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中国医药学的发展简史 2
二、中国医药学的基本特点(略讲) 7
(一)整体观念 7
(二)辨证论治 8
三、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略讲) 8
第二章 阴阳五行 9
第一节 概述 9
一、阴阳五行学说的起源与特点 9
二、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理论的关系 10
第二节 阴阳学说 11
一、阴阳的概念 11
二、阴阳之间的关系 13
(一)阴和阳的制约消长 14
(二)阴和阳的依存互根 15
(三)阴和阳的互相转化 16
三、阴阳学说指导中医临床 16
(一)说明人体病理 16
(二)指导疾病诊断 17
(三)用于疾病治疗 17
第三节 五行学说 18
一、五行的概念与特征 18
二、五行的演绎方法 19
三、五行之间的关系 20
(一)五行之间的正常关系 20
(二)五行之间的异常关系 20
四、五行理论指导治则治法 21
第三章 气血津液 23
第一节 气 23
一、气的组成与生成 24
二、气的分类(仅是主要的) 25
(一)元气 25
(二)宗气 26
(三)营气 26
(四)卫气 27
三、气的运动——气机 28
四、气的生理功能 29
五、气的病理变化 30
(一)气虚 30
(二)气机失调 31
第二节 血 32
一、血的生成 33
二、血的运行 34
三、血的功能 34
四、血的病理变化 35
(一)血虚 35
(二)血瘀 36
(三)血热 36
(四)血寒 37
第三节 津液 38
一、津液的概念与功能 38
二、津液的生成与代谢 38
三、津液的病理变化 39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40
一、气对血、津液的作用 40
二、血、津液对气的作用 41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41
第四章 经络学说(略讲) 42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 42
一、经络的概念 42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43
第二节 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及其在四肢的分布规律 44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44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 45
三、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 45
第三节 奇经八脉的分布与作用 46
一、奇经的分布与各自的作用 46
二、奇经八脉的共同作用 47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病理及临床应用 48
第五章 藏象学说 50
第一节 概述 50
一、藏象学说的含义、内容与范围 50
二、脏与腑的主要区别 51
三、藏象学说的来源与发展 51
四、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52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念 52
(二)藏象学说的独特理论体系 53
第二节 脏腑 54
一、心 54
(一)心主血脉的生理与病理 55
(二)心藏神的生理与病理 57
(三)心开窍于舌 58
二、肺 59
(一)肺主气的生理与病理 59
(二)通调水道的生理与病理 61
(三)肺主皮毛的生理与病理 61
(四)肺开窍于鼻 62
三、脾、胃与肠 62
(一)胃主受纳、腐熟水谷、降浊的生理与病理 63
(二)脾主运化、升清的生理与病理 63
(三)小肠主泌别清浊 64
(四)大肠主传化糟粕的生理与病理 65
(五)脾统血的生理与病理 65
(六)脾开窍于口 65
(七)脾主肌肉、四肢 66
四、肝与胆 66
(一)肝主疏泄的生理与病理 66
(二)肝藏血的生理与病理 69
(三)肝主筋的生理与病理 69
(四)胆主贮藏、排泄胆汁 70
(五)肝开窍于目 70
五、肾与膀胱 70
(一)肾藏精气的生理与病理 71
(二)肾主水液的生理与病理 73
(三)肾主纳气的生理与病理 73
(四)膀胱主贮尿、排尿 74
(五)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74
