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导论 1
一、“天”论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1
二、儒家言“天”的角度与本书的研究方法 4
三、儒家的核心理论 7
四、儒家天论与儒家哲学体系的关系 9
五、儒家天论的主要问题与主要发展阶段 14
第二章 先秦儒家的天论 17
第一节 儒家早期经典中的天论 18
一、西周的天神观念与神人感应 19
二、西周天论的二重性 24
三、《诗经》中的怨天思想 27
四、《洪范》的天人感应论 29
第二节 孔子的天论 30
一、敬鬼神而远之 31
二、“富贵在天”与“敬而无失” 34
三、“纪异而说不书” 36
四、“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38
第三节 孟子的天论 41
一、“天”的定义 42
二、“顺天”与“自求” 44
三、“天时”、“地利”与“人和” 47
四、“天爵”与“尽心” 48
第四节 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论 51
一、荀子“天”论的理论背景 52
二、反对使自然之“天”神秘化 55
三、“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58
四、“性”、“伪”之分 60
五、荀子“天”论的成就与缺陷 62
第五节 《易传》的生成论与“往复”观 65
一、《易传》与《易经》 65
二、《易传》的宇宙生成论 67
三、“天地变化,圣人效之” 71
四、“往复”的天道观念 74
第六节 《礼记》的“天”论 79
一、《礼运》的“人者天地之心”论 79
二、《乐记》的“天理”论 81
三、《中庸》的“赞天地之化育”论 82
第三章 汉代儒家的天论 85
第一节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86
一、第三种类型的天人感应 86
二、“人副天数” 91
三、“天不变,道亦不变” 93
四、“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 94
五、“天性”与“教化” 95
六、董仲舒天论的历史地位 97
第二节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的尝试 103
第三节 “谶纬”与《白虎通义》的宗天神学 105
一、“天”的进一步神学化 107
二、“天人同度” 108
三、天地生成论 109
第四节 刘向、扬雄、桓谭的天论 110
一、刘向的天人感应与“妖不胜德” 111
二、扬雄的天人观与宇宙论 113
三、桓谭的反神学迷信思想 114
第五节 王充的“天道自然,吉凶偶会”论 115
一、本原论与天体结构论 116
二、反天人感应论 119
三、自然命定论 123
四、“天性”理论 127
五、王充天论的历史地位 128
第六节 荀悦与仲长统的天论 129
一、荀悦对天人感应论和天命决定论的折衷 130
二、仲长统的“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理论 133
第一节 中唐天论的意义 136
第四章 唐代儒家天论 136
第二节 韩愈的反向天人感应论 140
一、“天之说”的创新性 140
二、“天之说”的合理性 143
第三节 柳宗元的天论 146
一、“元气”本原论 146
二、反天人感应理论 148
三、“天爵”理论 150
第四节 刘禹锡的《天论》 151
一、“浊为清母,重为轻始” 151
二、“天人交相胜” 154
三、对天命决定论的批判 157
第五章 宋明儒家天论 159
一、天与太虚 160
第一节 张载的天论 160
二、性与天道 168
三、天人合一 173
第二节 朱熹的天论 181
一、造化与主宰 182
二、先后与上下 188
三、天人与心性 194
第三节 王守仁的天论 204
一、心理为一 205
二、良知主化 211
三、天人一心 216
一、太虚与气化 225
第四节 王夫之的天论 225
二、天道与人道 234
三、人性与人为 241
第六章 结论——从儒家天论看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251
一、传统之恋与“天”意的模糊 251
二、儒家天论对宗教的扬弃 256
三、“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260
四、儒家天论与气论的关系 266
五、儒家天论与天文学、气象学的关系 270
六、儒家天论与人和主体性 272
附录一 277
附录二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