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史编 3
史学史三题 朱维铮 3
东林书院的实态分析——“东林党”论质疑 樊树志 24
“象”:中国文化的一种“基因” 顾晓鸣 48
论拓跋鲜卑部的早期历史——读《魏书·序纪》 姚大力 64
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迁徙与社会变迁 韩昇 78
康熙与清宫“科学院” 邹振环 107
献俘礼研究 高智群 129
试论马鸣《佛本行经》 钱文忠 172
明清江南地区与其他区域的经济交流及影响 张海英 186
传教和行医:不同道不相为谋 高晞 202
义法史学与中唐新史学运动 邓志峰 214
清末民初儒学传授途径的现代化及其中止 廖梅 234
浙敦065文书伪卷考——兼论敦煌文献的辨伪问题 余欣 247
二中国近现代史编 263
对党的六大的历史考察 金冲及 263
过渡时期理论与实践取代新民主主义历史背景的一项考索 姜义华 278
近代中国内债史的研究对象刍议——以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至1937年期间为例 吴景平 319
上海里弄:基层政治动员与国家社会一体化走向(1950—1955年) 张济顺 343
“官督商办”与“命令书”——中日政府对近代工商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比较研究 朱荫贵 360
近代上海与长江流域商路变迁 戴鞍钢 383
传统:由“知识资源”到“学术资源”——简析20世纪中国文化传统的失落及其成因 章清 397
国民政府与联合国的创建 金光耀 418
英国与近代中外贸易“法治”的建立 王立诚 440
卢沟桥事变爆发真相辨析 曹振威 461
方志目录学刍议 巴兆祥 476
“竖三民’报”与韩侨问题 傅德华 487
沪案交涉、五卅运动与一九二五年的执政府 冯筱才 496
外交、外债和派系——从梁颜政争看1920年代初期北京政府的外交运作 陈雁 523
论太平洋战争后日汪对上海保险市场的监控 赵兰亮 541
上海私营金融业的联合之路:由联合放款、联合经营到联合管理 张徐乐 553
国民参政会述论 章红 569
圣约翰大学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 金燕 587
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留俄学生与中国革命——以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班为中心的历史考索 汪乾明 602
独立战争:西班牙19世纪的第一次革命 金重远 631
三世界史编 631
西方文化形态史观的中国回应 张广智 643
沃勒斯坦与“世界体系理论” 顾云深 659
希腊城邦的公共空间与政治文化 黄洋 668
宗教与世俗的平衡及其相互制约——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宗教观 赵立行 680
“总体战”和现代日本经济体制三大特征的形成 冯玮 702
《万国公法》与近代东亚知识人的文明观——兼评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人与文明》 张翔 724
论古代西亚和北非文明中的几种回忆模式 金寿福 751
历史·比喻·想象——海登·怀特历史哲学述评 陈新 763
上海韩人社会性质的变迁 孙科志 780
当代意大利微观史学派 周兵 792
后记 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