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自言自语 9
“85”自述 9
我的人生格言 12
怀念江郎山——故乡·童年·学生时代 13
耄耋老人话往事——贺上海师大建校50周年 20
“现代文学”这门课程的前前后后 23
终生难忘的纪念 26
不能忘记的往事——“文革”十年回忆 29
几件应该忘记的事 36
学林中的行踪 41
我的治学感悟 48
我也来晒一晒工资 63
离休15年 69
我的书斋梦 74
磊舍铭 77
蔚园——我家的小花园 78
蔚园记 81
我的病历卡 83
前序·后记 93
《鲁迅研究概述》后记 93
《茅盾的文学道路》补记 95
《茅盾的文学道路》再版后记 97
《〈呐喊〉〈彷徨〉艺术特色探索》补记 98
《鲁迅思想与杂文艺术》后记 101
《〈阿Q正传〉研究纵横谈》后记 102
《简明中国现代文学史》后记 104
《茅盾评传》后记 106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后记 110
韩文译本《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序附录:韩国·韩武熙教授来信二封 116
《人道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前言 123
《蔚园集》后记 127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代序)——我的离休生活 134
《休闲集》后记 137
《回眸50年》前言 147
存粹·辑佚 153
“文学价值论”应该有哪些内涵?——与冯宪光同志商榷 153
试论鲁迅的中外文化观 158
茅盾几部重要作品的评价问题 176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简介 192
《人道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简介 200
茅盾的第一篇文学论文 208
关于“茅盾《腐蚀》的最后一页”的说明 212
鲁研界真的“可悲可羞”吗? 214
爱不溢美,恶不贬损——读万平近著《林语堂评传》 217
南国迷人的风景——《广东鲁迅研究》50期述评 224
周作人散文的评价问题 230
老叶,你走得太早了 241
说长道短 249
邵伯周教授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249
徐明:咬定青山不放松——访江山籍文学评论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邵伯周 251
学林:邵伯周先生的治学之道 255
王树荣:鲁迅小说的艺术形式 258
李何林:研究鲁迅的一本好书——推荐邵伯周著《〈呐喊〉〈彷徨〉艺术特色探索》 260
白灵:茅盾研究的新突破 263
何英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所专家邵伯周教授 265
如玉:长足进展丰硕收稔——近几年有关茅盾研究著作一览 269
王自立:《〈阿Q正传〉研究纵横谈》读后 274
唐小林:一本研究《阿Q正传》研究史的好书——读邵伯周的《〈阿Q正传〉研究纵横谈》 280
毛湟:读邵伯周主编《简明中国现代文学史》 284
冯光廉:读邵伯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 289
陈鸣树、潘颂德:文学思潮研究的新收获——评邵伯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 298
任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序 300
贾植芳:《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序 302
贾植芳:《人道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序 304
任钧:《人道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序 307
朱亚夫:邵伯周的“磊舍” 309
赵丽霞、冯英:邵伯周先生藏书捐赠记 310
吴菁友/文,李树英/摄影:捐赠文学期刊 313
附录 314
一、邵伯周论著目录 314
二、邵伯周论著评介资料目录 320
后记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