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学校师生社会活动教育 1
第一章 学生社会活动教育的概念与意义 1
第一节 社会活动教育的概念 1
第二节 学生社会活动教育的意义 2
第二章 学生社会活动教育的性质、任务和作用 3
第一节 学生社会活动教育的性质 3
第二节 社会活动教育的任务 4
第三节 开展教育性社会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 7
第四节 学生社会活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9
第三章 社会活动中思想品德的教育 13
第一节 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内容 13
第二节 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要求 15
第四章 社会活动中科学技术教育 16
第一节 科技活动的意义 16
第二节 科技活动的内容 17
第五章 社会性文化艺术活动 21
第一节 文化艺术活动的意义 21
第二节 文化艺术活动的内容和项目 22
第三节 文化艺术活动的实施 24
第六章 社会性体育活动 25
第一节 体育活动的意义 25
第二节 体育活动的内容 25
第三节 体育活动实施的作用 28
第七章 社会性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 30
第一节 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30
第二节 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31
第三节 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 31
第八章 社会性游戏娱乐活动 33
第一节 游戏娱乐活动的意义 33
第二节 游戏娱乐活动的原则 34
第九章 社会活动教育的教学活动纲目、教材与辅导方法 36
第一节 社会活动教学活动辅导纲目 36
第二节 社会活动教学活动实施计划 37
第三节 社会活动教学方案 38
第四节 社会性教学活动辅导方法 41
第十章 社会活动教育方式方法的特点 44
第一节 社会活动是社会性教育的主要载体 44
第二节 以“活动为主”在社会活动教育中的体现 45
第十一章 社会活动教育的形式 54
第一节 群众性活动 54
第二节 社会活动教育的兴趣小组活动 59
第三节 社会活动教育的交流活动 66
附录一 68
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 68
第一章 总则 68
第二章 机构 69
第三章 活动 70
第四章 人员 71
第五章 条件保障 73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73
第七章 附则 74
附录二 75
少年宫(家)工作条例 75
第一章 总则 75
第二章 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 76
第三章 辅导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78
第四章 组织管理工作 78
第五章 加强校外教育研究工作 79
附录三 80
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通知 80
附录四 82
关于创造良好社会教育环境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若干意见的通知 82
下篇 学校师生课外阅读指导 87
第十二章 绪论 87
第十三章 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93
第一节 阅读的概念 93
第二节 阅读的意义 96
第十四章 阅读环境 100
第一节 阅读的社会环境 100
第二节 阅读的语言环境 101
第三节 阅读的心理环境 101
第四节 阅读环境的创造 102
第十五章 阅读时间 105
第一节 阅读时间观念 105
第二节 人体的阅读节律 106
第三节 阅读的单位时效 106
第十六章 阅读主体 108
第一节 阅读的心理动力 109
第二节 阅读智力的开发 112
第三节 阅读素养 116
第十七章 阅读的价值 119
第一节 阅读的开智价值 119
第二节 阅读的养身价值 119
第三节 阅读的审美价值 119
第四节 阅读的教育价值 120
第五节 阅读的文化价值 121
第十八章 阅读过程 124
第一节 阅读的准备和储用 124
第二节 阅读的心理历程 125
第三节 阅读的意化和物化过程 127
第四节 阅读的一般和特殊过程 128
第十九章 阅读技巧 132
第一节 程序阅读法 132
第二节 完全阅读法 133
第三节 系统基础阅读 134
第二十章 阅读能力 135
第一节 阅读能力的纵向结构 135
第二节 阅读能力的横向结构 138
第二十一章 语文“新课标”的阅读阐释 140
第一节 探究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 141
第二节 鼓励阅读批判张扬读者个性 143
第三节 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批判 144
第四节 利用“阅读期待”拓展思维空间 146
第五节 感受性阅读和理解性阅读 147
第六节 欣赏性阅读和评价性阅读 149
第七节 自主性阅读与合作性阅读 149
第八节 表达性阅读和迁移性阅读 150
第九节 图画阅读和网络阅读 150
第二十二章 快速阅读 152
第一节 快读是信息社会学生的必备技能 152
第二节 快读有利于开发智力能源 153
第三节 中国传统快读技法 153
第四节 快速阅读的质量标准 154
第五节 快速阅读的精神动力 155
第六节 快读与精读、略读的链接 156
第七节 快读训练要领 157
附录一 162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162
第一部分 前言 162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164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169
附录二 173
《全日制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173
第一部分 前言 173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175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