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姜在民,贺学礼著
  • 出 版 社: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10923941
  • 页数:474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以植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为主线,系统、详细地介绍了植物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基本形态结构、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及其特征、被子植物的系统分类、植物界各大类群的起源与系统演化以及植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并适当反映植物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

绪论 1

一、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 1

二、植物的多样性 2

三、我国的植物资源 2

四、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3

五、植物学发展简史 5

六、植物学的主要分支学科 6

七、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7

小结 7

复习思考题 8

第一章 植物细胞 9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特征 10

一、细胞的基本概念 10

二、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 11

三、原生质的性质 16

四、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 17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9

一、细胞壁 19

二、原生质体 26

第三节 植物细胞后含物 41

一、贮藏的营养物质 42

二、晶体 43

三、次生代谢物质 44

第四节 植物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和死亡 45

一、细胞分裂 45

二、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52

三、细胞死亡 53

本章小结 54

复习思考题 56

第二章 植物组织 57

第一节 植物组织及其形成 57

一、组织的概念 57

二、组织的形成 57

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 57

一、分生组织 58

二、成熟组织 60

第三节 维管组织和组织系统 77

一、复合组织 77

二、维管组织 78

三、维管束 78

四、植物组织的演化 79

五、组织系统 79

本章小结 80

复习思考题 80

第三章 种子和幼苗 81

第一节 种子的基本结构 81

一、种子的形态和结构 81

二、种子的基本类型 83

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87

一、种子的寿命和休眠 87

二、种子萌发的条件 88

三、幼苗的形成和类型 91

四、人工种子 94

本章小结 95

复习思考题 96

第四章 根 97

第一节 根的形态与生理功能 97

一、根的发生和形态类型 97

二、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和分布 98

三、根的生理功能 98

第二节 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 99

一、根尖的结构及其生长 99

二、根的初生结构 102

三、侧根的形成 108

第三节 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109

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及活动 109

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活动 111

三、根的次生结构 112

第四节 根瘤与菌根 114

一、根瘤 114

二、菌根 116

本章小结 117

复习思考题 118

第五章 茎 119

第一节 茎的形态与生理功能 119

一、茎的形态 119

二、茎的生理功能 122

三、芽的结构及类型 122

第二节 茎端分生组织与器官形成 125

一、茎端分生组织 125

二、叶原基和腋芽原基 127

第三节 茎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128

一、茎尖分区与茎的初生生长 128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129

三、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132

第四节 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137

一、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 137

二、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 139

三、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140

四、裸子植物茎的结构特征 145

本章小结 147

复习思考题 148

第六章 叶 149

第一节 叶的形态与生理功能 149

一、叶的组成 149

二、叶的生理功能 151

第二节 叶的发生及生长 152

一、叶的发生 152

二、叶的生长 152

第三节 叶的结构 153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153

二、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 159

三、裸子植物叶的结构 162

第四节 叶的衰老和脱落 164

本章小结 166

复习思考题 166

第七章 营养器官的联系及其变态 167

第一节 营养器官间的联系 167

一、营养器官间维管组织的联系 167

二、营养器官生长的相关性 169

第二节 营养器官的变态 170

一、根的变态 171

二、茎的变态 174

三、叶的变态 177

四、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 178

第三节 植物的异常结构 179

一、异常的初生结构 179

二、异常的次生结构 180

三、叶的异常结构 183

本章小结 187

复习思考题 188

第八章 花 189

第一节 花的形成与发育 190

一、花的概念 190

二、花的组成 190

三、花的形成与发育 194

四、花器官发育的分子生物学(ABC模型) 198

第二节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 199

一、雄蕊的发育 199

二、花药的发育与结构 199

三、花粉粒的发育 202

四、成熟花粉粒的形态及结构 205

五、花粉粒的内含物和生活力 208

六、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 209

第三节 雌蕊的发育与结构 209

一、雌蕊的发育及其组成 209

二、胚珠的发育与结构 210

三、胚囊的发育与结构 212

第四节 开花、传粉和受精 217

一、开花 217

二、传粉 218

三、受精作用 221

四、环境条件对传粉和受精的影响 225

五、自交不亲和性 225

六、传粉生物学 226

本章小结 227

复习思考题 228

第九章 果实 229

第一节 种子 229

一、种子的形成和发育 229

二、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235

三、胚状体 236

第二节 果实 237

一、果实的发育和结构 237

二、单性结实和无籽果实 238

三、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239

第三节 植物个体发育与被子植物生活史 241

本章小结 243

复习思考题 244

第十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系统演化 245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245

