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1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1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10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12
第一节 商品 12
第二节 货币 24
第三节 私有制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37
第四节 商品拜物教 41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44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44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 48
第三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52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 60
第四章 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66
第一节 个别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66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 72
第三节 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77
第五章 产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81
第一节 产业资本的循环 81
第二节 产业资本的周转 89
第六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99
第一节 社会资本及其再生产 99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102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106
第四节 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条件下的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 112
第七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116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16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22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126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130
第八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36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36
第二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139
第三节 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 143
第九章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146
第一节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146
第二节 国内垄断必然导致国际垄断 155
第十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160
第一节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化 160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及其实质 165
第三节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70
第十一章 资本国际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 179
第一节 资本国际化 179
第二节 地区经济一体化 194
第十二章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201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201
第二节 当代国际经济新格局 204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214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21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21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22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 224
第四节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228
第五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30
第十四章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 23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 232
第二节 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主体地位 235
第三节 其它多种经济成分的长期并存和共同发展 240
第四节 不同经济成分的联合经营 245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 24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中的新型经济关系 24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及实现目的的手段 25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与经济速度 259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值规律 263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68
第一节 市场经济及其一般原理 268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27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282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能 286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91
第一节 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291
第二节 商品市场 294
第三节 金融市场 301
第四节 其它市场 311
第五节 商品的市场价格 318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运行主体 32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的运行主体——企业 321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经营形式 326
第三节 企业行为 332
第四节 横向联合与企业集团 337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收人分配和个人消费分配 341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 34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结构 349
第三节 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 352
第四节 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其它形式 355
第五节 社会保障 356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 36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36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 364
第三节 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370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 37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37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目标 379
第三节 宏观调控体系 383
第二十二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391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必要性 39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体系结构 393
第三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 398
后记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