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述 3
第一章 成都城市的历史发展 3
第一节 成都城市的起源与形成 3
一、宝墩文化与长江上游古城文明中心的形成 4
二、三星堆文化、金沙遗址与成都早期都邑 5
三、战国时期的蜀文化与成都古典城市的规范化 7
第二节 都江堰与锦江:成都城市发展的摇篮 8
一、都江堰水利工程与成都城市发展 8
二、锦江在成都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地位 9
三、沙河在成都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地位 15
第三节 古代成都城市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 17
一、成都古典城市第一次繁盛时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17
二、成都古典城市第二次繁盛时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20
三、明清时期成都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24
四、既丽且崇的历史名城 26
第二章 近代成都城市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 27
第一节 近代成都城市经济与社会 28
一、晚清时期成都的经济与社会 28
二、民国时期成都的经济与社会 39
第二节 近代成都城市功能结构和城市管理的变化 41
一、市区管理体制的改变 41
二、市政建设逐步近代化 42
第三节 近代成都城市文化的转型 43
一、尊经书院的开办与成都文化的转型 43
二、20世纪初期的教育改革与留学生运动 44
三、保路运动与成都的思想启蒙运动 47
四、民智渐开与渴望走向世界的新潮流 49
第四节 成都城市的历史个性及特征 50
一、城名两千多年无变易,城址三千多年无迁徙 50
二、“二江环抱”和“三城一体”的独特格局的形成 51
三、城乡融合,共生共荣 51
第一篇 地理环境 54
第一章 生态环境及其特征 54
第一节 地质与地貌 54
一、地层与地质构造 55
二、地貌 56
第二节 气候 60
一、气候概况 60
二、气候特征 63
第三节 水文 65
一、水系 66
二、水资源 70
第四节 土壤 72
一、土壤特征 72
二、土壤类型 74
三、土壤区划 76
第五节 物产 77
一、植物 77
二、动物 81
三、矿物 83
第二章 产业地理及其特征 86
第一节 第一产业的地理分布 86
一、第一产业的传统地理分布 86
二、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的地理分布 89
第二节 第二产业的地理分布 91
一、工业的地理分布沿革 91
二、建国以来工业区的地理分布 92
三、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开发区的地理分布 93
第三节 第三产业的地理分布 96
一、商业服务业的地理分布 96
二、金融业的地理分布 101
第三章 人口环境及其特征 104
第一节 人口总量 105
一、历代人口 105
二、建国后的人口 107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08
第三节 人口构成 109
一、民族构成 109
二、性别构成 110
三、年龄构成 111
四、文化构成 111
五、职业构成 112
第四节 人口增长与控制 113
一、自然增长 113
二、机械增长 114
三、流动人口 115
四、计划生育 116
第四章 文态环境及其特征、产业结构状况 118
第一节 历史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的地域分布 118
一、分布特点 118
二、分布状况 120
第二节 公共园林环境的地域分布 131
一、成都园林的历史与发展 131
二、现代园林的分布与特色 133
第三节 现代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地域分布 139
一、发展状况 139
二、行业类别 141
第二篇 政治与经济 144
第一章 清末至建国以前成都的政治与经济 144
第一节 清末成都早期启蒙运动 144
一、尊经书院的创办与四川改良主义的产生 144
二、廖平与清末维新运动 145
三、宋育仁与西学东渐 146
四、成都的维新运动 147
第二节 四川保路运动与成都近代化 149
一、辛亥四川保路运动 150
二、成都城市近代化因素的出现 155
第三节 五四时期至抗战前成都的政治与经济 161
一、吴虞与五四前后成都新文化运动 161
二、成都人民声援五四爱国运动 162
三、马克思主义在成都的传播 164
四、20世纪20~30年代成都的革命运动 165
五、抗战前成都城市的近代化进程 169
第四节 抗战时期成都的政治与经济 170
一、抗日救亡运动 170
二、反独裁争民主运动 171
三、内迁与成都社会经济发展 174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成都的政治与经济 177
一、成都人民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斗争 177
二、成都郊县中共党组织的活动 181
第二章 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 182
第一节 成都解放至“一五”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182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82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2
第二节 整风反右到“文革”时期成都的政治与经济 197
一、整风和反右运动 198
二、“大跃进”及其严重后果 199
三、国民经济的复苏与“社教”运动 205
四、十年内乱与成都经济的曲折发展 211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的政治与经济 218
一、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的兴起 218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 225
三、面向新世纪的成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235
