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综合自然区划 5
第一章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 5
第一节 有关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若干问题 5
第二节 对“中国自然地理分区——西南区”划分的商榷 10
第二章 垂直自然带 13
第一节 陕西秦岭的垂直自然带 13
第二节 贺兰山的垂直自然带 17
第三节 秦岭中山垂直自然带及其开发利用 20
第三章 区域分异规律——以陕西省为例 25
第一节 区域分异规律分析 25
第二节 陕西秦岭自然地带的划分 31
第四章 论自下而上的组合自然区 38
第一节 自下而上组合自然区的理论 38
第二节 南洛河上游土地类型结构与组合成的自然小区 43
第五章 区域综合开发研究 49
第一节 区域差异性是区域开发整治的基础 49
第二节 综合开发重点地区的确定是区域开发整治的核心 50
第三节 陕西秦巴山区农业自然资源优势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53
第四节 陕西秦巴山区商品生产基地构成与评价 61
第二篇 土地类型 73
第一章 土地形成因素与耗散结构 73
第一节 土地类型形成与分异的实质 73
第二节 土地类型形成与分异因素分析 75
第三节 土地系统与耗散结构 78
第二章 土地分级与分类内涵引申 84
第一节 土地分级 84
第二节 土地分类 85
第三节 土地类型分类系统的辅助单位是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 88
第三章 土地类型的结构 90
第一节 土地类型结构的理论 90
第二节 土地类型空间结构举例 91
第三节 土地类型数量结构研究内容 97
第四章 土地类型能量平衡 104
第一节 土地类型的特征 104
第二节 能量平衡与土地类型结构、划分和分类的关系 105
第五章 土地类型演替与生态设计 112
第一节 土地类型演替的理论 112
第二节 土地类型演替模式 114
第三节 土地类型生态设计 118
第六章 土地类型制图 128
第一节 土地类型系列制图 128
第二节 土地类型综合剖面图 136
第七章 近十年来陕西省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进展 143
第一节 主要成就 143
第二节 今后的展望 148
第三篇 我国西部和南部典型地段土地类型研究 155
第一章 西北温带暖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 155
第一节 贺兰山中段的土地类型 155
第二节 银川平原的土地类型研究 158
第三节 盐池县惠安堡附近的土地类型 170
第四节 敦煌县城附近土地形态单位分析 172
第五节 柳园—敦煌的土地类型 176
第六节 嘉峪关市南侧的土地类型 177
第七节 武威县城南的土地类型 182
第八节 陇中盆地的土地类型 184
第九节 兰州盆地的土地类型 186
第二章 西南亚热带湿润地区 188
第一节 成都平原的土地类型 188
第二节 重庆缙云山山麓的土地类型 190
第三节 贵阳市二戈寨附近的土地类型 192
第四节 昆明盆地的土地类型——以呈贡县附近为例 194
第三章 中南亚热带、热带湿润地区 197
第一节 江汉平原的土地类型—以应城县——长江埠镇综合剖面为例 197
第二节 珠江三角洲的土地类型 198
主要参考文献 206
后记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