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医养生抗衰渊源 1
第一节 中医养生抗衰含义 1
一、中医对衰老的认识 1
二、中医养生抗衰观点 3
第二节 中医养生抗衰学说的渊源 6
一、道家养生秘要及其对中医抗衰学说的影响 6
二、儒家养生秘要及其对中医抗衰学说的影响 11
三、释家养生秘要及其对中医抗衰学说的影响 15
四、《黄帝内经》养生秘要及其对中医抗衰学说的影响 20
五、《吕氏春秋》养生秘要及其对中医抗衰学说的影响 28
第二章 中医养生抗衰基本理论 32
第一节 阴阳学说与养生抗衰 32
一、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32
二、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 33
三、调整阴阳 以平为期 34
第二节 脏腑学说与养生抗衰 34
一、脏腑健旺 生机乃荣 35
二、五志所发 分属五脏 36
三、五脏之病脾肾为要 36
四、脏腑病变 通补相宜 38
第三节 经络学说与养生抗衰 39
一、经络以通 其形乃彰 39
二、经络失常 机体失衡 40
三、疏通经络 可以益寿 41
第四节 精气神学说与养生抗衰 41
一、人身“三宝”生之根本 42
二、精盈则寿 精竭则夭 42
三、治精之道 贵在养填 43
第五节 气血学说与养生抗衰 43
一、人之所有 血与气耳 44
二、血气以并 病形乃成 45
三、疏其血气 调致和平 45
第三章 历代名医论养生抗衰 47
第一节 汉晋六朝时期中医名家养生抗衰秘诀 47
一、华佗的动形养生术 47
二、葛洪的虚清不伤为本养生术 48
三、陶弘景的调神养形养生术 50
第二节 唐宋时期中医名家养生抗衰秘诀 51
一、孙思邈的养性养老养生术 51
二、陈直的怡情养性养生术 54
第三节 金元时期中医名家养生抗衰秘诀 56
一、刘完素的养、治、保、延养生术 56
二、张从正的余则损之、不足补之养生术 58
三、李东垣的充实元气,养护脾胃养生术 60
四、朱丹溪的养阴抑阳养生术 61
第四节 明清时期中医名家养生抗衰秘诀 63
一、李时珍的耐老增年养生术 63
二、龚廷贤的养元气,健肾脾养生术 65
三、张介宾的阴阳互根养生术 67
四、叶天士的调补脾肾,摄养为先养生术 69
五、曹庭栋的顺应自然养生术 71
第四章 中医养生抗衰新论 73
第一节 气血是保证人体健康长寿的基本物质 73
一、气血与人体精、气、神的关系 73
二、气血与脏腑功能活动的关系 74
第二节 气血流畅与气血平衡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基本条件 74
一、气血流畅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基本条件之一 75
二、气血正平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基本条件之二 76
第三节 人体衰老的主要机制是气血失衡 77
一、气血失衡是衰老的本质 77
二、衰老的瘀血表现 78
三、衰老的病理变化与瘀血的关系 86
附:衡法冲剂与衡法饮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87
一、衡法冲剂 87
二、衡法饮 90
第五章 中医养生抗衰方法举要 94
第一节 精神调摄法 94
一、精神与长寿 94
二、精神调养的方法 95
三、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97
第二节 房中保健法 99
一、房事不必绝 99
二、房事必须节 100
三、清心为寡欲之秘 101
四、房事禁忌之大要 102
第三节 饮食养生法 102
一、食养的理论基础 102
二、食养与长寿 104
三、饮食调养的要诀 105
四、饮食宜忌 106
五、常见养生保健食物举要 109
六、烟、酒、茶与长寿 110
第四节 运动健身法 115
一、运动养生之秘 115
二、运动健身方法举要 116
第六章 中医养生抗衰方药汇要 119
第一节 中医传统养生抗衰方药概说 119
第二节 养生抗衰古方选萃 120
一、养荣益气类 120
1.薯蓣丸(《金匮要略》) 120
2.西岳真人灵飞散(《千金要方》) 121
3.神仙不老丸(《永乐大典》) 121
4.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122
5.大黄芪丸(《千金翼方》) 122
6.延寿丹(《丹溪心法》) 123
7.无比山药丸(《局方》) 123
8.河车大造丸(吴球方,录自《本草纲目》) 123
9.复老还童丸(《德生堂方》) 124
10.十精丸(《元和纪用经》) 124
11.玉霜丸(《局方》) 125
12.炼真丸(《张氏医通》) 125
13.资生丸(《医学广笔记》) 125
14.延龄固本丹(《万病回春》) 126
15.萃仙丸(康熙时户部尚书王骘进) 126
16.坎丹(清·叶天士方) 127
17.延年益寿不老丹(《沈氏尊生书》) 127
二、补精血类 127
1.四乌鲗骨一?茹丸(《内经》) 127
2.彭祖麋角丸(《千金翼方》) 128
3.天真丸(《御药院方》) 128
4.赞化血余丹(《景岳全书》) 128
5.右归丸(《景岳全书》) 129
6.左归丸(《景岳全书》) 129