(六)肾中精气是肾阴肾阳的物质基础 75
(七)肾阴肾阳是各脏阴阳的根本 75
六、脑、心包、三焦、女子胞 76
(一)脑 76
(二)心包 77
(三)三焦 77
(四)女子胞(胞宫、子宫) 78
第三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80
一、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80
(一)心与小肠 80
(二)心与脾 80
(三)心与肾 81
二、肺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82
(一)肺与大肠 82
(二)肺与心 82
(三)肺与脾 83
(四)肺与肾 83
三、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84
(一)脾与胃 84
(二)脾与肝 84
(三)脾与肾 85
四、肝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86
(一)肝与胆 86
(二)肝与心 86
(三)肝与肺 87
(四)肝与肾 87
第六章 病因与病机 89
第一节 病因 89
一、六淫与疠气 91
(一)风邪致病的特点 92
(二)寒邪致病的特点 93
(三)火(热、暑)邪致病的特点 94
(四)湿邪致病的特点 95
(五)燥邪致病的特点 95
(六)疠气致病的特点 96
二、内伤七情 96
三、痰饮 97
(一)痰饮的概念与成因 97
(二)痰饮的病理表现 98
四、瘀血 98
(一)瘀血的概念与成因 98
(二)瘀血的病理表现 99
第二节 发病原理 100
一、中医学对发病原理的基本观点 100
二、“正”和“邪”的基本概念 100
第三节 病机 101
一、邪正盛衰 101
二、阴阳失调 101
第七章 治则治法 103
第一节 治病必求于本 104
一、正治与反治 104
二、治标与治本 105
第二节 祛邪与扶正 106
第三节 调整阴阳 107
第八章 诊法 109
第一节 望诊 109
一、望神 110
二、望形态 110
(一)望形体 110
(二)望姿态 111
三、望面色 112
四、望舌(舌诊) 113
(一)临床意义 113
(二)舌诊的观察内容 113
(三)望舌质 114
(四)望舌苔 116
第二节 闻诊 119
一、听声音 119
二、嗅气味 121
第三节 问诊 122
一、问寒热 123
二、问汗 124
三、问头身胸腹 125
四、问二便 125
五、问饮食口味 126
第四节 切诊 127
一、脉诊 128
(一)诊脉的方法 128
(二)正常脉象——平脉 130
(三)异常脉象(七个方面观察指标) 130
(四)小结 134
二、按诊 135
第九章 八纲辨证 137
第一节 表里辨证 137
一、表证 138
二、里证 139
三、半表半里与表里同病 139
第二节 虚实辨证 140
一、虚证 141
二、实证 142
第三节 寒热辨证 142
一、寒证 143
二、热证 143
第四节 阴阳辨证 144
第十章 气血辨证 146
第一节 气的辨证 147
一、气虚 147
二、气机失调 148
(一)气滞 148
(二)气逆 149
(三)气陷 149
(四)气闭与气脱 150
第二节 血的辨证 150
一、血虚 150
二、血瘀 151
三、血热 152
第三节 气血同病的辨证 153
第十一章 脏腑辨证 155
第一节 心病的辨证 155
一、心气虚与心阳虚 155
二、心血虚与心阴虚 156
三、心火上炎 157
四、心脉痹阻 158
第二节 肺病的辨证 159
一、肺气失宣与失肃 159
(一)肺失宣发 159
(二)肺失肃降 160
二、肺气虚与肺阴虚 161
(一)肺气虚 161
(二)肺阴虚 162
第三节 脾胃肠病的辨证 162
一、脾气虚弱 162
(一)脾失健运 162
(二)脾气下陷 163
(三)脾不统血 164
二、脾胃虚寒 164
三、胃热(火)与胃阴不足 165
四、胃气上逆 166
第四节 肝与胆病的辨证 167
一、肝气郁结 167
二、肝火上炎 169
三、肝阳上亢 169
四、肝风内动 170
五、肝血不足 171
六、肝胆湿热 171
第五节 肾与膀胱病的辨证 172
一、肾精不足 172
二、肾阴虚 173
三、肾阳虚 174
四、肾气不固 174
五、膀胱湿热 175
第十二章 外感热病辨证 176
第一节 六经辨证 178
一、太阳病 179
二、阳明病 180
三、少阳病 180
四、太阴病 181
五、少阴病 182
六、厥阴病 182
第二节 卫气营血辨证 183
一、卫分证 184
二、气分证 185
三、营分证 187
四、血分证 188
五、心包证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