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贺学礼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40288728
  • 页数:389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在阐明植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理论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按照植物形态解剖、系统分类和植物生态的顺序进行描述和介绍,对于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被子植物予以重点阐述。以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演化为主线组织教材内容,适当增加植物发育生物学和与农林业生产紧密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发展的角度学习植物学知识。加强了植物与环境、植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内容,特别是增加了我国农作物野生资源、药用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等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本教材力求反映植物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在人工种子、植物多样性科学、克隆植物生态学、植物分子生态学等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取得的成果都有一定的体现。图文并茂,体现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应性。重要的名词术语均列出英文,涉及的植物名称同时列出拉丁学名。大量采用插图,便于加深对知识体系的学习和理解。每章后附有内容提要和复习思考题。

绪论 1

一、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 1

二、植物界的多样性 2

三、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

四、植物学简史及其分科概述 3

五、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4

本章小结 4

复习思考题 5

第一章 植物细胞 6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特征 7

一、细胞的基本概念 7

二、细胞的化学组成 8

三、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 10

四、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 10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1

一、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11

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2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28

一、贮藏的营养物质 28

二、晶体 29

三、次生代谢物质 30

第四节 植物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和死亡 31

一、细胞分裂 31

二、细胞生长和分化 34

三、细胞死亡 35

本章小结 36

复习思考题 37

第二章 植物组织 38

第一节 植物组织及其形成 38

第二节 植物组织分类 38

一、分生组织 38

二、成熟组织 40

第三节 植物组织的演化、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 52

一、植物组织的演化 52

二、复合组织 52

三、组织系统 53

本章小结 54

复习思考题 54

第三章 种子和幼苗 56

第一节 种子的基本组成 56

一、种皮 56

二、胚 56

三、胚乳 57

第二节 种子的基本类型 57

一、有胚乳种子 57

二、无胚乳种子 59

第三节 种子的休眠和萌发 60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60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62