7.金鹿丸(《景岳全书》) 130
8.七宝美髯丹(邵应节方) 130
9.斑龙丸(成都道士方) 131
10.龟鹿二仙膏(《仙传四十九方》) 131
11.还少丹(《杨氏家藏方》) 132
12.扶桑丸(胡僧方) 132
13.蟠桃祝寿丸(《仁寿录》) 132
14.延寿丹(董其昌方) 133
15.延龄广嗣丸(《饲鹤亭集方》) 133
16.滋营养液膏(薛一瓢方) 133
三、益聪明类 134
1.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134
2.孔子大圣枕中方(《千金要方》) 134
3.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134
4.镇心省睡益智方(《千金翼方》) 135
5.彭祖延年柏子仁丸(《千金翼方》) 135
6.真珠母丸(《本事方》) 135
7.远志丸(《济生方》) 135
8.应真丸(《圣济总录》) 136
9.益寿地仙丸(《御药院方》) 136
10.平补镇心丹(《局方》) 136
11.益气聪明汤(《东垣十书》) 137
12.补肾磁石丸(《张氏医通》) 137
13.石斛夜光丸(《苏沈良方》) 137
14.明目地黄丸(《仙传四十九方》) 138
15.耳聋左慈丸(《小儿药证直诀》) 138
16.加减驻景丸(《张氏医通》) 138
四、强骨髓类 138
1.天雄丸(《太平圣惠方》) 138
2.虎潜丸(《丹溪心法》) 139
3.胡桃故纸饴(唐·郑相国方) 139
4.石刻安肾丸(《苏沈良方》) 139
5.金刚丸(《张氏医通》) 140
6.虎骨四觔丸(《局方》) 140
7.二至丸(《济世奇方》) 140
8.思仙续断丸(《本事方》) 141
9.九子丸(《御药院方》) 141
10.金锁丹(《御药院方》) 141
11.天麻丸(《直指方》) 142
12.换骨丹(《张氏医通》) 142
13.补血荣筋丸(《张氏医通》) 142
14.骨补丸(《圣济总录》) 143
15.滋补大力丸(《古今医方集成》) 143
第三节 养生抗衰中药选萃 143
一、人参 143
二、党参 144
三、西洋参 144
四、黄芪 144
五、黄精 145
六、白术(苍术) 145
七、灵芝 145
八、茯苓 145
九、柏子 146
十、甘草 146
十一、薯蓣(山药) 146
十二、地黄 146
十三、何首乌 147
十四、肉苁蓉 147
十五、巴戟天 147
十六、天门冬 147
十七、麦门冬 147
十八、续断 148
十九、牛膝 148
二十、泽泻 148
二十一、五味子 148
二十二、薏苡仁 148
二十三、菟丝子 149
二十四、玉竹 149
二十五、沙参 149
二十六、远志 149
二十七、菖蒲 150
二十八、益智仁 150
二十九、天麻 150
三十、菊花 150
三十一、杜仲 151
三十二、槐实 151
三十三、女贞实 151
三十四、枸杞 151
三十五、淫羊藿 152
三十六、紫石英 152
三十七、阿胶 152
三十八、鹿茸 152
三十九、龟甲 152
四十、龙骨 153
四十一、牡蛎 153
四十二、当归 153
四十三、芍药 153
四十四、芎(川芎) 154
四十五、丹参 154
四十六、红花 154
四十七、桃仁 154
四十八、蒲黄 154
四十九、乌贼骨 155
五十、茜草 155
五十一、三七 155
五十二、珍珠 155
五十三、磁石 156
五十四、狗脊 156
五十五、山茱萸 156
五十六、大黄 156
五十七、蜀椒 157
五十八、桂枝 157
五十九、肉桂 157
六十、大枣 157
六十一、龙眼肉 158
六十二、莲子 158
六十三、芡实 158
六十四、百合 158
六十五、木耳 158
六十六、冬虫夏草 158
六十七、胡麻 159
六十八、燕窝 159
六十九、雀 159
七十、羊肉 160
七十一、蛤蚧 160
七十二、鳖肉 160
七十三、淡菜 160
七十四、哈士蟆 161
七十五、紫河车 161
第七章 中医防治老年常见病证秘要 163
第一节 老年常见病证治疗秘要 163
一、感冒 163
二、痰饮 164
三、泄泻 166
四、便秘 167
五、淋证 169
六、阳痿 170
七、耳鸣、耳聋 172
八、眩晕 173
九、头痛 175
十、不寐 176
十一、心悸、怔忡 178
十二、虚劳 179
十三、血证 181
十四、痹证 182
十五、痿证 184
第二节 老年常见疾病治疗秘要 185
一、大叶性肺炎 185
二、高血压 187
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88
四、脑卒中 190
五、糖尿病 192
六、慢性胃炎 193
七、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195
八、硬皮病 196
九、带状疱疹 197
十、老年性瘙痒症 198
十一、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199
十二、慢性肾炎 201
附:尿毒症 202
十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04
十四、前列腺增生症 206
十五、精神病 208
附:老年期痴呆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