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不作媚时语——《思想者的自白》序&朱铁志 1
世象纵论 3
“定点巡游”可以休矣 3
信任孩子 5
违法建筑为何“上万”才拆除? 7
大学生心中永存的“背影” 9
让过期的法规“死亡” 12
干部要有“对立面” 15
“红头文件”不再独尊 18
议案提案的“含金量” 21
莫把英灵当草菅 24
慢作为:腐败的温床 27
我们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 29
《北京晚报》滚动出版的标本意义 32
令人思量的70% 35
警惕“收买型腐败” 38
“红头文件”缘何如此尴尬? 41
当记者发现真相之后 44
让官员财产见“阳光” 47
荒唐的“类比” 50
虚幻的亢奋和自卑的激愤 53
执政骨干的“必修课” 56
“折腾”又一例证 58
值得重视的一份调查报告 61
这次回家乡的随感 64
“5.12”后续报道点评 67
人物褒贬 73
想起了吴青 73
朱德爱兰有寓意 75
可敬的任建国 77
曾荫权“放下身段” 80
海瑞形象的现代价值 82
点评郑筱萸的遗书 85
苏格拉底的“命题” 88
重温世纪伟人马克思 91
向“路乞”先生致敬 94
戈尔功不可没 97
遥想徐光启 100
白桦老人的正义感 103
王元化:为思想而生 105
愿殉自由死——纪念林昭殉难40周年 108
表彰谈家桢不应疏忘的一笔 111
鲁冠球的自律精神 114
解读“李森科事件” 117
民生扫描 123
“民工典当白条”背后的法律困惑 123
表达权:人权保障新理念 125
关于“民主”话题的随想 128
鼓励发表不同意见 131
农民工:有尊严地融入城市 134
人大代表和选民的“绿色通道” 137
穷人和富人一样享有平等权利 140
也要允许群众讲错话 143
每个生命都不容忽视 145
礼赞生命 147
辩护:律师的志业 149
人性关怀:警察的职业伦理 153
替“精神赡养立法”叫好 156
维护穷人的人权底线 158
“聚众”未必“闹事” 161
有感于“总统输了官司” 163
正义的诉求少不了律师 166
“三公”消费是“敏感信息”? 169
经济走笔 175
城市的“绿色外套” 175
巴西利亚的末路 177
诚信不能仅仅停留在品行层面 179
“温饱”与“环保”的冲突 181
山西的“环保考核” 183
建设生态文明 186
多一些“黑琵先生” 189
提高环保违法的成本 191
哀旅鸽 194
走出“纳税意识”的误区 196
“规则”比“诚信”更重要 199
人间缘何鸟鸣稀? 202
假如中国也设个“斯黛拉奖” 205
洋厂长的精神遗产 208
注重城市服务的细节 211
文化放谈 217
我看日本人 217
“上海闲话”岂能绝音? 221
反腐力戒花架子 223
面对白桦老人的诘问 225
为善最乐 227
呼应方成的建议 230
人际还须有忠告 233
古建筑:给历史留些思考空间 235
又闻“封杀”声 238
文化:现代城市的“灵魂” 240
菲律宾有个忘忧岛 243
城市的“第三空间” 245
从小培养公民意识 248
何必“多此一举” 251
美国“名人100排行榜”的联想 254
幸福源自一种心境 256
成功奥运的另一义 259
“善意待人”和“受人善意” 261
学府竟有“传统文盲” 264
干部读书和“本领恐慌” 266
光有“武汉宣言”犹嫌不足 269
将什么样的历史文化遗产留给子孙 272
感谢湖北省政府留下这处遗址 275
告密:圣旗下的罪恶 278
和谐离不开妥协 281
附:做一个为思想而生的人——《杂文选刊》杂志访谈沈栖 284
跋&沈栖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