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我看见了漆黑的光” 3
“我看见了漆黑的光” 3
写作与时间 10
一个永恒的诱惑 13
“梭之音”与编织仇恨 18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矛盾修饰法” 20
“游戏”麦克白 28
拜伦的悲哀 34
麦尔维尔的大海情结 37
价值重估:巴尔扎克与左拉 40
拷问“灵魂”的大师 45
“宗教大法官”的启示 48
陀思妥耶夫斯基戒赌 51
走进“炼狱” 54
“无事的”悲剧 57
从《日瓦戈医生》谈开去 60
“瓶子”还是“笼子” 62
意识流:西方·日本&中国 70
意识流:从西方“流”到中国 76
编织“记忆”的巨网,打捞失去的时光 84
文学的“心灵现象学” 88
没有“文体”的文体 92
布莱希特与“陌生化” 97
西方的“围城” 100
《围城》里的艾略特 103
第二编 饥饿艺术家与魔术师 109
饥饿艺术家与魔术师 109
卡夫卡:从西方到中国 113
孤独的写作与写作的孤独 122
卡夫卡的寓言世界 125
卡夫卡与三个女人 128
卡夫卡与三个朋友 135
卡夫卡的亲戚们 141
塞壬们的沉默 146
重构“通天塔”神话 150
失去寓意的寓言 159
《变形记》:这也叫小说? 167
请你猜谜:《城堡》解读 170
关于“门”的思考 172
卡夫卡与基尔凯郭尔 175
卡夫卡与尼采 179
卡夫卡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186
卡夫卡与弗洛伊德 191
卡夫卡的中国情结 195
卡夫卡与中国长城 201
卡夫卡与《聊斋志异》 206
卡夫卡与老庄哲学 210
卡夫卡与一首中国诗 215
残雪心中的卡夫卡 218
谁爱上了卡夫卡 221
学术研究的困惑和悲哀 226
第三编 吃的后现代与后现代的吃零度写作和读者参与 235
有“客”从远方来,不亦“悲”乎? 238
中国“味”的西方后现代主义诗歌 242
投射诗 245
自白诗 249
具体诗 254
语言诗 260
一部“神奇”的书 264
谈谈“表征危机” 267
女人说男人话 269
罗兰&巴特的“神话” 276
文字学与解构主义 279
“知识”何以“考古”? 282
“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285
反“俄狄浦斯” 288
“东方”不是东方 291
告别“崇高”之后 294
东方后现代终结 303
21世纪我们的选择 309
吃的后现代与后现代的吃 315
第四编 柏拉图式的教学法 323
“柏拉图式”的教学法 323
一堂“名作赏析”课 326
“超现实主义”的教与学 330
关于“实际批评”的批评 332
我的导师张铁夫先生 335
附录 西方现代派作家的异化观与马克思异化观之比较 343
后记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