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格律篇 1
1.0.0 诗律 1
1.1.0 唐代近体(格律)诗的分类与特点 1
1.1.1 唐代近体(格律)诗的分类 1
1.1.2 唐代近体(格律)诗的特点 5
1.2.0 近体待的用韵 5
1.2.1 近体待的韵部 5
1.2.2 近体诗的用韵规律 8
1.3.0 近体待的平仄 12
1.3.1 关于平仄 12
1.3.2 近体待的平仄规律 13
附表:古入声字普通话的读音表 14
1.3.3 近体诗如何运用平仄 30
1.3.4 拗救和孤平 39
1.3.5 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46
1.4.0 近体待的对仗 48
1.4.1 对仗的基本要求 48
1.4.2 对仗的种类 51
小结 58
附录:古代诗选举偶 59
2.0.0 诗评三法:唐诗奥秘解读刍议 65
2.1.0 形似法:解读刍议之一 65
2.1.1 诗评方法种种 65
2.1.2 关于相似法 68
(一)从相似性谈? 68
(二)相似性的作用与分类 72
2.1.3 相似性的认知意义 87
2.2.0 比较法:解读刍议之二 88
2.2.1 关于比较法 88
2.2.2 不同类型诗歌比较 89
一、两种迥然不同的饮酒、送别诗 89
二、两种迥然不同的山水、咏物诗 93
三、两种迥然不同的用语风格 97
附表:李白、杜甫两位诗人用语风格比较 102
2.3.0 模糊法:解读刍议之三 104
2.3.1 关于模糊方法 104
2.3.2 唐诗研究中模糊方法的运用 107
2.3.3 模糊方法: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114
中编 赏析篇 116
3.0.0 唐诗总论 116
[提要]初唐诗歌简介 131
4.0.0 以“综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人——上官仪、“文章四友”、沈佺期、宋之问及刘希夷诗歌简析 132
4.1.0 矜持自贵的上官仪诗歌 133
4.2.0 “文章四友”的应制诗 134
4.3.0 “竟采浮艳之词”的沈(佺期)、宋(之问)、刘(希夷)诗歌创作 136
5.0.0 改变宫体绮靡诗风的王绩与“初唐四杰” 142
5.1.0 为“初唐四杰”开路先锋的诗人:王绩 142
5.2.0 “八纮驰骋於思绪、万代出没於毫端”的初唐四杰 148
5.2.1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律”的王勃 149
5.2.2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杨炯 154
5.2.3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的卢照邻 156
5.2.4 以“贡疏被愆”,“因草檄亡命”的骆宾王 159
6.0.0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上承阮(籍)、曹(植)、下开李(白)、杜(甫)诗风的诗人陈子昂 162
6.1.0 陈子昂的生平事迹 163
6.2.0 陈子昂的文学主张 164
6.3.0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 165
[提要]盛唐(开元、天宝、大历)时期诗歌发展简介 172
7.0.0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记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及同派诗人储光羲 174
7.1.0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的山水诗 176
7.2.0 “野旷天低树,江诗月近人”的羁旅诗 179
7.3.0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的田园诗 181
7.4.0 “挟风雅之迹”的储光羲诗歌创作 184
8.0.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描摹自然、反映静谧心境为主体的王维诗歌 187
8.1.0 王维的生平事迹 187
8.2.0 王维的诗歌创作 187
8.2.1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山水诗 189
8.2.2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的田园诗 191
8.2.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赠别诗 193
9.0.0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记王(昌龄)、李(颀)、高(适)、岑(参)的边塞诗 194
9.1.0 不平凡的经历 195
9.2.0 王、李、高、岑的诗歌创作 197
9.2.1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报国诗 197
9.2.2 讴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建功立业诗 200
9.2.3 反对穷兵黩武诗 201
