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歌概论 2
第一节 民歌的起源和发展 2
第二节 民歌的分类 8
第三节 民歌的特点 20
第四节 中国民歌的分布 22
第二章 江苏民歌 28
第一节 江苏民歌的特点 28
第二节 江苏民歌的分类 34
第三节 江苏民歌经典赏析 36
第三章 高邮民歌 43
第一节 高邮民歌的发展历史 43
第二节 高邮民歌的艺术特点 49
第三节 高邮民歌的独特文化价值 52
第四节 我与高邮民歌 57
第四章 高邮民歌选 81
栽秧号子(一)(串十字) 81
栽秧号子(二)(月凉西) 83
栽秧号子(三)(二八佳人) 84
栽秧号子(四)(小小刘姐姐) 84
栽秧号子(五) 85
栽秧号子(六) 86
栽秧号子(七) 87
栽秧号子(八) 88
栽秧号子(九)(五句半) 89
栽秧号子(十)(湖西栽秧歌) 90
栽秧号子(十一)(打鼓唱唱) 91
栽秧号子(十二) 93
栽秧号子(十三)(打工调) 93
栽秧号子(十四)(满天清) 94
栽秧号子(十五) 95
栽秧号子(十六)(打鼓唱) 96
坐马号子 97
做忙号子 97
锄头号子 98
黄黄子(一) 99
黄黄子(二) 99
黄黄子(三) 100
锣鼓车(一)(车水号子) 102
锣鼓车(二) 103
锣鼓车(三) 103
跌断桥(一) 104
跌断桥(二) 104
倒板调 105
拉犁号子(一) 105
拉犁号子(二) 106
用牛号子 106
日计号子 106
薅草号子(一)(划龙船) 107
薅草号子(二)(划龙船) 107
挑草号子(一) 107
挑草号子(二)(独唱) 108
硪号子(一) 108
硪号子(二) 108
硪号子(三) 109
放鸭调 109
鸭蛋号子 109
放鸭号子 110
数鸭蛋(一) 112
数鸭蛋(二) 113
数鸭蛋(三) 114
高邮西北乡(一) 115
高邮西北乡(二) 116
高邮西北乡(三) 117
高邮西北乡(四) 117
高邮西北乡(五) 118
高邮西北乡(六) 118
四季相思(一) 120
四季相思(二) 121
四季相思(三) 122
四季相思(四) 122
站桥头 123
庆洋扇 123
十送郎 124
九连环 124
陪堂鼓 125
海棠鼓 126
拔根芦柴花 126
送夫参军 127
手扶栏杆 128
打驴号子 130
癞马鹰号子 130
花鼓调(一) 131
花鼓调(二) 132
花鼓调(三) 132
花鼓调(四) 133
龙船号子 133
杨柳梢 134
闹莲花 134
慰劳鞋 135
小尼僧 136
小小舟船下江东 136
送麒麟(一) 137
送麒麟(二) 137
送麒麟(三) 138
送麒麟(四) 138
数螃蟹 138
石榴花调 139
民兵号子 140
自由小调 140
邵伯调 141
榔头调 142
自由权调 142
小尼姑下山 143
下河调 143
锄头号子(一领众和) 144
我的家乡在高邮 146
我心中的高邮 147
我的故乡 148
哥哥放鸭姐放鹅 150
洗衣歌 150
预备役炮兵之歌 151
七里乡有个戚乡长(讽刺民歌) 153
邮驿史上见曙光 154
盂城驿即事 155
快速崛起铸辉煌 156
万年欢 158
蛮羊子 158
喜年年 159
三蛮羊 159
小三蛮羊 160
小开门(一) 160
小开门(二) 161
小开门(三) 161
高邮民歌联唱(一)宝塔高级社成立了 162
除四害 163
大家都来学文化 164
锣鼓车 165
每亩要打千斤粮 166
高邮民歌联唱(二)如今的农村真美丽 167
想想过去,看看现在 168
家乡 170
兴修水利 灭钉螺 171
齐心学文化 172
翻身不忘共产党 173
附录一 扬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览 174
附录二 中国部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一览 180
附录三 国务院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部分)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