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源流 1
第一节 族源及迁徙路径 1
一、阿龙的族源及迁徙路径 2
二、阿怒的族源及迁徙路径 5
三、怒苏的族源及迁徙路径 7
四、若柔人的族源 13
第二节 人口及生存环境 17
一、人口及其分布 17
二、气候 18
三、动植物资源与矿产资源 20
四、交通 21
五、并存民族与行政隶属 33
第二章 社会形态及其演变 36
第一节 氏族、胞族、家族、家庭及村社组织 36
第二节 强化组织手段及能量的汇聚 43
一、强化组织手段 43
二、能量的汇聚与使用 49
第三章 各种经济类型的发展与演变 54
第一节 生产工具 54
第二节 采集与狩猎 56
一、采集 56
二、狩猎 58
第三节 斯威顿经济 65
一、从采集—狩猎向斯威顿经济的转化过程 65
二、生产方式 68
三、生产技术 71
第四节 农业兼斯威顿的经济类型 74
第五节 手工业、商业及其他经济类型 82
一、手工业 83
二、商品交换 91
三、林业及种植业 101
第四章 语言文字 107
第一节 语言 108
一、阿龙语 108
二、怒苏语 109
三、若柔语 109
第二节 流传于怒族地区的“怒文” 111
第五章 宗教信仰 114
第一节 原始宗教 114
一、万物有灵 114
二、鬼·灵·图腾 116
三、巫师与巫术 119
四、原始宗教对怒族的影响 125
第二节 外来宗教及其对怒族的影响 126
一、喇嘛教 126
二、天主教 133
三、基督教 139
第六章 风俗习惯 159
第一节 物质消费习俗 159
一、饮食文化 159
二、居住习俗 168
三、服饰文化 178
第二节 人际交往习俗 183
一、礼仪 183
二、亲属称谓 185
三、命名法则 187
四、丧葬习俗 190
第三节 繁衍习俗 202
一、阿龙的婚俗 207
二、怒苏及阿怒的婚俗 212
三、生育习俗 219
四、财产继承 223
第四节 节日集会 225
第七章 文学艺术 229
第一节 民间文学 230
一、民间故事 230
二、民间诗歌和谚语 238
第二节 作家文学 252
第三节 艺术 256
一、音乐 256
二、乐器 257
三、舞蹈 259
第四节 传统工艺 261
第八章 知识技能与文化传承 265
第一节 原始教育 265
一、教育的产生及场所 266
二、原始教育的种类、内容及方法 268
三、口承文化在怒族原始教育中的作用 280
第二节 学校教育的产生(1910~1949年) 284
一、概说 284
二、制约怒族学校教育发展的因素 285
三、教育特点 290
第三节 解放后的怒族教育 294
一、概说 294
二、教育方针、政策 297
三、招生工作 299
四、教育经费及设备 300
五、教材、教师与教学问题 301
第九章 科学技术与传统体育 303
第一节 自然历法 303
第二节 医药卫生 305
第三节 传统体育 313
第十章 文物古迹 318
第一节 文物 318
一、石器 318
二、火葬场与墓 319
三、石刻与岩画 320
第二节 古迹名胜 324
第三节 主要历史文献 326
主要参考文献 329
后记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