一、植物分类的意义 245

二、植物分类方法 246

三、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 247

四、植物的命名 248

五、植物分类检索表 249

六、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252

第二节 低等植物 253

一、低等植物的特征 253

二、低等植物的分类 254

三、低等植物的发生和演化 275

第三节 高等植物 277

一、高等植物的特征 277

二、高等植物的分类 277

三、高等植物的发生与演化 305

本章小结 309

复习思考题 310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分类 311

第一节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 311

一、茎 311

二、叶 313

三、花 321

四、果实类型 332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 336

第三节 被子植物分科 337

Ⅰ.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337

一、木兰科 Magnoliaceae 337

二、毛茛科 Ranunculaceae 339

三、罂粟科 Papaveraceae 340

四、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341

五、蓼科 Polygonaceae 343

六、藜科 Chenopodiaceae 344

七、苋科 Amaranthaceae 346

八、牻牛儿苗科 Geraniaceae 348

九、十字花科 Brassicaceae(Cruciferae) 349

十、葫芦科 Cucurbitaceae 351

十一、锦葵科 Malvaceae 353

十二、大戟科 Euphorbiaceae 355

十三、景天科 Crassulaceae 357

十四、蔷薇科 Rosaceae 358

十五、豆科 Fabaceae(Leguminosae) 362

十六、杨柳科 Salicaceae 366

十七、壳斗科(山毛榉科) Fagaceae 367

十八、桑科 Moraceae 369

十九、鼠李科 Rhamnaceae 370

二十、葡萄科 Vitaceae 371

二十一、柽柳科 Tamarlcaceae 373

二十二、芸香科 Rutaceae 374

二十三、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 376

二十四、蒺藜科 Zygophyllaceae 377

二十五、木犀科 Oleaceae 379

二十六、柿科 Ebenaceae 381

二十七、胡桃科 Juglandaceae 382

二十八、伞形科 Apiaceae(Umbelliferae) 383

二十九、杜鹃花科 Ericaceae 385

三十、龙胆科 Gentianaceae 387

三十一、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388

三十二、茄科 Solanaceae 389

三十三、茜草科 Rubiaceae 392

三十四、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393

三十五、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395

三十六、唇形科 Labiatae,Lamiaceae 396

三十七、紫草科 Boraginaceae 399

三十八、菊科 Asteraceae(Compositae) 401

Ⅱ.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405

一、泽泻科 Alismataceae 405

二、棕榈科 Areacaceae,Palmae 407

三、天南星科 Araceae 408

四、鸭跖草科 Commelinaceae 410

五、灯心草科 Juncaceae 411

六、莎草科 Cyperaceae 412

七、禾本科 Gramineae,Poaceae 413

八、百合科 Liliaceae 418

九、鸢尾科 Iridaceae 420

十、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421

十一、薯蓣科 Dioscoreaceae 422

十二、兰科 Orchidaceae 423

第四节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425

一、被子植物的起源 426

二、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其分类系统 428

本章小结 434

复习思考题 438

第十二章 植物生态 439

第一节 植物的环境 439

第二节 生态因子作用的分析 439

一、生态因子的概念和分类 439

二、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440

第三节 几种主要生态因子与植物的关系 440

一、光的生态作用及植物的适应 440

二、温度的生态作用及植物的适应 442

三、植物对水因子的生态适应 444

四、植物对土壤因子的生态适应 446

五、植物对风的生态适应 449

第四节 植物的生态适应 450

一、植物适应的不同途径 450

二、植物的生活型 451

三、植物的生态型 452

第五节 植物种群与环境 453

一、种群的基本特征 453

二、种间关系 457

第六节 植物群落与环境 458

一、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458

二、群落的种类组成特征 459

三、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461

四、植物群落的演替 463

第七节 植被类型及分布 465

一、热带植被类型 465

二、亚热带植被类型 466

三、温带植被类型 467

四、寒带植被类型 469

五、隐域植被类型 469

本章小结 470

复习思考题 471

参考文献 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