9.2.4 描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边塞风光诗 203
10.0.0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205
10.1.0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伟大而传奇的一生 205
10.2.0 李白的诗歌创作 208
10.2.1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的报国诗 208
10.2.2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抒怀诗 213
10.2.3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山水诗 218
10.2.4 借古讽今的讽谕诗 224
10.2.5 反对穷兵黩武的反战诗 226
10.2.6 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悯农诗 228
10.2.7 别具一格的赠答诗 229
11.0.0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232
11.1.0 富有传奇而坎坷的人生历程 232
11.1.1 学习与壮游时期 232
11.1.2 长安十年 233
11.1.3 战乱流离时期 234
11.1.4 漂泊西南十年 234
11.2.0 杜甫的诗歌创作——唐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235
11.2.1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的爱国诗; 236
11.2.2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爱民诗 241
11.2.3 “何乡为乐士?安敢尚盘桓”的郁愤诗 246
11.2.4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的咏史诗 257
11.2.5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山水诗 261
11.2.6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的怀故诗 264
11.3.0 完美艺术形式 269
11.3.1 缜密的结构 269
11.3.2 个性化的语言 271
11.3.3 多种修辞手法 271
11.4.0 杜甫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272
12.0.0 佳丽诗人第一人:杨玉环(以上为天宝、大历间诗人) 273
13.0.0 “理乱之所经,王化之所兴”的诗歌创作——记元结、顾况及《箧中集》诸诗人 278
13.1.0 严峻的社会现实与诗坛现状 278
13.2.0 诗人的生活道路与诗歌创作 278
13.2.1 元结的生活道路、文学主张 278
13.2.2 元结的诗歌创作 280
13.2.3 顾况的生平、诗歌创作 285
14.0.0 远继陶、谢,近承王、孟的山水诗——记韦应物的诗歌创作 287
14.1.0 韦应物的生平事迹 287
14.2.0 “何当四海晏,甘与齐民耕”的诗歌创作 287
15.0.0 凝涩孤冷的山水诗——记刘长卿的诗歌创作 292
15.1.0 刘长卿的生平事迹 292
15.2.0 “青苔黄叶满贫家”的诗歌创作 292
16.0.0 “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的韩愈诗歌——记现实主义诗人韩愈的诗歌创作 295
16.1.0 韩愈的生平事迹 295
16.2.0 韩愈的文学主张 295
16.3.0 韩愈的诗歌创作 298
16.3.1 描写自然景物的山水诗 298
16.3.2 酬唱、赠答诗 300
16.3.3 别具一格的抒情小诗 303
17.0.0 “文以明道”的柳宗元诗歌创作 304
17.1.0 柳宗元的生平事迹 304
17.2.0 柳宗元的文学主张 306
17.3.0 柳宗元的诗歌创作 308
18.0.0 “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李益、戴叔伦的诗歌创作 312
18.1.0 李益、戴叔伦的生平事迹 312
18.2.0 李益、戴叔伦的诗歌创作 313
18.2.1 描写征戍生活的征战诗 313
18.2.2 寄寓胸臆的山水诗 315
18.2.3 借古喻今的咏怀诗 316
19.0.0 “诗到元和体变新”——记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318
19.1.0 白居易的进步文学主张和新乐府运动 318
19.2.0 白居易的生平事迹与创作道路 323
19.3.0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 325
19.3.1 反映“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的悯农诗 325
19.3.2 反映“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餐”的横征暴敛诗 329
19.3.3 揭露“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的奢侈淫靡诗 332
