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息学导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宗荣,田爱景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010084039
  • 页数:44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我国第一本社会信息学专著,在充分吸收国际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信息学学科新的知识框架和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全书第一编介绍汇聚成中国社会信息研究潮流的三个主要来源。第二编介绍国外社会信息学的发展概况。第三编讨论社会系统的信息性和复杂性。第四编论述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上的社会信息学。第五编简介社会信息技术与工程。本书向读者展示了初生的社会信息学概貌,是一本优秀的社会信息学导论之作。

引论 社会信息问题的提出 1

一、关于社会存在 1

(一)自然与社会 1

(二)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 6

(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自然与社会 14

二、社会信息问题的提出 19

(一)信息共性问题理论研究的具体化 19

(二)社会认识论研究的深化 20

(三)科学发展中的汇聚与统一 21

三、对社会信息问题认识的两个阶段 22

(一)信息论时期:从“老三论”到“社会信息论” 22

(二)信息学时期:从一般信息理论到社会信息科学 24

第一编 社会信息科学的学科定位 31

第一章 从信息论到社会信息论 31

一、香农信息论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31

(一)香农信息论——通信的数学理论 31

(二)香农信息论的适用范围 33

(三)香农信息论的本体论和方法论局限 36

二、从信息论到社会信息论 39

(一)从信息论出发建立广义信息论 39

(二)广义信息论视野中的社会信息论 42

三、物质科学范式的局限与科学范式的转型 46

(一)物质科学范式的适用范围及其局限性 46

(二)信息科学主张的科学范式 49

(三)由物质科学范式向信息科学范式的转变 52

第二章 从理论信息学到社会信息学 55

一、理论信息学的概念与原理 55

(一)理论信息学的基本概念 55

(二)理论信息学的基本原理 66

二、理论信息学的世界观功能 75

(一)世界观与“科学世界观” 75

(二)心理学中的世界观 77

(三)信息科学的世界观 79

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信息化 84

(一)信息时代学科信息化的目标与途径 84

(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信息化与自然科学学科信息化的联系与区别 85

(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信息化的价值和意义 89

第三章 从社会认识论到社会信息科学 91

一、社会认识论的缘起与概念界说 91

(一)社会认识论的理论缘起 91

(二)社会认识论的概念界说 95

二、社会认识论研究的主要进路与基本形态 99

(一)社会认识论的研究进路 99

(二)社会认识论研究的基本形态 100

(三)当代社会认识论研究的开拓与扩展 102

三、社会认识论与社会信息科学研究合流 110

(一)中国学者关于社会信息科学的研究潮流 110

(二)首次社会信息科学研讨会 112

第四章 社会信息科学的学科体系 116

一、社会信息科学的逻辑出发点:“社会思故社会在” 116

(一)工业时代的“我思故我在” 117

(二)信息时代的“社会思故社会在” 119

(三)两次思维主体的跃升与三种社会认识论的点评 122

二、社会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 124

(一)关于社会信息的三种界说 124

(二)社会信息探究的几个问题 127

三、社会信息科学的理论定位与学科体系 130

(一)社会信息科学的理论定位 130

(二)社会信息科学的学科体系 131

四、社会信息科学研究的思路与目标 137

(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 137

(二)社会信息科学研究的目标 139

第二编 国外社会信息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第五章 俄罗斯的社会信息学研究 143

一、俄罗斯社会信息学Ⅰ、Ⅱ、Ⅲ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 144

(一)社会信息学Ⅰ: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背景及研究内容 145

(二)社会信息学Ⅱ: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背景及研究内容 146

(三)社会信息学Ⅲ: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背景及研究内容 149

二、К.К.科林论基础信息学与人文革命 150

(一)К.К.科林论信息革命和基础信息学 151

(二)К.К.科林论社会信息全球化和人文革命 159

第六章 美国和日本的社会信息学研究 166

一、美国社会信息学的历史与现状 166

(一)美国社会信息学概述 166

(二)美国社会信息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169

二、日本社会信息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75

( )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更名为“社会信息研究所” 175

(二)基于新闻和传播模式的日本社会信息学 181

三、俄、日、美、中社会信息学途径之分析 184

( )俄罗斯的社会信息学途径 185

(二)日本与美国的社会信息学途径 188

(三)中国的社会信息学途径 191

第三编 社会系统与社会信息 199

第七章 社会系统的信息特征 199

一、物质作用与信息作用、物质空间与信息空间 199

( )宇宙间的物质与信息:环境与作用 199

(二)社会系统的物质网络与信息网络 205

二、社会网络与网络社会 208

(一)社会网络 208

(二)网络社会及其层次性 214

三、人类的数字化生存 219

(一)“数字地球”与空间智能体 219

( )人类在数字化空间中的生存 223

第八章 社会信息的自为性与复杂性 228

一、社会信息的自为性和目的性 228

(一)日的论解释的提出、误用、沉寂与复兴 228

(二)市场经济的自为性与为他性 236

二、关于社会信息的复杂性 243

(一)关于系统复杂性的研究 243

(二)社会信息复杂性的十个特征 246

三、社会信息过程中的决策问题 251

(一)现代决策理论的启示 251

(二)现代决策理论的认知心理学基础 260

第四编 社会信息科学的三种视角 269

第九章 宏观社会信息学 269

一、动物社会的语言与文化 269

(一)人类需要学习黑猩猩的“政治智慧” 269

(二)切叶蚁:种植蘑菇的专家 274

二、文化人类学给我们的启示 280

(一)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 281

(二)关于人类文化演变的理论 286

(三)文化的整体、功能、结构和解释 289

第十章 中观社会信息学 294

一、初级群体与社会组织 294

(一)传统初级群体及其文化 294

(二)社会组织:特点与分类 300

(三)连接个人与国家:传统单位制及其转变 303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309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分类与评述 309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要素 312

(三)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315

(四)创新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18

第十一章 微观社会信息学 329

一、观察社会现象的个人主义视角 329

(一)“个人主义”与方法论个人主义 329

(二)个人主义方法论的两种基本形式及其世界观特征 333

(三)方法论个人主义的三种诠释及其合理性 335

二、符号互动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342

(一)符号互动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342

(二)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思想 345

三、存在主义心理学与创新思维的条件 348

(一)存在主义与精神分析学 348

(二)存在主义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351

(三)创新思维的条件:好奇、闲暇与自由 353

第五编 社会信息技术与工程 361

第十二章 信息技术与社会信息工程 361

一、国家信息化工程:工具信息化与观念信息化 361

(一)理论信息学视野中的“国家” 362

(二)国家信息化的内涵:工具信息化与观念信息化 366

(三)哲学革命、思想解放、经济腾飞与社会进步 371

二、开发智能:社会文化产业的动力工程 373

(一)智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374

(二)智力是社会发展的关键 378

三、转变中国文化传统的信息工程 383

(一)关于“发展研究”的新观念——文化 383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388

第十三章 社会信息科学与技术展望 391

一、从社会物理学、社会生物学到社会信息学 391

(一)社会物理学 391

(二)社会生物学 394

(三)社会信息学 400

二、社会信息科学与技术展望 409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 409

(二)社会信息科学的发展目标 411

(三)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413

推荐文献与简要导读 417

后记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