97
第十章 资本的运行 101
第一节 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101
第二节 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108
第三节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 110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11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11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1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17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12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2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2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12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126
第十三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130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130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132
第三篇 毛泽东思想概论 137
第十四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37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37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139
第十五章 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 144
第一节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4
第二节 近代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45
第三节 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146
第十六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50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50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54
第一节 统一战线 158
第十七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58
第二节 武装斗争 161
第三节 党的建设 163
第四节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相互关系 168
第十八章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理论 169
第一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169
第二节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理论 171
第十九章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175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175
第二节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179
第二十章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87
第一节 以苏联为借鉴,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187
第二节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成果 189
第三节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意义和局限 196
第二十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99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9
第四篇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199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205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08
第二十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11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11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14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根本要求 215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1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225
第二十三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22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30
第二十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235
第一节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3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42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244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 248
第二十五章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24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249
第三节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253
第四节 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257
第五节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59
第二十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6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6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7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277
第二十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284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284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89
第三节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95
第四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300
第二十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04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304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30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 316
第四节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21
第二十九章 “一国两制”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324
第一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324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330
第三节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 334
第三十章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40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40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43
第三节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50
第三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355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355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60
第三节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363
后记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