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上辑 本之探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核心思想 3
马克思论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17
马克思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 28
马克思的晚年设想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的论辩 40
论马克思晚年设想的方法论意义——兼对有关问题的论辩 55
恩格斯哲学思维方式探微 72
毛泽东哲学思想理论层次初探 84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和邓小平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 95
马克思的哲学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之差异 107
哲学,放下你那沉重的包袱 110
打破追求最一般规律的神话 112
中辑 流之究 117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价值观思考 117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再思考 133
历史的评价与价值观的抉择——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三个观念 146
是继承、“颠倒”,还是“断裂”——阿尔都塞论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 159
反还原主义和反经济主义的历史辩证法诠释——阿尔都塞论“矛盾的多元决定” 170
论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理论的非历史主义论辩 185
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理论和人道主义关系的极端思考 198
阿尔都塞的马克思论:方法论渊源和理论性质辨正 211
旧立场对新信仰的悖逆——萨特用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的企图与方案述论 231
萨特“历史人学”中的异化概念 245
萨特的“匮乏史观”及其同唯物史观的根本冲突 259
下辑 用之窥 277
社会心理在精神文明中的地位 277
浮躁论析 289
市场经济与自由平等简论 296
官德与商德:道德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306
“合理利己主义”是否合理——答《中国青年报》之读者来信 308
略论道德建设的体系、重心和“重中之重” 312
世纪之交的“显学”:从市场经济研究到市场经济人学 321
市场经济人学:哲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 325
市场经济人学探论 333
正视经济人——市场经济人学研究(一) 348
透视“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中的劳动主体——市场经济人学研究(二) 354
撩看物物关系后面的交换主体——市场经济人学研究(三) 360
市场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现实基础——市场经济人学(四) 366
市场分配中的分配主体和分配规律承受主体——市场经济人学研究(五) 372
“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中的消费主体——市场经济人学研究(六) 378
能力本位·社会本位·发展本位——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核心理念”的思考与对话 384
后记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