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分子结构测定概述 1
参考文献 7
2 生物大分子的结晶 8
2.1 结晶的理论基础 8
2.2 影响结晶的因素 10
2.3 结晶方法 17
2.4 结晶的实用心得 20
2.5 结晶过程的自动化 27
参考文献 28
3 晶体的表征 29
3.1 晶系 29
3.2 对称性与空间群 33
3.3 对称性的矩阵表示 38
3.4 晶胞的不对称单位 39
3.5 倒易晶胞 41
参考文献 43
4 X射线衍身原理 44
4.1 X射线的产生 44
4.2 一个电子的散射 46
4.3 一个原子对X射线的散射 48
4.4 一个分子对X射线的散射 50
4.5 衍射的中心对称性 53
4.6 布拉格衍射定律 54
4.7 爱瓦尔德衍射球 55
4.8 衍射空间的对称性 58
5 帕特森函数 63
5.1 相角问题简介 63
5.2 帕特森函数 64
5.2.1 帕特森函数的理论基础 64
5.2.2 帕特森图的解析 68
参考文献 74
6 同晶置换 75
6.1 同晶置换理论 75
6.2 相角计算 77
6.3 重原子的最小二乘法精修 79
6.4 重原子最大概率精修 81
参考文献 83
7 多波长反常衍射 84
7.1 多波长反常衍射的原理 84
7.2 反常散射的差异 88
7.3 吸收限 89
7.4 MAD的实验设计 91
7.5 MAD中相位的计算 93
参考文献 96
8 相位优化 97
8.1 溶剂平滑法 97
8.2 直方图匹配 100
8.3 局部或非晶体学对称性平均 102
8.4 相位组合 103
参考文献 104
9 重原子衍生物的制备 105
9.1 同晶现象 105
9.2 溶液中影响重金属结合的原因 108
9.2.1 pH值的影响 108
9.2.2 缓冲液 109
9.2.3 沉淀剂 110
9.2.4 重金属浓度、浸泡时间和温度 111
9.3 重金属概论 112
9.3.1 汞 113
9.3.2 铂、金、钯 115
9.3.3 铱和锇 117
9.3.4 铀酸盐和阳离子试剂 118
9.3.5 氙 120
9.4 MAD实验用的重原子 120
9.5 硒代甲硫氨酰蛋白质突变体的制备 121
9.6 硒代甲硫氨酸内切酶Nae I表达的实验设计(Ke's Lab, UNC, August 1998) 123
9.6.1 大肠肝菌细胞的增殖 123
9.6.2 改良的M9培养基的制备 124
参考文献 125
10 分子转换法 126
10.1 引言 126
10.2 坐标转换 128
10.3 欧拉角和极化角 130
10.4 分子置换法原理 132
10.5 旋转函数 133
10.6 平移函数 136
10.7 分子对称性和自旋转函数 140
参考文献 142
11 蛋白质的结构 144
11.1 多肽的构象 144
11.2 二级结构 149
参考文献 152
12 电子密度图的解析与模型构建 153
12.1 电子密度图 153
12.2 分辨率与图的质量 154
13 结构精修 161
13.1 判断结构的正确性 161
13.2 最小二乘法 163
13.3 立体化学限制的最小二乘法精修 168
13.4 分子动力学精修法 169
13.4.1 鲍威尔能量最小化 169
13.4.2 分子动力学 173
参考文献 175
常见单词翻译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