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课题 1
一、正确理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1
1.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1
2.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2
3.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3
二、深刻总结党执政55年来的主要经验 4
1.不断深化对党执政经验的认识 4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6
3.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8
三、全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10
1.牢固确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 10
2.准确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11
3.明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12
第二讲 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14
一、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14
1.民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15
2.市场机制是资源配量的基础手段 16
3.市场主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17
4.交易规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17
二、妥善处理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全局的六大关系 18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发展的关系 18
2.按劳分配为主和实行多种分配形式的关系 19
3.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21
4.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2
5.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23
6.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24
三、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 24
1.明确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职责定位 25
2.从全局出发协调各方面关系 25
3.支持政府依法履行职责 26
第三讲 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28
一、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 28
1.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8
2.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30
3.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2
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34
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内容 34
2.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35
3.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基层群众的民主权利 36
三、依法治国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方式 37
1.不断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37
2.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 39
3.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41
第四讲 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42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42
1.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42
2.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43
3.牢牢把握舆论导向,进一步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 45
二、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7
1.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47
2.进一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48
3.积极营造全民学习型社会 50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51
1.文化生产力的基本內涵 51
2.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53
3.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55
第五讲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57
一、把握和谐社会的规律,提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57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 57
2.当前社会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59
3.我国经济社会出现不和谐的原因 60
二、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2
1.我国社会结构的特点 62
2.传统社会管理体制已严重制约社会发展 62
3.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63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高几个能力 65
1.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提高党整合社会关系的能力 65
2.建立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提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 66
3.健全各种预警工作机制,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68
4.夯实执政基础,提高党联系群众的能力 69
第六讲 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71
一、准确把握当前的国际形势 71
1.多极化潮流不可阻挡 71
2.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 74
二、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 76
1.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76
2.积极构筑外交新格局 77
3.坚持原则,灵活处理国际事务 79
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81
1.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构建国家安全工作机制 81
2.加强国防建设,确保国防安全 83
第七讲 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86
一、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 86
1.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之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86
2.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连结点 87
二、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 89
1.切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 89
2.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 90
三、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91
1.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91
2.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 92
3.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93
四、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巩固党执政的制度基础 94
1.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94
2.大力发展党內民主 96
五、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97
1.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 97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99
第八讲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100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100
1.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 100
2.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 101
3.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步骤 103
4.是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 104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先进性的基本内涵 105
1.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 105
2.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坚持“三个代表”上 107
3.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模范行动来体现 108
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 111
1.中央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 111
2.中共河南省委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部署 112
第九讲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116
一、坚持以人为本 116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116
2.把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统一起来 118
二、坚持全面发展 119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9
2.大力促进社会发展 122
三、坚持协调发展 123
1.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123
2.统筹区域发展 124
3.统筹国內发展和对外开放 124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 125
1.我国未来发展面临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 125
2.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27
五、把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有机统一起来 128
1.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128
2.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 129
第十讲 全面正确理解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 131
一、当前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31
1.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132
2.经济运行中矛盾凸显 132
二、当前宏观调控的特点 134
1.判断准确 调控及时 134
2.方式灵活 注重实效 136
3.坚持改革 标本兼治 139
4.区别对待 有保有压 140
三、宏观调控取得阶段性效果 142