三、种子的休眠 62

第四节 幼苗的类型 63

一、子叶出土幼苗 63

二、子叶留土幼苗 65

第五节 人工种子 66

本章小结 66

复习思考题 67

第四章 根 68

第一节 根的生理功能 68

第二节 根的一般形态 68

一、根的发生和类型 68

二、根系的类型 69

三、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和分布 70

第三节 根尖的结构及其生长动态 70

一、根冠 71

二、分生区 71

三、伸长区 72

四、成熟区(根毛区) 72

第四节 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72

一、根的初生生长 72

二、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72

三、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74

四、侧根的形成 75

第五节 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76

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及活动 76

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活动 78

三、根的次生结构 79

第六节 根与土壤微生物的共生关系 79

一、根瘤 79

二、菌根 81

第七节 根的变态 82

一、贮藏根 82

二、气生根 84

三、寄生根 85

本章小结 86

复习思考题 86

第五章 茎 87

第一节 茎的功能 87

第二节 茎的形态 87

一、茎的形态特征 87

二、芽的结构和类型 88

三、茎的分支方式 90

第三节 茎尖结构及其生长动态 92

一、苗端分生组织 92

二、叶原基和芽原基 94

三、茎尖的分区 95

第四节 茎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95

一、茎的初生生长 95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96

三、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98

第五节 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100

一、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 100

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其活动 104

三、单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105

四、裸子植物茎的结构 106

五、禾本科植物茎节的结构 106

第六节 茎的变态 107

一、茎的变态类型 107

二、块茎的结构 108

本章小结 109

复习思考题 110

第六章 叶 111

第一节 叶的功能 111

第二节 叶的组成 111

一、叶片 112

二、叶柄 112

三、托叶 113

第三节 叶的发生和结构 113

一、叶的发生和生长 113

二、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114

三、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 118

四、裸子植物叶的结构 121

五、叶的变态 122

第四节 叶片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123

一、旱生植物的叶 123

二、水生植物的叶 125

三、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的叶 125

四、盐生植物的叶 126

第五节 叶的衰老和脱落 126

本章小结 127

复习思考题 128

第七章 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129

第一节 营养器官之间维管组织的联系 129

一、过渡区初生维管组织构造的转变 129

二、枝与叶之间维管束的联系 130

第二节 营养器官主要生理功能的联系 131

一、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以及水分的运输和蒸腾 131

二、植物体内有机营养物质的运输及分配 133

三、营养器官的生长相关性 134

本章小结 135

复习思考题 136

第八章 被子植物花的构造和发育 137

第一节 花的组成和发生 137

一、花的概念和组成 137

二、花芽分化 140

第二节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 144

一、雄蕊的发育 144

二、花药的发育与结构 145

三、花粉母细胞和减数分裂 146

四、花粉粒的形成与发育 150

五、成熟花粉粒的形态与结构 153

六、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 155

第三节 雌蕊的发育与结构 155

一、雌蕊的发育与结构 155

二、胚珠的发育与结构 157

三、胚囊的发育与结构 158

第四节 开花、传粉与受精 161

一、开花与传粉 161

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 162

三、外界环境条件对传粉和受精的影响 166

四、自交不亲和性 166

五、传粉生物学 167

本章小结 167

复习思考题 169

第九章 种子和果实 170

第一节 种子 170

一、胚的发育 170

二、胚乳的发育 172

三、种皮的发育 174

四、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175

第二节 果实的发育和结构 176

一、果实的发育和结构 176

二、单性结实 177

三、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177

第三节 植物个体发育和被子植物生活史 179

第四节 模式植物拟南芥 180

本章小结 181

复习思考题 181

第十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系统演化 183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183

