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论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士昌,衣芳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209051293
  • 页数:55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历史课题,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行了完整、准确、系统的研究和论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导论 3

(一)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3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16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22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28

(一)近代中国社会和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28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5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43

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47

(一)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依据 47

(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探索 50

(三)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内容 54

(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意义 60

三、新民主主义的统一战线 62

(一)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62

(二)革命统一战线的原则 65

(三)不同时期的统一战线内容和特点 68

(四)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78

四、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 83

(一)人民军队的本质和使命 83

(二)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 87

(三)人民战争的理论 91

(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97

五、革命政党建设 105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105

(二)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和党内斗争的正确方针 108

(三)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114

六、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124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 124

(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129

(三)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32

(四)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138

(五)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嬗变 143

七、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150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构想 150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 152

(三)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 156

(四)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61

八、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67

(一)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7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74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81

九、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87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 187

(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 191

(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199

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06

(一)以苏联为鉴戒,走自己的道路 206

(二)社会主义的矛盾和任务 209

(三)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 215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及其历史局限 221

十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224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224

(二)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228

(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235

十二、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241

(一)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241

(二)建立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46

(三)坚持政治协商制度 251

(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57

十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65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265

(二)建设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 269

(三)推进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发展 273

(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277

十四、社会主义和平外交政策 282

(一)社会主义和平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282

(二)社会主义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 286

(三)社会主义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289

(四)社会主义和平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293

十五、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 299

(一)提出“两个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99

(二)接受来自党内和党外的双重监督 302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 307

(四)拒腐防变,反对官僚主义 310

(五)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 3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导论 32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含义、内容和框架结构 32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25

(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32

邓小平理论 337

导言 337

(一)邓小平理论的产生 337

(二)邓小平理论的发展 342

(三)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科学体系 345

(四)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349

一、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354

(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354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362

(三)思想路线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双重探索的指导意义 36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372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372

(二)不照搬别国模式 378

(三)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84

三、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389

(一)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389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及其意义 396

(三)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406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1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形成 41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内容 420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428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3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和基本内容 434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意义 441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443

六、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449

(一)跨世纪“三步走”发展战略 449

(二)以“台阶式” 发展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 456

(三)消灭贫穷,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464

七、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 471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471

(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 480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87

八、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494

(一)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时代依据 494

(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499

(三)发展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关系 509

九、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514

(一)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514

(二)努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517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526

十、“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535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形成 535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理论贡献 541

(三)“一国两制”构想是和平统一祖国的最佳方案 54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59

导言 559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559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科学体系 564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57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57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形成 57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584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意义 590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596

(一)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596

(二)发展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 604

(三)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613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622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依据 622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 627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 631

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42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64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总体目标 645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措施 650

五、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660

(一)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 660

(二)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部署 669

(三)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 674

六、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680

(一)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680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 686

(三)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692

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96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696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702

(三)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708

八、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714

(一)始终不渝地推进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 714

(二)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 718

(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两岸和平统一 729

九、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739

(一)坚持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基本判断 739

(二)尊重世界多样性,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48

(三)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757

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766

(一)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767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建设 776

(三)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783

科学发展观 795

导言 795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795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理论框架 806

(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811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815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 815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820

(三)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828

二、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834

(一)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意义 834

(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842

(三)着力把握发展规律,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847

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855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 855

(二)以人为本就是要保证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863

(三)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871

四、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880

(一)坚持全面发展 880

(二)坚持协调发展 890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 895

五、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907

(一)统筹兼顾的方法论意义 907

(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912

(三)统筹兼顾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929

六、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934

(一)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934

(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937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947

七、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95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953

(二)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958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965

八、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977

(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战略意义 977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 981

(三)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994

九、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997

(一)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997

(二)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1000

(三)社会建设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几个关系 1012

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015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015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021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1024

十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1032

(一)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客观根据、内涵及其意义 1032

(二)构建和谐世界 1039

(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048

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056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1056

(二)以先进性为主线加强党的建设 1058

(三)加强党的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1069

主要参考文献 1088

后记 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