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篇 1
导言:中国古典哲学的发源 3
一、传说时代的“帝”“皇”形象 3
二、殷商西周的“帝”“天”信仰 4
三、古典文明的最初结晶:六经 7
四、春秋时期的贵族风貌 14
五、平民崛起与战国之际的百家争鸣 17
第一章 孔孟原创儒家学说 20
一、精神文化的守护意识与开创精神 21
二、建基于“世间情”的独特视域 23
三、由“情”说“仁”与由“善”论“性” 26
四、缘“情”制“礼”与以“仁”行“政” 31
五、“人道”与“时命”的背离与理想人格的完善 36
六、孔孟原创儒家学说的思想史意义 41
第二章 老庄原创道家学说 46
一、“隐者”的身份与批判者的姿态 46
二、从对社会与文化的反省出发 48
三、宇宙论建构与老子回归自然的社会理想 53
四、“人间世”审视与庄子的荒诞意识和艺术人生 59
五、老庄原创道家学说的思想史意义 66
第三章 儒学的早期开展 71
一、《大学》:格物致知的理性走向 71
二、《中庸》:贯通“性”“命”的最初努力 74
三、宇宙论的引入与《易传》的成德论 79
第四章 名辩思潮的兴起与墨家学派 90
一、认知的不确定性与惠施的“合同异”说 91
二、认知的确定性与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 95
三、墨子的“三表法”与墨者的“名辩”学 98
第五章 荀子:下落现实的儒家 107
一、“正名”说与荀子的知识论 107
二、“天人相分”说与荀子的天道观 110
三、“性恶”说与社会的“同一化”趋向 112
四、“隆礼”观渗合的法治意识 116
五、“化性起伪”说显露的价值困顿 118
第六章 韩非子:法家思想的集成者 123
一、前期法家的强国追求与变法活动 123
二、韩非对《老子》的新释与“道”的术数化 125
三、从“性恶”说到阴冷的“法治”观 129
四、韩非的思想与秦王朝的兴亡 135
汉唐篇 139
导言:汉唐哲学的发展与三教(学)的交汇 141
一、由理性回归信仰的思想转型 141
二、儒道佛三教(学)的传播与交汇 145
三、中古时期的浪漫精神 147
第一章 儒学的复兴与董仲舒的“天人相与”说 149
一、董仲舒的宇宙论建构 150
二、依“天”立法的社会政治理论 155
三、“性三品”说与价值的存在化取向 157
四、从董仲舒到《白虎通义》 159
五、宗教化儒学提示的意义 163
第二章 道家的新发展与魏晋玄学 166
一、王充的“自然”观 167
二、王弼的“贵无”论 174
三、郭象的“贵有”论 184
四、魏晋玄学与魏晋风度 192
第三章 道教的创建与道教哲学 197
一、道教的初创及其理论基础 197
二、道教的发展与葛洪的外丹道 204
三、道教的鼎盛与隋唐道教转向 211
四、三教(学)的融会与内丹道的流行 221
五、道教哲学的认识论考量 226
第四章 佛教的传播与佛教哲学 235
一、佛教的传入与佛教的基本信仰 235
二、空宗般若学的开展与僧肇的“解空”说 243
三、“如来藏”思想的传播与《大乘起信论》 256
四、隋唐佛教的繁荣与佛教的四大宗派 260
五、佛教的中国化趋归:走进日常生活 280
宋元明清篇 283
导言:宋元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与思想历程 285
一、近古社会的变迁及其近代化走向 285
二、融会三教的儒学及其俗世化先兆 287
第一章 周敦颐与张载的“气本论” 295
一、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仁诚”之德的证立 295
二、张载的“太虚即气”说与“民胞物与”之境的证成 301
三、存在的价值化路向如何可能 310
第二章 二程与朱熹的“理本论” 314
一、程颢的“天理”体贴与“仁心”体认 315
二、程颐:“理”的形上化与“气”的形下化置换 320
三、朱熹:“理一分殊”的本体架构与“格物致知”的功夫进路 329
四、价值的他律化与主体的缺失 340
第三章 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志)本论” 345
一、陆九渊的“心即理”说与“发明本心”论 346
二、王阳明的“心外无理”说与“致良知”论 351
三、价值主体的凸显与存在的遗忘 363
第四章 陈献章的“率情说”与泰州学的“事本论” 365
一、江门白沙:“情”的唤醒 365
二、泰州王艮:“事”的提升 371
三、泰州后学:“俗”的认肯与“欲”的张扬 377
四、儒学的俗世化与神秘化趋向 384
第五章 由明入清的“经世致用”思潮 390
一、黄宗羲的“人各自私”说与“分权”的政治论 391
二、王夫之的从“用”见“体”说与“日生日成”的心性论 398
三、戴震的“自然—必然”说与“理存于欲”的价值论 410
四、余论:理性走向的困顿与古典精神的现代意义 414
附 讲演录 416
第一讲 孔孟儒家学说的生命智慧 416
第二讲 老庄道家学说的人文价值 445
后记 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