1.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良好发展势头 143
2.2005年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146
第十一讲 统筹城乡发展,努力解决现阶段的“三农”问题 149
一、现阶段“三农”面临的主要问题 149
1.农民增收困难 149
2.农业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 150
3.城市化程度低 151
4.贫富分化加剧 151
二、“三农”问题的成因分析 152
1.人地关系紧张是国情原因 152
2.城乡二元结构是体制性原因 153
3.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是主体性原因 156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选择 157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157
2.采取更加有力的综合措施 158
3.积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 160
4.健全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162
第十二讲 加快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164
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必然性 164
1.中国农村劳动力的现实状况 164
2.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给我们的启示 166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168
二、现阶段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169
1.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 169
2.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限 170
3.劳动力素质偏低 171
4.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 172
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 173
1.改革和破除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 173
2.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就业体系,寻求农村劳动力就业出路 175
3.培育农村经济组织,规范劳动力转移中介 176
第十三讲 重新认识和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178
一、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178
1.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78
2.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 180
3.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81
二、营造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良好环境 183
1.宽松的政策环境 183
2.有利的发展环境 184
3.优良的服务环境 185
4.有序的法制环境 186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87
1.正确处理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187
2.正确处理非公有制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188
3.正确处理发展与规范的关系 189
第十四讲 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 191
一、国民经济在宏观调控中平稳较快增长 191
1.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 191
2.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整体趋好 194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195
1.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稳固,增加农民收入的难度加大 195
2.固定资产投资在建规模偏大,投资扩张动力仍较强 196
3.运输紧张的问题不会明显缓解,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越来越突出 196
4.贷款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流动资金偏紧 197
5.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 197
6.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的压力加大 197
三、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 198
1.多种因素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98
2.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200
第十五讲 河南经济迈上新台阶 203
一、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的战略起点 203
1.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3
2.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205
3.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206
4.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207
5.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208
6.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209
7.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10
8.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 211
二、河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1.经济结构不合理 211
2.经济发展受资金能源运输等“瓶颈”制约明显 212
3.人口多,就业压力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小 213
4.对外开放水平仍然较低 213
5.物价上涨对居民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214
三、2005年河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214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及主要工作 214
2.实现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基本条件 217
3.充分发挥郑州在中原崛起中的排头兵作用 218
第十六讲 突出城市个性,塑造城市形象 220
一、当今世界城市发展模式 220
1.当今世界城市体系发展模式 220
2.中国当代城市化态势 221
二、合理进行城市定位,突出城市个性 223
1.多维分析城市,准确合理定位 223
2.世界中心城市与中国城市中心的定位 225
3.打造特色城市,构建诗意生存 229
三、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 230
1.重视城市战略研究,搞好城市规划 230
2.突出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231
3.完善城市功能,树立特色形象 232
第十七讲 突出地方特色,壮大县域经济 234
一、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234
1.增强河南经济实力的重要基础 234
2.落实“统筹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235
3.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236
二、壮大县域经济的途径选择 237
1.依托本地资源,发展特色经济 237
2.以民本经济为主体,加快工业化进程 239
3.以招商引资为重要举措,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240
4.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242
三、创造壮大县域经济的良好环境 244
1.优化民本经济的创业环境 244
2.强化县级政府的调控和服务职能 245
第十八讲 复杂敏感的台海局势 248
一、两岸关系形势严峻 248
1.“台独”分裂活动不断升级 248
2.陈水扁“双十讲话”很恶毒 252
3.“台独”分子患上“焦虑症” 255
二、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257
1.美国在台湾选举前后用劲 257
2.“不统不独,维持现状”最符合美国的利益 259
三、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图谋 261
1.“台独”危害台海和平 261
2.对两岸斗争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可悲观 263
第十九讲 强劲增长的世界经济 267
一、2004年世界经济总体形势概述 267
1.世界经济增速强劲 267
2.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剧烈波动 270
3.美元贬值,搅乱全球汇市 271
4.国际贸易增幅提高与贸易摩擦增多并存 273
二、2005年世界经济走势分析 274
1.世界经济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274
2.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 275
三、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277
1.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77
2.采取措施避免价格上涨冲击中国经济 278
3.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279
4.减少国际经济摩擦 279
第二十讲 多种形式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281
一、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趋势 281
1.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281
2.国民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 283
二、主要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284
1.欧洲联盟 284
2.北美自由贸易区 285
3.东南亚国家联盟 287
4.非洲联盟 287
5.南方国家共同体 289
三、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291
1.中国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291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93
3.中国积极推动亚欧合作 294
第二十一讲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 297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经济安全的内容和特点 297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经济安全的內容 297
2.国家经济安全的特点 300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安全的挑战 303
1.中国经济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可能增强 303
2.产业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304
3.金融市场存在隐患 305
4.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保护能力将被削弱 305
5.人才的竞争与流失形势严峻 306
6.能源安全会受到挑战 306
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维护中国的经济安全 306
1.把经济安全战略纳入国家大安全战略之中 306
2.构建国家经济安全防御体系 307
3.加强金融监管 307
4.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化新规则 308
5.努力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 309
第二十二讲 欧盟一体化进程与中欧关系 311
一、欧盟一体化在大步迈进 311
1.欧盟的历史演变 311
2.《欧盟宪法条约》描绘欧洲政治蓝图 315
二、欧盟一体化面临诸多挑战 317
1.欧盟与美国的角逐 317
2.欧元区与非欧元区的分歧 318
3.老欧洲国家和新欧洲国家的矛盾 319
三、全面发展的中欧关系 322
1.中欧关系既在船上又在桥上 322
2.欧盟东扩为中国带来商机 327
后记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