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为中国会展业崛起探索创新之路 1
第一编 中国会展的发展历程 52
1.会展史研究 52
1-1 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与科技、文化传播 53
1-2 清末武汉劝业奖进会述略 72
1-3 民初中国实业界赴美的一次经济活动——中国与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 76
1-4 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86
第二编 中国会展的理论意识 96
2.会展理论研究 96
2-1 会展学科定位探究 97
2-2 会展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102
2-3 关于中国会展经济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范畴 105
2-4 会展理论:经济学内涵与特征探析 111
第三编 中国会展的实践探讨 118
3.会展策划研究 118
3-1 会展活动策划模式的发展趋势 119
3-2 会展主题策划探析 122
3-3 展示策划深层逻辑的梳理 125
3-4 展会中会议的策划精要 129
4.会展营销研究 132
4-1 会展——全方位的营销创新 133
4-2 服务视角下的会展企业营销 136
4-3 会展的营销战略地位及参展策略 142
4-4 会展营销的功能分析 147
5.会展管理研究 150
5-1 会展项目管理的创新研究 151
5-2 中国会展场馆经营管理模式初探 154
5-3 大型会展危机管理研究——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例 159
5-4 顾客满意度理论在会展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165
6.会展法规研究 171
6-1 会展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 172
6-2 会展法律问题刍议——会展活动中的民事权利和义务 176
6-3 会展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 180
6-4 浅议中国展览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187
7.会展设计研究 193
7-1 论展示设计的价值 194
7-2 从传播模式看展示设计 198
7-3 基于文化思考的现代展示设计 201
7-4 浅析会展设计视觉传播的形式意味 205
8.会展多媒体研究 209
8-1 新媒体技术在展示信息传播设计上的研究与应用 210
8-2 网络会展的传播与经济比较 215
8-3 虚拟会展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221
8-4 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旅游中的应用 225
9.品牌会展研究 230
9-1 中国会展品牌问题研究 231
9-2 品牌会展的塑造和经营 238
9-3 试论品牌会展塑造的三层面方法 244
9-4 品牌会展评估指标体系初探 249
10.会展案例研究 253
10-1 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运作模式的多角度透视 254
10-2 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亚洲区域整合的国际平台 259
10-3 会展模式与对外贸易健康发展问题透析——关于广交会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263
10-4 青岛国际啤酒节产业化道路探析 268
11.世博会研究 273
11-1 世博会与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对策 274
11-2 历届世博会主题化设计综述 280
11-3 充满梦想的生活世界——爱知世博会日本企业的参展活动 284
11-4 上海世博会经济风险分析——兼论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 291
11-5 基于对参观者准确预测的世博会风险防范 298
11-6 上海世博会拉动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战略态势 302
第四编 会展产业群分析 308
12.会展旅游研究 308
12-1 会展旅游运行的模式 309
12-2 会展旅游产品开发对策 312
12-3 会展旅游产业链的本质分析 319
12-4 会展旅游的本质研究 324
12-5 会展旅游发展模式之探讨 329
12-6 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思考 335
13.节事活动研究 340
13-1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上) 341
13-2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下) 353
13-3 中国城市节事活动的开发与管理 366
13-4 节庆活动对旅游地的影响及思考 375
14.主题公园研究 379
14-1 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反思及国际主题公园进入中国的透视 380
14-2 我国主题公园经营管理的深层次开发研究——以迪斯尼、嘉年华的成功管理经验为例 385
14-3 我国主题公园研究初探 388
14-4 美国主题公园的创意和它的产业形成 392
14-5 论主题公园的区域经济影响、建设与发展 400
第五编 会展经济讨论 408
15.会展经济研究 408
15-1 公共经济学视角下的会展经济现象分析 409
15-2 如何看待和规范我国会展经济 414
15-3 大力发展我国会展经济 418
第六编 会展人才培养 428
16.会展教育研究 428
16-1 分流与整合:培养我国会展人才的两种对策 429
16-2 我国会展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探析 432
16-3 中国高等会展教育发展态势分析 438
16-4 我国高校会展专业办学模式研究 442
16-5 我国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 448
后记 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