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1
一、研究缘起 1
二、研究意义 3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5
一、国外关于舒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5
二、国内关于舒茨的研究现状及其不足 13
第三节 研究框架 15
第二章 舒茨的“生平情景” 18
第一节 舒茨所生活的时代 18
一、新康德主义对于实证主义的批判 19
二、韦伯和齐美尔对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重新界定 21
三、维也纳大学的传统及其影响 24
第二节 舒茨的“生平情景” 27
一、舒茨的家庭及对其影响 28
二、两次战争对舒茨的影响 32
三、舒茨的朋友群体及对其影响 37
四、二元的存在状态及对其影响 41
第三章 舒茨思想的多重来源 45
第一节 韦伯的引导以及最初的尝试 46
一、对于韦伯的兴趣 46
二、最初的学术尝试 48
第二节 柏格森之桥 50
一、走向柏格森 51
二、柏格森之桥 53
三、柏格森阶段的收获和影响 57
四、柏格森之桥的断裂 61
第三节 以现象学为工具 64
一、胡塞尔的现象学对舒茨理论的启发和贡献 64
二、胡塞尔对舒茨的持续影响 70
第四节 舒茨思想的其他来源 72
一、舍勒的影响和启发 72
二、普莱斯纳的人类学 74
三、舒茨与符号互动论的联系 75
第四章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理论的构成 81
第一节 现象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 81
一、现象学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81
二、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84
第二节 舒茨的行动理论及其评价 85
一、舒茨对于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批判 86
二、舒茨关于“社会行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87
三、对于舒茨行动理论的评价 95
第三节 生活世界及其结构 100
一、生活世界的含义 100
二、生活世界的结构 105
三、生活世界的社会学:批评及其影响 114
第四节 生活世界中知识的来源、构成和分配 116
一、知识库存、关联性与类型化 116
二、知识的社会起源 127
三、知识的社会分配 132
四、舒茨对于知识社会学的贡献及影响 144
第五章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应用理论的构成 148
第一节 研究视角的转换 148
第二节 舒茨对于文学文本的现象学社会学分析 150
一、三种文学艺术形式及分析的维度 150
二、文学艺术作品内的社会关系 153
三、“唐·吉珂德”与多重实在 157
四、舒茨关于“文学的微观社会学”理论及其意义 161
第三节 舒茨的音乐社会学思想 162
一、音乐的本质及其特征 164
二、音乐知识的社会起源 166
三、音乐内社会关系的构成 168
四、音乐内社会关系的实质 173
第六章 舒茨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177
第一节 舒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立场 177
一、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立场 177
二、对待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基本态度 179
第二节 理解的方法 182
一、舒茨对于理解方法的理解、运用和发展 182
二、作为一种方法的理解 185
第三节 社会科学的两级构想及“傀儡”模型 187
一、社会科学的两级构想及其重要性 187
二、“傀儡”模型的建构及其意义 189
第四节 社会科学的三个假定及存在的问题 190
一、三个假定的提出及其内容 190
二、适当性假定的含义及其意义 193
三、适当性假定之对话体的特征 202
四、科学与社会性的两重矛盾 204
第五节 对于舒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评价 206
第七章 舒茨理论的贡献、局限与影响 211
第一节 对舒茨理论的总体评价:贡献与局限 211
第二节 舒茨理论对其后社会学界的影响 215
一、舒茨对于瓦格纳的影响 217
二、舒茨对于伯格和勒克曼的影响 219
三、舒茨对于加芬克尔的影响 223
四、小结 227
参考文献 229
后记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