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的上海经济 1
一、上海城市的形成 1
二、清代前期上海地区的商品经济 4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0
四、商业与市场 24
五、对外经济联系与西方对上海的窥伺 31
第二章 上海开埠初期的对外贸易 40
一、外国在华特权——对外贸易的背景 40
二、对外贸易的特点 45
三、上海外贸地位的上升 50
四、对外贸易初步发展的影响 64
第三章 上海的洋行和买办 69
一、洋行——外国资本在华贸易的主要机构 69
二、买办的产生 80
第四章 为西方对华贸易服务的外资企业 90
一、早期金融业和外资银行 90
二、开埠初期的外资航运业 96
三、保险和船舶修造等有关行业 110
第五章 开埠初期的上海商业与太平天国战争的经济影响 121
一、开埠初期的贸易和新式商业的产生 121
二、战争和厘金对商业的影响 131
三、上海同太平军辖区的丝茶贸易 141
四、人口和资金向上海的集中 146
一、贸易的发展趋势 153
第六章 上海对外贸易的发展 153
二、贸易的深入发展 159
三、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167
第七章 外资轮船航运业的兴起 180
一、外资轮船航运业东来的背景 180
二、外资轮运的经营与外轮公司的创办 186
三、外资轮船航运业的竞争与垄断 196
四、华商与外资轮船航运业 205
五、外资轮船航运业对上海经济的作用 213
第八章 外资金融业 218
一、以汇丰为代表的英国银行的独霸地位 218
二、其他国家主要外资银行的设立 233
三、外资保险业的发展 238
一、外资工厂的建立及清政府的态度 243
第九章 外资工业 243
二、船舶修造业 247
三、缫丝工业 255
四、其他工业 263
五、外国人设立棉纺织厂的企图与活动 273
六、外资工业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278
第十章 房地产业、公用事业等行业的兴起及修筑铁路的尝试 289
一、近代房地产业的形成 289
二、租界公用事业的发展 299
三、码头仓栈业的扩张 312
四、淞沪铁路的修筑与拆除 321
第十一章 买办制度和买办商人活动的加强 330
一、买办势力在流通领域的扩展 330
二、买办制度的变化趋势 336
三、买办商人的资本积累 342
四、买办商人向生产领域的投资 346
第十二章 传统商业的变化与新行业的兴起 356
一、外贸影响下的上海商业 356
二、新兴商业行业和商人 363
三、商人组织——会馆与公所 373
四、消费状况和物价 379
第十三章 甲午战争前上海的手工业、农业和内河航运业 389
一、上海地区的手工业 389
二、郊区的农业生产 414
三、沟通埠际贸易的内河航运 424
一、钱庄的兴起 437
第十四章 近代金融形成过程中的上海钱庄 437
二、钱庄业务的扩展 440
三、钱庄的经营特点及其内蕴危机 452
第十五章 洋务运动在上海的开展和国家资本主义的产生 464
一、上海成为洋务派经济活动的中心 464
二、早期国家资本主义的产生 469
三、早期国家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478
四、政治环境与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483
第十六章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490
一、创设过程 490
二、生产和管理 496
三、历史作用 505
四、时代局限性 515
一、成立及其背景 522
第十七章 轮船招商局 522
二、初期发展与盘购旗昌轮船公司 532
三、轮船齐价合同 544
四、官督商办的企业经营 553
第十八章 中国电报总局 564
一、西方电报公司在上海的设线活动 564
二、中国电报总局的创设和早期对外交涉 572
三、线路的拓展与业务的逐渐发达 580
四、议订未准的电报齐价合同 587
第十九章 上海机器织布局 596
一、从筹设到全面投产 596
二、织布局的专利和减免税厘 606
三、华盛纺织总厂的建立 613
一、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619
第二十章 私人资本主义工业 619
二、私人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途径 627
三、甲午战争前的投资规模与经营状况 633
第二十一章 早期的上海资本家与工人阶级 648
一、居主体地位的商业资本家 648
二、旅沪商帮力量的消长 656
三、时代的适应性和企业家精神 661
四、社会活动和政治主张 666
五、早期工人阶级的状况 672
第二十二章 近代上海城市的初期发展 684
一、租界的设立和兴起 684
二、租界前期的市政建设 689
三、“西风”影响下的社会风貌 699
四、向着近代都市迈进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