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
1.1一般经济理论 1
1.1.1(1)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体系与方法 1
1.1.2(2)关于生产力、要素与源泉的理论 6
1.1.3(3)关于生产关系及其演变的理论 10
1.1.4(4)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12
1.1.5(5)关于经济利益及其关系的理论 15
1.1.6(6)关于所有权的一般理论 19
1.1.7(7)关于分配的一般理论 21
1.1.8(8)关于消费的一般理论 22
1.1.9(9)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理论 24
1.1.10(10)关于分工、协作和管理的理论 27
1.2商品经济理论 28
1.2.1(11)商品因素论 28
1.2.2(12)商品条件论 31
1.2.3(13)商品内在矛盾论 33
1.2.4(14)商品历史命运论 35
1.2.5(15)市场理论 37
1.2.6(16)价值理论 39
1.2.7(17)货币理论 45
1.2.8(18)信用理论 51
1.2.9(19)竞争理论 53
1.2.10(20)开放理论 53
1.3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 54
1.3.1(21)关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能不能跳跃的问题 54
1.3.2(22)资本原始积累与资本主义的产生 56
1.3.3(23)资本主义(或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57
1.3.4(24)资本主义(或剩余价值)流通过程 61
1.3.5(25)资本主义(或剩余价值)分配过程 72
1.3.6(26)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86
1.3.7(27)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贫困问题 89
1.3.8(28)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 98
1.3.9(29)资本主义经济周期 104
1.3.10(30)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 111
1.4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预见 112
1.4.1(31)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问题 112
1.4.2(32)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上 113
1.4.3(33)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成员的需要 113
1.4.4(34)社会主义所有制 114
1.4.5(35)社会主义有计划分配劳动和组织生产 119
1.4.6(36)社会主义的分配 121
1.4.7(37)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经济核算 124
1.4.8(38)社会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125
1.4.9(39)社会主义是一个存在旧社会残余需要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126
1.4.10(40)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127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130
2.1列宁的经济理论 130
2.1.1(4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130
2.1.2(42)社会主义仍然有政治经济学 133
2.1.3(43)社会主义能造就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133
2.1.4(44)社会主义实行全民所有制 134
2.1.5(45)计划要平衡,不追求官僚主义的空想 135
2.1.6(46)“不劳动者不得食” 136
2.1.7(47)列宁对经济利益理论的发展 136
2.1.8(48)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货币的认识 137
2.1.9(49)列宁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138
2.1.10(50)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141
2.2斯大林的经济理论 141
2.2.1(51)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 141
2.2.2(52)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42
2.2.3(53)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论述 142
2.2.4(54)关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143
2.2.5(55)关于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社会主义公式 143
2.2.6(56)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143
2.2.7(57)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 144
2.2.8(58)关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仍然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 144
2.2.9(59)关于社会主义“高级赢利”的理论 145
2.2.10(60)关于资本主义总危机 146
2.3毛泽东经济思想 146
2.3.1(6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146
2.3.2(6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和需要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的思想 147
2.3.3(63)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思想 147
2.3.4(64)关于经济利益的思想 148
2.3.5(65)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思想 149
2.3.6(66)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150
2.3.7(67)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波浪式前进的思想 150
2.3.8(68)关于社会主义消费的思想 151
2.3.9(69)关于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的思想 152
2.3.10(70)关于坚持自力更生,同时争取外援的思想 152
2.4邓小平经济理论 153
2.4.1(71)生产力根本论 153
2.4.2(72)经济建设中心论 159
2.4.3(73)公有制主体论 160
2.4.4(74)共同富裕论 161
2.4.5(75)市场经济手段论 163
2.4.6(76)改革是必由之路论 164
2.4.7(77)现代化建设三步论 166
2.4.8(78)速度与效益统一论 167
2.4.9(79)对外全面开放论 167
2.4.10(80)物质和精神共抓论 168
2.5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168
2.5.1(81)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68
2.5.2(8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69
2.5.3(8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70
2.5.4(84)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71
2.5.5(8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2
2.5.6(86)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72
2.5.7(87)新型工业化道路 173
2.5.8(88)全面协调各种经济利益关系 173
2.5.9(8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74
2.5.10(90)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75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176
3.1(91)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能否产生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问题 176
3.2(9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什么生产力 185
3.3(93)关于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 191
3.4(94)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资本问题 196
3.5(95)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问题 200
3.6(96)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地租问题 202
3.7(97)关于生产资料生产较快增长规律的问题 204
3.8(98)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若干辩证关系问题 207
3.9(99)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周期问题 213
3.10(10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217
4.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21
4.1对政治经济学各种理解的简评 221
4.1.1(101)评“政治经济学就是经济学” 221
4.1.2(102)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政治经济学” 222
4.1.3(103)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 222
4.1.4(104)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222
4.1.5(105)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革命的理论,不是建设的理论” 223
4.1.6(106)评“政治经济学是政治加经济学” 223
4.1.7(107)评“政治经济学是争权夺利的学问” 224
4.1.8(108)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斗争的科学” 224
4.1.9(109)评“政治经济学是法权经济学” 225
4.1.10(110)评“政治经济学是算账学” 226
4.2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各种态度简评 226
4.2.1(111)坚持发展的态度 226
4.2.2(112)实事求是的态度 227
4.2.3(113)教条主义的态度 227
4.2.4(114)宗派主义的态度 228
4.2.5(115)喧宾夺主的态度 228
4.2.6(116)平分秋色的态度 229
4.2.7(117)和解融合的态度 229
4.2.8(118)名不符实的态度 230
4.2.9(119)公开谩骂的态度 230
4.2.10(120)“沉默”置于死地的态度 230
5.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思维 232
5.1(121)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定位 232
5.2(122)以商品(形式)—劳动(实质)为出发点 237
5.3(123)以广义生产关系为对象 238
5.4(124)以经济利益为中心 241
5.5(125)以生产关系为框架的新体系 243
5.6(126)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同时吸收新方法 244
5.7(127)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古今中外一切经济理论的合理成分 246
5.8(128)中国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有“中国特色” 252
5.9(129)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也很重要 254
5.10(130)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综合经济学的遐想 255
参考文献 261
后记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