一、植物分类的方法 183

二、植物分类的单位 185

三、植物的命名法规 185

四、植物检索表及其应用 186

第二节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188

一、低等植物 189

二、高等植物 202

第三节 植物界的发生和演化 215

一、低等植物的发生和演化 216

二、高等植物的发生和演化 217

三、植物界系统演化的基本规律 226

本章小结 228

复习思考题 230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 231

第一节 营养器官 231

一、一般名词 231

二、根 232

三、茎 232

四、叶 232

第二节 花及花序 238

一、花序 238

二、花的形态 239

三、花程式和花图式 245

第三节 果实类型 245

一、单果 245

二、聚合果 247

三、聚花果 248

第四节 附属器官、质地及被毛 248

一、附属器官及被毛 248

二、质地 248

本章小结 249

复习思考题 250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分类 251

第一节 被子植物分类的原则 251

第二节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252

一、木兰科Magnoliaceae 253

二、毛茛科Ranunculaceae 253

三、罂粟科Papaveraceae 254

四、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255

五、蓼科Polygonaceae 256

六、藜科Chenopodiaceae 257

七、苋科Amaranthaceae 258

八、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 259

九、十字花科Cruciferae,Brassicaceae 260

十、葫芦科Cucurbitaceae 261

十一、锦葵科Malvaceae 262

十二、大戟科Euphorbiaceae 263

十三、景天科Crassulaceae 265

十四、蔷薇科Rosaceae 266

十五、豆科Leguminosae,Fabaceae 268

十六、杨柳科Salicaceae 271

十七、壳斗科(山毛榉科,Fagaceae) 272

十八、桑科Moraceae 273

十九、鼠李科Rhamnaceae 273

二十、葡萄科Vitaceae 274

二十一、柽柳科Tamaricaceae 275

二十二、芸香科Rutaceae 276

二十三、胡颓子科Elaeagnaceae 277

二十四、蒺藜科Zygophyllaceae 278

二十五、木犀科Oleaceae 279

二十六、柿树科Ebenaceae 280

二十七、胡桃科Juglandaceae 281

二十八、山茶科Theaceae 282

二十九、伞形科Umbelliferae,Apiaceae 283

三十、杜鹃花科Ericaceae 284

三十一、龙胆科Gentianaceae 285

三十二、夹竹桃科Apocynaceae 286

三十三、茄科Solanaceae 287

三十四、茜草科Rubiaceae 288

三十五、旋花科Convolvulaceae 289

三十六、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290

三十七、唇形科Labiatae,Lamiaceae 291

三十八、紫草科Boraginaceae 292

三十九、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 293

第三节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296

一、泽泻科Alismataceae 297

二、棕榈科Areacaceae 297

三、天南星科Araceae 298

四、百合科Liliaceae 299

五、鸢尾科Iridaceae 300

六、石蒜科Amaryllidaceae 301

七、灯心草科Juncaceae 301

八、莎草科Cyperaceae 302

九、禾本科Gramineae,Poaceae 303

十、兰科Orchidaceae 307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308

一、恩格勒系统 309

二、哈钦松系统 311

三、塔赫他间系统 312

四、克朗奎斯特系统 313

第五节 生物多样性科学 313

本章小结 315

复习思考题 316

第十三章 植物生态 318

第一节 植物的环境 318

第二节 生态因子 319

一、生态因子的分类 319

二、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319

三、植物对生态因子适应性的调整 320

第三节 几种主要生态因子与植物的关系 320

一、植物对光因子的生态适应 320

二、植物对温度因子的生态适应 323

三、植物对水因子的生态适应 325

四、植物对土壤因子的生态适应 326

五、植物对空气和风的生态适应 329

第四节 植物的生态适应 330

一、植物适应的不同途径 330

二、植物的生活型 331

三、植物的生态型 332

第五节 植物种群与环境 333

一、种群的基本特征 333

二、种间关系 336

第六节 植物群落与环境 338

一、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338

二、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特征 338

三、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341

四、植物群落的演替 343

本章小结 345

复习思考题 346

第十四章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347

第一节 植物的分布区 347

一、分布区的概念 347

二、分布区的类型 347

三、分布区的形成 348

第二节 世界植被类型 349

一、热带植被类型 349

二、亚热带植被类型 350

三、温带植被类型 351

四、寒带植被类型 352

五、隐域植被类型 352

第三节 植被分布的规律性 353

一、水平地带性 353

二、垂直地带性 353

三、我国的植被分布概况 354

本章小结 354

复习思考题 355

第十五章 植物生态系统 356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概念 356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56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356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 357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类型 359

一、海洋生态系统 359

二、淡水生态系统 360

三、陆地生态系统 361

四、农业生态系统 361

第四节 生态平衡 361

一、生态平衡的基本概念 361

二、生态系统的演替与生态平衡 362

三、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 362

第五节 植物生态学研究动态 363

一、克隆植物生态学 363

二、植物分子生态学 364

本章小结 365

复习思考题 365

第十六章 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66

第一节 植物资源的基本特性 366

一、植物资源的再生性 366

二、植物资源的可解体性 366

三、植物资源近缘种化学成分的相似性 366

四、植物资源采收利用的时间性 367

五、植物资源的多样性 367

第二节 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 367

一、保护植物资源的意义 367

二、植物资源的保护 368

三、植物资源的管理 369

第三节 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370

一、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意义 370

二、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原则 371

三、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步骤与方法 371

第四节 重要农作物的野生种质资源 372

一、小麦野生种质资源 372

二、水稻野生种质资源 373

三、大豆野生种质资源 373

第五节 重要药用植物资源 374

一、我国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374

二、我国中药材开发利用的现状 376

三、中药材生产现代化 377

第六节 特有和濒危植物资源 378

一、特有植物资源 378

二、濒危植物资源 379

第七节 人类未来的发展与植物生产 380

一、未来的农业生产 380

二、未来的森林 381

本章小结 381

复习思考题 382

附录 国内外植物科学主要期刊简介 383

参考文献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