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科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礼树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109089800
  • 页数:340 页
图书介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本教材介绍了土壤的物质组成、性质、肥力及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和改良利用,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等内容。

第一节 土壤矿物质 1

第一章 土壤的物质组成 1

一、土壤矿物质的来源 2

二、土壤矿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4

三、土壤的颗粒组成 6

四、土壤质地及其利用改良 8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 15

一、土壤有机质的特性 15

二、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22

三、土壤有机质的管理 25

第三节 土壤生物与土壤酶 27

一、土壤生物 27

二、土壤酶 32

一、土壤胶体的组成及其结构 36

第四节 土壤胶体 36

二、土壤胶体的性质 39

第五节 土壤溶液 41

一、土壤溶液的组成和提取 41

二、土壤溶液的特性 45

三、土壤溶液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作用 48

四、土壤溶液的动态平衡与调节 49

第二章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 52

第一节 土壤的形成 52

一、风化作用与母质类型 52

二、土壤形成 53

第二节 土壤分类 56

一、土壤分类的原则和级别 56

二、现行的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57

一、我国土壤分布的自然地理条件 58

第三节 我国土壤资源分布概况 58

二、我国土壤分布规律 62

三、我国部分土类的分布和主要性质 63

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性状 68

第一节 土壤的孔性 68

一、土壤的相对密度和容重 68

二、土壤孔隙度与孔隙比 69

三、土壤孔隙类型 70

第二节 土壤的结构性 71

一、土壤结构体的形成 71

二、土壤结构体的类型 71

三、土壤结构性的评价和管理 73

第三节 土壤力学性质与耕性 75

一、土壤结持性 75

三、土壤压实 77

二、土壤胀缩性 77

四、土壤耕性 78

第四节 土壤酸碱性 80

一、土壤的酸性 81

二、土壤的碱性 82

三、土壤的缓冲性能 83

四、土壤酸碱性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的影响 84

第五节 土壤电性与离子交换 86

一、土壤电性 86

二、土壤胶体对阳离子的交换性吸附 86

三、土壤胶体对阴离子的交换性吸附 90

第六节 土壤氧化还原状况 91

一、土壤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91

二、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与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的关系 93