第三章 建国后成都政治组织机构和群众团体 26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成都市委员会 261
一、中共成都市委 261
二、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64
三、中共成都市委主要工作部门 266
第二节 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 271
一、成都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271
二、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 272
三、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74
四、工作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 276
第三节 成都市人民政府 277
一、成都市人民政府的历史演变 277
二、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要工作机构的调整与演变 281
第四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都市委员会 283
一、成都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时期 284
二、市政协第一至第五届委员会时期 285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286
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86
第五节 民主党派和工商联 288
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都市委员会 288
二、中国民主同盟成都市委员会 289
三、中国民主建国会成都市委员会 291
四、中国民主促进会成都市委员会 292
五、中国农工民主党成都市委员会 293
六、中国致公党成都市委员会 294
七、九三学社成都市委员会 294
八、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成都小组 295
九、成都市工商业联合会 296
第六节 主要群众团体 297
一、成都市总工会 297
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都市委员会 297
三、成都市妇女联合会 298
四、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 298
五、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99
六、成都市台湾同胞联谊会 299
七、成都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300
第七节 政法与监察机构 300
一、公安机构 300
二、检察机构 301
三、审判机构 302
四、司法行政机构 302
五、监察机构 303
第四章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体制改革 304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 304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产业结构调整 304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产业结构调整 309
第二节 产业结构状况 317
一、第一产业结构状况 317
二、第二产业结构状况 322
三、第三产业结构状况 334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 317
一、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348
二、国有企业改革 352
三、配套改革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358
第五章 对外开放 371
第一节 起步阶段 371
一、横向经济技术协作 371
二、利用境外资金 372
三、对外经济贸易 377
四、对外交往与对外宣传 378
第二节 对外开放新局面 380
一、中央对成都的政策支持 380
二、投资环境的改善 383
三、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394
四、招商引资取得重大进展 397
五、对外贸易加快发展 398
六、对外宣传 400
第三节 面向新世纪的对外开放 407
一、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 407
二、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410
三、对内对外开放同时并举 412
第三篇 城市建设 420
第一章 成都城市格局的历史发展 420
第一节 成都政区沿革与城市格局的演变 420
第二节 民国时期成都城市的扩展与演变 422
一、民国初期成都的城市变迁 422
二、抗战期间成都的城市建设 426
三、解放前夕的成都城市状况 428
第三节 建国后成都城市的扩展及其特征 430
一、50年代成都的城市规划 430
二、建国后成都“江环城中”特征的形成 431
三、现代城市格局的形成和完善 432
第二章 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 434
第一节 旧城改造 434
一、改革开放之前的旧城改造 434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旧城改造 435
第二节 古城历史文脉的保护与发展 439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城市面貌 439
二、城市空间布局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特点 439
三、名胜古迹与传统街区保护 441
四、发展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的城市街区 442
第三节 城市规划与新区建设 443
一、1984年城市规划方案及其修订 443
二、1995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445
三、新区建设 448
