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理论与方法 2
第1章 论混和经济 2
经济学被某些专家神秘化了 2
脱离实际的“模式”和“理念”会毁掉国家 5
当前国民经济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隐忧 7
现代资本主义与古典资本主义具有重大的不同 9
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当代形态是“混合经济” 13
中国的国情为什么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 15
现代英、美经济并不是纯粹私有制的资本主义 19
德国的“新自由主义”与美国不同 21
关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22
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关注焦点是失业问题 29
第2章 论“新自由主义” 33
“新自由主义”是意识形态而不是科学 33
美英一直试图用“经济学”意识形态误导中国改革 36
新自由主义的“铁律”和“圣诫” 39
为什么急于用新自由主义为中国人洗脑? 41
经济民族主义与经济世界主义的对峙 44
美国应该给一些经济术士授大奖 46
一套误导中国的改革方案 48
新自由主义在中国遭遇重大挫折 50
失业问题不容忽视 52
中国必将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 54
第3章 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58
“主流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 58
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谬误的 62
自由市场机制的代价是周期性危机 62
主流经济学的理论简史 64
主流经济学的数理模型很可疑 67
主流经济学是一种精致包装的意识形态 71
完美的市场只是一种伦理性空想 72
原理错则数学模型也必然错 75
马克思为什么说主流经济学是庸俗的 77
现代经济学并没有形成可操作的科学方法 79
警惕伪装成科学的经济意识形态 82
第4章 回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 84
经济学起源于经济对策论 84
关于“经济学”一词的语源 85
经济分析最终不能离开利益归属的分析 87
历史和实证的经济学方法论 89
关于新国家主义的经济原则 91
不同时代需要选择不同的经济制度 92
20世纪共产主义试验的四次失败 94
原生形态的共产主义渊源久远 95
西方人权理论的四个内容 97
理想主义不可能完全丢弃 100
共产主义是对人性异化的终极调解 103
“价值”的语根及语义 105
“价值”的语言歧义 107
马克思的哪些经济原理具有现代性? 111
庸俗经济学的辩护性 114
马克思所提出的“实现”问题 116
重新研究马克思 117
第5章 我的经济研究之路 120
中国至今未形成自己的经济学体系 120
经济学理论具有多元类型 121
实践是检验经济理论的有效标准 123
我是如何研究经济学的 126
作为一个闯入者 129
“何新旋风”发表内幕及风波前后门 130
1990年与日本S教授谈生产过剩与失业 132
1990年与日本教授谈农业与海外市场 134
必须面对新的现实 135
第6章 从重商主义到国有制社会主义 137
宏观经济学起源于“重商主义” 137
“重商主义”之名是一个错误 140
论重商主义的政策取向 142
重商主义与民族主义 147
历史学派与发展经济学 149
民族社会主义的形成 152
两种类型的国际分工 155
李斯特认为斯密“国际分工论”是阴谋 156
熊彼特讽刺斯密崇拜 158
中国加入WTO是在钻圈套吗? 160
不同的利益体系形成不同的经济学派 162
近代工业化的两种模式 164
德国、日本经济快速起飞的秘密 166
苏联工业化模式的理论来源 167
关于社会主义为其经济成就付出的代价 168
社会主义道路对于中国的历史意义 169
附 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速度 171
下篇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理论与问题第7章 20世纪的“共产主义”实验为什么必然失败 176
布哈林创立了错误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 176
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设想 179
列宁认为十月革命后俄共干了什么“蠢事”? 182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与农民发生尖锐矛盾 184
共产主义实验在十月革命中遭遇了重大失败 190
由雇佣制向徭役制转变是历史的倒退 192
革命在一个时段内可以创造非理性的奇迹 194
列宁亲自实施向资本主义的转轨 196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建立国家资本主义的混合经济 198
列宁对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设想和规划 199
列宁的建设性“文化革命”思想 202
第8章 斯大林体制的成败得失 204
新经济政策是共产党执政下的资本主义实验 204
布哈林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批判 207
列宁为什么主张与资产阶级合作? 210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展开的辩论 213
“斯大林模式”是怎样出现的 215
斯大林模式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评价 217
彼得大帝的重商主义与斯大林模式 220
斯大林模式的运行特点 223
第9章 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失误与文化革命 227
大跃进失败使毛泽东认识到“需要研究政治经济学” 227
毛泽东论中国的工业革命 230
陈伯达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激进观点 233
斯大林误解《资本论》 235
1958年的“共产风” 237
毛泽东只注重实物经济 240
毛泽东关注所有制和社会分配问题 241
所谓“限制资产阶级法权” 243
以“四因论”分析文革 245
关于社会主义体制内的分化问题 247
“文革”导致权力高度集中于个人 250
钓鱼政策 253
中国工业化的两条路线争论 255
历史的悲剧性 257
第10章 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 261
辩证的经济决定论 261
中国改革历程浓缩重现资本主义近代史 262
自由与必然 264
历史中的伟人与英雄 268
社会主义不可能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建造 270
列宁的辩证决定论 273
动乱与革命是对违背历史规律的惩罚 275
社会分工与社会阶级 278
第11章 我国经济当前遇到什么问题 280
中国需要适应本国国情的经济学 280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经济周期及发生原因 284
中国威胁论的经济含义 288
股市圈钱的奥秘 290
金融突击和掠取成为当代资本集聚的新形态 292
中国发展需要寻找正确的理念 293
安国务求治本 294
股市是一种虚拟经济 295
较理想的经济模式是“混合经济” 298
中国应当制订自己的全球战略 300
附录 306
何新《新国家主义经济学》理论要点 306
何新著作年表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