19.3.4 反映“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爹娘夫别妻”的穷兵黩武诗 334
19.3.5 关心妇女及其他社会问题的诗歌 336
19.4.0 白居易诗歌创作中模糊技法举偶 339
19.4.1 文艺创作:明晰与模糊的协奏曲 339
19.4.2 《琵琶行》:模糊化创作手法的典范 341
19.4.3 《花非花》:模糊造境的佳作 345
19.4.4 模糊评判:再造审美的新对象 347
19.4.5 以“相似性”为切入点,联类取比、勾画人物、强化主题思想 348
20.0.0 “遇事托讽”、“刺美见事”的诗人元稹 350
20.1.0 元稹的生平事迹 350
20.2.0 元稹的文学主张 351
20.3.0 元稹的诗歌创作 353
20.3.1 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悯农诗 353
20.3.2 讽刺横征暴敛的讽谕诗 355
20.3.3 寄托个人情思的悼亡诗与艳诗 357
20.4.0 元、白诗歌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359
20.4.1 铿锵有致、顿挫有节 360
20.4.2 形象鲜明 362
20.4.3 寓情于景 365
(唐中叶以后诗人) 366
21.0.0 “不学腰如磬,徒使甑生尘”的诗人刘禹锡 366
21.1.0 刘禹锡的生平事迹 366
21.2.0 刘禹锡的诗歌创作 368
21.2.1 借古讽今的讽谕诗 368
21.2.2 民歌体的小诗 371
22.0.0 “受材实雄骜,冥观洞古今”的孟郊、贾岛两位诗人 373
22.1.0 孟、贾两位诗人生平事迹 373
22.2.0 孟、贾两位诗人诗歌创作 374
22.2.1 孟效的诗歌创作 374
22.2.2 贾岛的诗歌创作 376
23.0.0 “绝去翰墨畦径”的诗人李贺 379
23.1.0 李贺的生平事迹 379
23.2.0 李贺的诗歌创作 380
23.2.1 揭露、嘲讽、抨击统治阶级罪恶的讽谕诗 380
23.2.2 抒写怀才不遇的胸臆诗 383
23.2.3 歌颂、赞美卫国将士的报国诗 388
23.2.4 反映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悯民诗 389
23.2.5 讴歌美好自然景物的山水诗 390
23.2.6 闻名遐迩的鬼才、鬼仙诗 392
[提要]唐末诗歌发展简介 396
24.0.0 “楚雨含情皆有托”的诗人李商隐 398
24.1.0 李商隐的生平事迹 398
24.2.0 李商隐的诗歌创作 398
24.2.1 别具一格的咏史诗 399
24.2.2 趣味隽永的无题诗 402
24.2.3 描写“人间重晚晴”的抒情诗 406
25.0.0 “苦心为诗、本求高洁”的诗人杜牧 410
25.1.0 杜牧的生平事迹 410
25.2.0 杜牧的文学思想 411
25.3.0 杜牧的诗歌创作 413
25.3.1 “铺陈功业、称校短长”的政治诗 413
25.3.2 以现实为依托的咏史诗 416
25.3.3 抒发胸臆的咏怀诗 418
25.3.4 关心国家兴亡的爱国诗“星宿罗胸气吐虹” 421
26.0.0 两种迥异的诗歌创作风格:“疏而显”与“隐而密”的两种诗风——评温庭筠、韦庄诗歌创作 423
26.1.0 温庭筠、韦庄生平事迹 423
26.2.0 温庭筠、韦庄的诗歌创作 424
27.0.0 “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晚唐诗人: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 427
27.1.0 严酷的历史现实 427
27.2.0 诗人皮日休 428
27.3.0 诗人聂夷中 432
27.4.0 诗人杜荀鹤 434
28.0.0 “侬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简析司空图的诗歌理论与创作 437
28.1.0 司空图的生平事迹 437
28.2.0 司空图的文学主张 437
28.3.0 司空图的诗歌创作 444
29.0.0 “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简析韩偓的诗歌 445
29.1.0 韩偓的生平事迹 445
29.2.0 韩偓的诗歌创作 445
29.2.1 借物抒情诗 445
29.2.2 写景咏怀诗 449
29.2.3 反映男女情爱的爱情诗 451
附表:唐代著名诗人生卒大事及代表作品简表 452
下编 创作篇 462
30.0.0 准备 462
30.1.0 必须要有坚实的生活基础 462
30.2.0 必须要有真情、实感 463
30.3.0 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464
31.0.0 构思 466
31.1.0 动情、形言 466
31.2.0 立意、创新 468
31.3.0 准确、精炼 471
32.0.0 谋篇:选择最为理想的形体结构 472
32.1.0 律诗的章法:起、承、转、合 473
32.1.1 起 473
32.1.2 承和转 481
32.1.3 合 483
32.2.0 绝句的章法 495
32.2.1 “起”和“承” 495
32.2.2 “转”和“合” 503
跋 512
附:重要参考书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