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陆九渊心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1
陆九渊 1
(一)象山人格:忧国忧民,无私无畏 2
(二)象山哲学:发明本心,堂堂地做个人 4
(三)研究象山:心通意解,着着就实 6
《周易》与陆九渊的心学 10
(一)道塞宇宙,本心即理 11
(二)三陈九德,易简工夫 13
(三)艮背行庭,无我无物 17
(四)太极皇极,大中之道 19
陆九渊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22
(一)家教源流家学渊源 22
(二)槐堂书屋的学习和讲学 26
(三)应天山、象山精舍讲学活动 30
(四)象山书院源远流长 35
(五)鹅湖之会与鹅湖书院讲学活动 38
(六)郡县学校教学活动 46
(七)教育本体论 50
(八)心性论和教育目的论 51
(九)教育方法论 55
陆九渊易学的心学建构 63
教育思想的特色及其影响 69
(一)是整体明了,不是逐一理解 69
(二)是“尊德性”,不是“道问学” 71
(三)是反省内求,不是外求外铄 73
(四)是提倡独立思考,不是盲目迷信书本和圣贤 73
(五)是注重躬行实践,不是言行相违 74
陆九渊教育文论选读 75
与邵叔谊(节选) 75
与曾宅之(节选) 76
与侄孙浚(节选) 77
与李省干 78
与刘深父(节录) 80
与张辅之(节选) 81
与曹挺之 81
与黄元吉 82
与刘淳叟(节选) 82
与彭世昌 83
与符舜功 84
与舒西美(节选) 84
与赵子直(节选) 85
与傅全美(节选) 85
与傅圣谟(节选) 86
与邵中孚 87
与赵咏道 88
与黄循中 89
与包详道 89
宜章县学记(节选) 90
贵溪重修县学记 91
武陵县学记 93
送杨通老 94
杂说(节选) 94
白鹿洞书院论语证讲义 95
好学近乎知 97
学问求放心 98
则以学文 99
语录(节选) 99
年谱(节选) 104
中篇 吕祖谦婺学学派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吕祖谦生平与学术活动 107
(一)世代宿儒家有中原文化之传 107
(二)创建婺学兼采众家不私一说 108
(三)调和朱陆欲融“理学”“心学”于一 112
(四)注重实际提倡务实致用之学 118
吕祖谦与婺学学派 121
吕东莱《易说》中的哲学思想 124
教育目的、教育作用观 134
道德教育思想 138
(一)“明理躬行”“存养此心” 139
(二)“矫柔气质”,“改过迁善” 144
(三)“学者必以规矩” 146
教学内容 148
论学习、读书方法 151
(一)“看书须存长久之心” 151
(二)“泛观广接” 152
(三)勇于存疑 154
吕祖谦教育文论选读 156
乾道六年轮对札子(节选) 156
舆朱侍讲元晦(节选) 157
与刘衡州子澄(节选) 160
答潘叔昌 160
与邢邦用(节选) 160
与内弟曾德宽(节选) 161
答方教授严州(节选) 161
与陈君举(节选) 162
与学者及诸弟(节选) 163
白鹿洞书院记 163
学规 165
易说(节选) 166
诗说(节选) 167
礼记说(节选) 168
周礼说(节选) 170
论语说(节选) 172
孟子说(节选) 173
史说(节选) 174
杂说(节选) 175
下篇 杨简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 181
杨简等对陆学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81
(一)教育思想之渊源 182
(二)心性论与教育作用观 184
(三)关于“六经皆心学”的教学观 189
杨简教育文论选读 193
杨氏易傅(节选) 193
论书(节选) 198
论论语上(节选) 199
论诸子(节选) 200
泛论学(节选) 200
论治务(节选)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