一、土壤氮素 95

第四章 土壤肥力 95

第一节 土壤养分 95

二、土壤磷素 102

三、土壤钾素 106

四、土壤中的钙、镁、硫和微量元素 108

第二节 土壤水分 112

一、土壤水量 112

二、土壤水的能量状态 116

三、土壤水的运动 120

第三节 土壤空气 125

一、土壤空气含量和组成 125

二、土壤通气性 126

第四节 土壤热量 128

一、土壤热量平衡 128

二、土壤热学性质 130

三、土壤温度变化规律 132

四、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土壤温度的调节 132

第五节 土壤缓冲性 133

一、土壤缓冲性的概念和意义 134

二、土壤的化学缓冲性 134

三、土壤的物理缓冲性 136

四、土壤养分的缓冲性 137

五、土壤对污染的缓冲性 137

第六节 土壤保肥性与供肥性 137

一、土壤保肥性 137

二、土壤供肥性 140

第七节 土壤肥力因素的相互关系 141

一、土壤肥力与肥力因素 141

二、土壤肥力因素的相互关系 143

三、土壤肥力因素协调及调节 144

第五章 土壤培肥与利用改良 146

第一节 土壤资源的特点与数量 146

一、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 146

二、我国土壤资源总面积 147

三、各土纲的土壤资源比例 147

四、耕地土壤资源概况 148

第二节 土壤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与问题 150

一、土壤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 150

二、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51

第三节 土壤保护与合理利用 154

一、合理利用土壤资源的方针 154

二、提高耕地资源的生产力和利用率的措施 155

一、改造中低产土壤,提高地力等级 159

第四节 耕地土壤资源的培肥与改良利用 159

二、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持续稳产高产 160

三、开发立体农业,发挥耕地生产潜力 160

四、综合开发山丘,用养结合的挖潜模式 162

第六章 植物营养概论 164

第一节 植物营养的内容与领域 164

一、植物营养的概念 164

二、植物营养学的主要领域 164

三、植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 165

第二节 植物的营养成分 167

一、植物的组成和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 167

二、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及来源 169

三、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营养功能 170

第三节 植物对营养的吸收 170

一、养分离子向根表的迁移 170

二、植物对离子态养分的吸收 171

三、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 174

四、植物对有机态养分的吸收 175

五、叶部对养分的吸收(根外营养) 175

六、养分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176

第四节 植物对养分的运输与利用 177

一、养分的短距离运输 177

二、养分的长距离运输 178

三、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养分的转移 179

四、养分的再利用 180

第七章 肥料的合理安全施用 181

第一节 肥料合理施用的基本原理 181

一、矿质营养学说 181

二、归还学说 181

四、同等重要律与不可代替律 182

三、最小养分律 182

五、肥料报酬递减律 183

六、因子综合作用律 183

第二节 肥料合理施用的原则 184

一、作物的营养特性与合理施肥 184

二、土壤条件与合理施肥 186

三、气候条件与合理施肥 188

四、轮作制度中肥料的合理分配 189

第三节 肥料合理施用的方法与技术 191

一、基肥的施用技术 191

二、种肥的施用技术 191

三、追肥的施用技术 192

四、叶面肥喷施技术 192

第四节 施肥与环境污染 193

一、氮素污染 194

三、施肥与重金属污染 195

二、磷素污染 195

四、施肥与温室气体 197

第八章 大量元素营养与肥料 199

第一节 氮素营养与氮肥 199

一、植物氮素营养 199

二、氮肥种类与性质 204

三、氮肥高效施用的原则 210

第二节 磷素营养与磷肥 213

一、植物磷素营养 213

二、磷肥的种类与性质及其有效施用 216

三、磷肥的施用原则 222

四、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技术途径 224

第三节 钾素营养与钾肥 225

一、植物钾素营养 225

二、钾肥的种类与性质 228

三、钾肥的有效施用 230

四、缓解钾肥供应不足的途径 231

第九章 中量元素营养与肥料 233

第一节 钙素营养与钙肥 233

一、植物钙素营养 233

二、钙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235

第二节 镁素营养与镁肥 237

一、植物镁素营养 237

二、镁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239

第三节 硫素营养与硫肥 240

一、植物硫素营养 240

二、含硫肥料的种类、性质与施用 242

第十章 微量元素营养与肥料 246

一、植物硼素营养 247

第一节 硼营养与硼肥 247

二、土壤中的硼 252

三、硼肥及其合理施用 253

第二节 铁营养与铁肥 254

一、植物铁素营养 254

二、土壤中的铁 257

三、铁肥及其合理施用 259

第三节 锌营养与锌肥 260

一、植物锌素营养 260

二、土壤中的锌 263

三、锌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264

第四节 铜营养与铜肥 266

一、植物铜素营养 266

二、土壤中的铜 268

一、植物钼素营养 270

三、铜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270

第五节 钼营养与钼肥 270

二、土壤中的钼 274

三、钼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275

第六节 锰营养与锰肥 276

一、植物锰素营养 276

二、土壤中的锰 279

三、锰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280

第七节 氯营养与含氯肥料 281

一、植物氯素营养 281

二、土壤中的氯 284

三、含氯化肥的施用 284

第一节 复合(复混)肥料 286

一、复合(复混)肥料的概念、标志、特点及发展方向 286

第十一章 复合(复混)肥料及其他肥料 286

二、复合(复混)肥料的生产和质量指标 291

三、复合(复混)肥料的种类、性质和使用 294

第二节 叶面肥料 303

一、国内外叶面肥的发展概况 303

二、叶面施肥的优越性及局限性 304

三、叶面吸收养分的机理 305

四、影响叶面施肥的因素 306

第三节 微生物制剂 307

一、微生物制剂的性质及其种类 307

二、微生物制剂的作用 310

三、我国微生物制剂的发展趋势 311

四、微生物制剂施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312

一、我国有机肥料资源概况 313

第一节 概述 313

第十二章 有机肥料 313

二、有机肥料的作用 314

三、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比较 315

第二节 有机肥料的腐熟 316

一、腐熟的目的 316

二、有机肥料腐熟的条件及腐熟过程中养分的变化 316

第三节 有机肥料的主要种类 318

一、粪尿肥 318

二、堆肥及沤肥 322

三、绿肥 326

四、泥炭及腐殖酸类肥料 330

五、废弃物利用 333

六、商品有机肥料 336

主要参考文献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