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新论 思想精髓、发展轨迹、现代价值》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0687160
  • 页数:4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6篇,探讨了五四精神的实质,介绍了五四精神的思想来源,描述了五四精神的发展轨迹,研究了改革开放30年对五四精神的传承,总结了五四运动的历史经验。

自序 重新开掘五四精神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六个新问题、新观点 1

第一篇 五四精神实质:激进主义,还是综合创新 3

第一章 “打倒孔家店”是五四口号、五四精神吗 3

第一节 “打倒孔家店”是五四口号、激进主义是五四主潮吗 3

第二节 “打倒孔家店”并非五四运动口号 8

第三节 “全盘否定孔子与中国传统文化”只是五四运动支流 10

第二章 五四时代陈独秀、胡适的矛盾文化观 15

第一节 五四时代陈独秀、胡适文化观的二重性、矛盾性 15

第二节 五四时期陈独秀:是孔与非孔的二重性 17

第三节 五四时期青年胡适:两种文化观的思想矛盾萌芽 20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主潮:蔡元培、李大钊、鲁迅的综合创新论 31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典型代表人物——蔡元培、李大钊、鲁迅的综合创新文化观萌芽 31

第二节 蔡元培思想真谛:以兼容并包为手段,求综合创新之目标 35

第三节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论 341

第四节 鲁迅全盘否定的是封建礼教,而不是孔子与中国传统文化 50

第五节 梁漱溟、学衡派的传统复归论不足以掩盖综合创新的五四主潮 57

第二篇 五四时代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初探索——李大钊哲学思想精髓与历史地位新论第一章 李大钊哲学思想实质问题 63

第一节 国内外学术界的三种流行观点 63

第二节 本书新观点:李大钊哲学思想精髓是综合创造论 64

第二章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 66

第一节 一般与个别相统一的辩证法、共殊观萌芽 66

第二节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实践论思想萌芽 6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统一原则的思想萌芽 72

第三章 李大钊的国情观 74

第一节 中国“纯确国情”是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 74

第二节 我们既要具体分析外国国情特殊性,更要具体分析中国国情特殊性 76

第三节 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最大特殊性,就在于不是一般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而是中国广大民众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双重压迫的突出矛盾 76

第四节 从经济基础层面看中国最大国情,“中国是一个农国” 78

第五节 从人口结构上看中国国情特征,农民占百分之七八十 79

第六节 从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来看,农民问题、土地问题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 80

第四章 李大钊的中国革命道路观 82

第一节 统一战线的最初探索 82

第二节 武装斗争的最初探索 86

第三节 党的建设的最初探索 91

第五章 李大钊哲学思想独特贡献与历史地位 99

第一节 李大钊哲学思想核心实质,不是照搬俄国民粹派、日本河上肇,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独特创造 99

第二节 李大钊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早探索者 100

第三节 在“马克思主义观——国情观——中国革命道路观——文化观”四大层面,李大钊都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初探索 101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五四以来李大钊的最初探索则是其重要铺垫 102

第五节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不仅有马列主义作为国际理论来源,而且有李大钊哲学思想作为本民族的理论来源 103

第六节 从李大钊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乃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以贯之的思想红线 105

第三篇 五四精神的发展轨迹——20世纪的三次文化大讨论 109

第一章 30年代文化讨论主潮:不是现代新儒学,而是综合创新论 109

第一节 从五四后期到30年代:全盘西化论与现代新儒学 110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论和古今中外法——毛泽东思想中的综合创新文化观 117

第三节 鲁迅:“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文化旗手 134

第四节 徐悲鸿:综合创新论在绘画艺术界的杰出代表 138

第五节 张岱年:从哲学高度创立综合创新论的最初尝试 153

第二章 80年代文化热:主潮不是全盘西化论,而是综合创新论 159

第一节 80年代文化热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的大转变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160

第二节 全盘西化论虽流行一时却终非主流 162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的思想潜流 167

第四节 邓小平理论中的综合创新文化观 172

第五节 张岱年力倡综合创新论、民族精神论 182

第三章 90年代文化复兴潮:主潮不是现代新儒学,而是综合创新论 199

第一节 90年代文化复兴潮的多重背景 199

第二节 现代新儒学东山再起的历史契机 204

第三节 90年代现代新儒学的七个新特点 209

第四节 中国文化复兴的宏伟蓝图 222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纲领 232

第六节 以张岱年为代表的综合创新文化观的新发展 234

第四篇 改革开放30年:中华民族精神的综合创新与现代复兴 241

第一章 中国文化在改革开放中的九大综合创新 241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华智慧、中华文化、中华精神的伟大创造 243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民族精神 245