第三章 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发展 456
第一节 道路交通建设 456
一、城市干道交通建设 456
二、整治中、小街道 462
三、公共交通建设 463
第二节 管网建设 466
一、管网建设总体概况 466
二、干道管网建设 467
三、开发区的管网建设 469
第三节 能源、通信设施建设 469
一、能源设施建设 469
二、邮政基础设施建设 474
三、电信基础设施建设 476
第四章 环境治理保护与府南河(锦江)综合整治工程 478
第一节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478
一、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 479
二、水环境综合治理 481
三、大气环境综合治理 482
四、声环境综合治理 483
第二节 自然生态保护 483
一、城市绿化与园林建设 483
二、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 485
第三节 府南河(锦江)综合整治工程 487
一、府南河(锦江)综合整治工程的确定 487
二、府南河(锦江)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 488
三、府南河(锦江)综合整治工程的环保效益及社会效益 490
第四篇 科技与教育 493
第一章 科学技术 493
第一节 成都科技的历史发展 493
一、成都科技的历史追溯 493
二、建国后成都科技的发展 494
第二节 成都科技发展的特点 500
一、科技实力雄厚 501
二、结构合理,综合优势明显 502
三、发展潜力大 503
四、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504
第三节 科技机构 505
一、中国科学院和国家部、委、局在蓉科技机构 505
二、在蓉普通高校科技机构 506
三、四川省属在蓉科技机构 507
四、成都市属科技机构 507
五、民营科技企业 508
第四节 科技人员与科技成就 508
一、科技人员 508
二、科技成就 514
第二章 教育 519
第一节 成都教育的历史发展 519
一、历史的回溯 519
二、近代教育的兴起 521
三、建国后的成都教育 526
第二节 成都教育发展的特点 535
一、历史悠久,历代尊师重教之风浓厚 535
二、学校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学科优势突出 536
三、学校设置与地方产业优势和地方需要紧密结合 536
四、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537
第三节 主要学校及其演变 537
一、小学 537
二、普通中学 539
三、中等师范学校 544
四、中等专业学校与中等技术职业学校 545
五、普通高等学校 548
六、成人教育学校 551
第五篇 文化 553
第一章 学术 553
第一节 蜀学的发展历程 553
一、蜀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两汉、三国、两晋时期 554
二、蜀学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唐、宋时期 555
三、蜀学的衰退与复兴:元明清时期 558
第二节 建国前的学术 559
一、新学科的引进与传统人文学科的发展变化 560
二、马克思主义和其他西方社会思潮在成都的传播 561
三、抗战时期兴盛一时的成都社会科学 562
第三节 建国后的学术 564
一、建国初期社会科学的学科调整 565
二、社会科学在曲折中发展 565
第四节 社会科学的复苏与繁荣 568
一、学科建设空前发展 568
二、社会科学研究空前繁荣 571
第五节 成都学术发展的特征 580
第二章 文学和艺术 581
第一节 成都文艺的历史追溯 581
一、古代成都的文学和艺术 581
二、现代成都的文学与艺术 585
第二节 建国后的成都文学 594
一、建国至“文革”时期的成都文学 594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成都文学 596
第三节 建国后的成都艺术 598
一、戏剧 599
二、曲艺与杂技 605
三、音乐舞蹈 608
四、美术 611
五、影视艺术 614
第六篇 宗教 617
第一章 成都宗教的历史发展 617
第一节 道教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 617
第二节 佛教的传入及其发展演变 622
第三节 伊斯兰教的传入及其发展演变 626
第四节 天主教的传入及其发展演变 628
第五节 基督教的传入及其发展演变 633
第二章 建国后五大宗教在成都的发展状况 637
第一节 建国后成都道教发展状况 637
第二节 建国后成都佛教发展情况 640
第三节 建国后成都伊斯兰教发展状况 643
第四节 建国后成都天主教发展状况 646
第五节 建国后成都基督教发展状况 649
第七篇 民俗 654
第一章 家族 家庭 654
第一节 家族 654
一、族源 654
二、宗族与宗祠 656
三、会馆 657
第二节 家庭 659
第二章 生活习俗 664
第一节 住居与房建 664
一、城镇民居 665
二、农舍 668
三、风水、禁忌 669
第二节 服饰 671
一、男性服饰及其他 671
二、女性服饰及其他 674
三、婴幼儿童服饰及其他 677
第三节 饮食 679
一、饮食习惯 679
二、川菜 681
三、小吃 683
四、饮茶习俗 684
第四节 交通 689
一、出行与运输 689
二、出行礼仪与禁忌 691
第三章 生产习俗 694
第一节 农副业 694
第二节 手工业 697
一、传艺 697
二、行业习俗 699
三、商业交易习俗 701
第四章 人生礼仪 704
第一节 婚姻 704
一、说媒 705
二、恋爱 705
三、结婚 707
第二节 生育 710
一、求子 710
二、分娩 711
三、出生与养育 711
四、成长习俗 713
第三节 寿辰 715
一、祝寿 715
二、寿礼 716
三、寿仪寿宴 717
第四节 丧葬 718
一、备丧 718
二、送终 718
三、葬礼 720
第五章 岁时节令 722
第一节 农历节庆习俗 722
一、春节 722
二、清明节 725
三、端午节 726
四、七夕 727
五、中秋节 728
六、重阳节 728
七、腊月 729
第二节 法定节日 732
一、元旦节 732
二、妇女节 732
三、青年节 733
四、植树节 733
五、劳动节 734
六、儿童节 734
七、建党节 735
八、建军节 735
九、教师节 735
十、国庆节 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