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1.1闲暇经济溯源 1
1.1.1为什么研究闲暇经济 1
1.1.2闲暇经济的理论渊源 2
1.1.3闲暇经济研究的重要性 3
1.1.4本书的创新点和难点 4
1.2概念界定 5
1.2.1闲暇时间 5
1.2.2闲暇的替代效应 6
1.2.3闲暇的互补效应 6
1.2.4工作—闲暇平衡 8
1.2.5三方博弈 8
1.3本书研究体系概述 9
1.3.1研究方法 9
1.3.2研究问题 10
1.3.3研究框架 11
第一部分 基于闲暇选择的企业博弈机制 17
第二章 文献评论 17
2.1闲暇的构成及对个体效用(幸福感)的影响 18
2.1.1闲暇的结构与构成 18
2.1.2闲暇对幸福感的影响效应 21
2.2闲暇互补效应的来源与证据 25
2.2.1关于“闲而优效应” 25
2.2.2关于“闲中学效应” 28
2.2.3关于“闲暇的等势效应” 28
2.3闲暇效应对劳动力市场的修正 29
2.3.1闲暇选择引致“后弯的劳动供给曲线” 29
2.3.2闲暇互补效应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31
2.3.3家庭博弈中的闲暇 32
2.3.4闲暇选择与效率工资 33
2.3.5闲暇对劳动力政策的影响 33
第三章 闲暇效应:从独立最优化到两方博弈 35
3.1带闲暇的独立最优化模型 36
3.1.1静态版本 36
3.1.2动态版本 42
3.2带闲暇的两方博弈 54
3.2.1传统理论:伯川德悖论及其破解 54
3.2.2扩展之一:“闲暇—产能约束”模型 57
3.2.3扩展之二:“闲暇—库诺特”模型 64
3.2.4运用:闲暇对并购效率的影响 66
第四章 闲暇效应:扩展到“企业—员工—企业”三方博弈 72
4.1引言:重新思考企业的博弈基础 72
4.1.1先行研究:“企业—企业”博弈与“企业—员工”博弈 72
4.1.2一种改进:“企业—员工—企业”博弈 73
4.2三方四人博弈的静态版本 76
4.2.1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局部博弈 76
4.2.2三方博弈及其均衡分析 83
4.3三方四人博弈的动态版本 90
4.3.1博弈结构 90
4.3.2博弈求解:最优控制和微分对策 94
4.3.3博弈分析:闲暇效应与企业增长的内、外动力 102
第五章 制度安排与政策建议 106
5.1引言:闲暇的经济作用 106
5.1.1闲暇如何影响效用(幸福感) 106
5.1.2闲暇如何影响企业效率 108
5.1.3如何发挥闲暇效应 110
5.2制度安排:“工作—闲暇平衡” 112
5.2.1人口统计学角度上的“工作—闲暇平衡” 112
5.2.2“工作—闲暇平衡”对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应 115
5.2.3“工作—闲暇平衡”制度安排的运用效果和实施要点 116
5.2.4“工作—闲暇平衡”制度安排的发展态势 118
5.3政策建议:弹性工作制 119
5.3.1实践中弹性工作制的优点与问题 121
5.3.2弹性工作制提升个体效率和企业效率的作用机理 122
5.3.3对弹性工作制的效果评价 124
5.3.4弹性工作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126
5.4扩展:闲暇效应对工作空间和工作努力程度的影响 127
第二部分 宏观影响:经济运行中的闲暇 137
第六章 文献评论 137
6.1闲暇与收入、消费的交互作用 137
6.2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中的闲暇效应 142
第七章 闲暇效应与居民消费 150
7.1基于闲暇的静态与动态消费函数模型 150
7.1.1闲暇时间对居民消费的静态影响 150
7.1.2闲暇时间对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 156
7.2实证检验:中国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158
第八章 波动、增长与闲暇 163
8.1闲暇对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的修正 163
8.1.1闲暇、闲暇效应对于长期产出波动的影响 164
8.1.2闲暇、闲暇效应对短期产出波动的影响 169
8.1.3闲暇时间与需求冲击 174
8.1.4闲暇、闲暇互补效应与周期性经济波动的关系 177
8.2闲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悲惨式增长”到“快乐式增长” 179
8.2.1中国的“悲惨式增长” 180
8.2.2民生福利与宏观增长的结合 181
8.2.3效率经济的模式:快乐式增长 183
8.3基于闲暇效应的经济增长模式 185
8.3.1外生闲暇的内生增长模式 185
8.3.2内生闲暇的内生增长模式 197
8.4经济增长展望:有闲与有钱可否兼得 204
8.5闲暇安排与增长中的不平等 206
8.5.1“闲暇—Azaridas”模型:幸福观对不平等的改进 206
8.5.2跨国比较:效率与公平的兼顾 211
第九章 总结 217
9.1归纳与总结 217
9.1.1主要结论 217
9.1.2一个研究范式 220
9.2局限与展望 221
9.2.1局限性 221
9.2.2未来展望 222
后记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