第三节 独立自主、全面开放的崭新时代精神 247

第四节 爱国主义与文化复兴的时代洪流 249

第五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创新与理论创新 250

第六节 民主政治、法治国家、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252

第七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创造 253

第八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格局 254

第九节 科教兴国的可持续发展新战略 255

第二章 三大问题的理论反思 258

第一节 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 258

第二节 自由主义全盘西化论与保守主义儒学复归论 262

第三节 官僚腐败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 268

第四节 大得大失的综合考察——文化现状的基本估计 270

第三章 中华文明综合创新、现代复兴的十大目标 272

第一节 创造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新中国 272

第二节 创造两个文明一体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明 273

第三节 创造一体两翼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体制 274

第四节 开创“体制改革——经济起飞——国家统一——文化复兴”四位一体的现代化主潮 275

第五节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和新模式 276

第六节 创造现代革新的中华民族精神 277

第七节 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 277

第八节 创造富有时代精神与东方神韵的新哲学、新智慧 278

第九节 创造大器晚成、现代复兴的中华文明新形态 279

第十节 创造现代新型主体性与世界文明新形态 280

第四章 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 282

第一节 中华文明历史命运的三部曲 282

第二节 中华文明的古代辉煌 284

第三节 中华文明的近代滞后 302

第四节 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 311

第五篇 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和妈女士(市场经济)、穆小姐(道德)——从五四精神看中国现代化的四大支柱第一章 德先生、赛先生和妈女士——从五四历史经验看民主政治、科学文化与市场经济关系 323

第一节 德先生、赛先生和妈女士是不可分割的“一家子” 323

第二节 妈女士、德先生、赛先生:本质与联系 324

第三节 五四以来的历史经验与新鲜问题 326

第二章 新型价值观与伦理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支柱 327

第一节 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价值观 327

第二节 “三个有利于”的精神实质——义利统一的新型价值观 329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义利统一的新型价值观 332

第三章 德先生、赛先生和妈女士、穆小姐——中国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四大支点 335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的十层含义——科学发展观的新解读 335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之道的特殊性 342

第三节 现代化经济起飞与新型民主政治 344

第四节 现代化经济起飞与现代新型文明 345

第五节 现代化经济起飞与新型价值观、民族精神 347

第六节 四大支点的合力才能使中华腾飞梦想成真 349

第六篇 北大精神五四奠基:三大源头的综合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面镜子第一章 北大源头应上溯到西汉太学、辽南京太学——探索轨迹九部曲 353

第一节 1918年、1925年,蔡元培校长:中国古代太学国学是近代新北大的“高曾祖” 354

第二节 1925年,蒋梦麟代校长:本校由国子监改为京师大学堂 355

第三节 1948年,胡适校长:北大是历代太学的正式继承者 356

第四节 1964年前后,陆平校长:继承太学、学习苏联、参照英美是北大办学方针 357

第五节 1964年、1982年,冯友兰:北大校史应从汉朝太学算起 359

第六节 1987年,任继愈:北大校史应上溯到西汉太学建立之始 360

第七节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季羡林:北大历史应从国子监算起,并上溯到汉代太学 361

第八节 1986年、1988年、1997年,萧超然:北大直接源头是晋代国子学,可上溯到太学 362

第九节 1998年,王东:北京大学是世界最古老的国立综合大学 366

第二章 五四时代奠基的引进西学、近代革新的北大传统——蔡元培首倡的新型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十大新理念 369

第一节 兼创结合(兼容并包与综合创新结合) 369

第二节 东西结合 372

第三节 文理结合 373

第四节 教研结合 376

第五节 “学”“术”结合 379

第六节 专通结合 381

第七节 情理结合 383

第八节 文道结合 384

第九节 大学教育与民主政治结合 385

第十节 大学教育创新与弘扬民族精神结合 387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传统最深的新型大学——李大钊开创的北大传统及其世界历史地位新探 390

第一节 源头特别早 391

第二节 学理系统性特别强 393

第三节 实践性特别强 397

第四节 独立创新性特别强 401

第五节 持续性特别强 402

第六节 影响力特别强 404

第四章 三大源头的综合创新——北大走向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新道路 410

第一节 为北大寻根:三大源头、三种传统的综合创新 410

第二节 北大科学发展的双重根系与双重目标 411

第三节 为北大寻根探源的世界历史意义何在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