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三册) 3
绪论 3
第一节 “过秦” 3
第二节 “宣汉” 7
第二十五章 汉初黄老之学 12
第一节 曹参的黄老政治 12
第二节 汲黯的黄老政治 14
第三节 司马迁父子的黄老之言 15
第二十六章 汉初最大的政论家和哲学家——贾谊 22
第一节 陆贾的“逆取顺守”的策略 22
第二节 贾谊对于秦朝所以灭亡的分析及其对付农民的策略 24
第三节 贾谊对于地主阶级的忠告 25
第四节 贾谊恢复了关于“礼”、“法”的争论 27
第五节 贾谊对于巩固地主阶级政权的一些建议 28
第六节 贾谊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32
第二十七章 董仲舒公羊学和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 40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汉武帝和董仲舒 40
第二节 董仲舒和公羊春秋 44
第三节 公羊春秋和汉朝的政策 47
第四节 董仲舒所讲的《春秋》的“微言大义” 50
第五节 董仲舒的政治纲领 51
第六节 董仲舒关于“天”的宗教化思想 52
第七节 董仲舒关于气和阴阳五行的学说 55
第八节 董仲舒的神秘主义的天人感应论 64
第九节 董仲舒的人性论 70
第十节 董仲舒的封建主义的社会和伦理思想 73
第十一节 董仲舒的历史观 79
第十二节 董仲舒的逻辑思想 82
第十三节 春秋公羊学和中国社会的两次大转变 84
第二十八章 《礼记》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 87
第一节 《礼记》其书 87
第二节 关于冠礼和婚礼的“义” 88
第三节 关于丧、祭礼的“义” 92
第四节 关于孝的理论 98
第五节 礼是变动的 100
第六节 《乐记》 104
第七节 《中庸》 109
第八节 《大学》 119
第二十九章 董仲舒哲学体系的对立面——淮南王刘安的黄老之学 127
第一节 黄老之学与神仙家 127
第二节 刘安其人和《淮南子》其书 129
第三节 《淮南子》关于“气”的唯物主义的理论 132
第四节 《淮南子》关于天人关系的反目的论的理论 137
第五节 《淮南子》中的形、神二元论 144
第六节 《淮南子》中反映论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 147
第七节 《淮南子》的人性论 151
第八节 《淮南子》中主张“变”的社会、政治思想 153
第三十章 《盐铁论》与“义利之辨” 160
第一节 地主阶级打击商人的斗争 160
第二节 《盐铁论》的主要内容 165
第三节 “义利之辨” 171
第四节 盐铁会议与《大学》 174
第三十一章 纬书中的世界图式 176
第一节 谶纬的社会根源 176
第二节 《易纬》的宇宙形成论 178
第三节 《洛书》 182
第四节 “太一” 184
第五节 八卦方位 185
第六节 “卦气” 187
第七节 纬书的世界图式与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比较 192
第三十二章 古文经学的兴起及其哲学家——刘歆、扬雄、桓谭 195
第一节 什么是古文经学 195
第二节 石渠会议 197
第三节 刘向、刘歆关于《洪范》五行的理论 199
第四节 刘歆的“元气”说 201
第五节 刘歆与《左传》 203
第六节 刘向、刘歆的《七略》 205
第七节 扬雄《太玄》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207
第八节 扬雄的《法言》 218
第九节 桓谭对形、神关系的唯物主义见解及其反对神秘主义的斗争 220
第十节 王充对刘、扬、桓的评价 221
第三十三章 王充——两汉时代最大的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哲学家 223
第一节 今文经学的反攻和白虎会议 223
第二节 王充的家世和著作 225
第三节 王充的天文学 228
第四节 王充关于“气”的思想 231
第五节 王充关于天、人关系的理论 234
第六节 王充对于“天人感应”的批判 236
第七节 王充关于形、神关系的理论 243
第八节 王充的反映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250
第九节 王充关于性、命的理论 258
第十节 王充的历史观 268
第十一节 王充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271
第三十四章 东汉末无神论和进步的社会思想 274
第一节 张衡反对谶纬的理论 274
第二节 张衡的天文学和宇宙形成论 276
第三节 王符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进步的社会思想 280
第四节 仲长统的无神论和进步的历史观 286
第五节 何休关于“太平”的思想 291
第三十五章 东汉末农民大起义和《太平经》 294
第一节 以黄巾军为代表的农民起义 294
第二节 《太平经》其书 297
第三节 《太平经》中的“太平”思想 298
第四节 《太平经》的“天地周期”论 303
第五节 农民起义的优点和缺点、进步性和局限性 305
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四册) 311
自序 311
绪论 313
第一节 门阀士族的形成与发展 313
第二节 门阀士族为什么叫士族 315
第三节 东汉末伦理教条的没落 319
第四节 南北朝的分裂和隋唐的统一 321
第三十六章 玄学的先河——刘劭的《人物志》和锺会的《四本论》 323
第一节 汉魏之际的名实问题 323
第二节 刘劭的《人物志》 325
第三节 锺会的《四本论》 332
第四节 从名实到名理 336
第三十七章 通论玄学 339
第一节 玄学的主题 340
第二节 玄学的方法 342
第三节 玄学中的派别和发展阶段 349
第四节 玄学与抽象思维 351
第三十八章 王弼、何晏的贵无论——玄学的建立及其发展的第一阶段 354
第一节 王弼、何晏的生平与著作 354
第二节 何晏的《道论》 356
第三节 王弼、何晏关于“无名”的辩论 360
第四节 王弼关于一般和特殊的关系的几种说法 362
第五节 王弼关于“一”和“多”的理论 364
第六节 王弼关于常、变、动、静的理论 368
第七节 王弼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理论 373
第八节 王弼、何晏关于“圣人”有情、无情的辩论 377
第三十九章 嵇康、阮籍及其他“竹林名士” 382
第一节 从黄老到老庄 382
第二节 嵇康论精神境界的第一层次——“越名教而任自然” 384
第三节 嵇康论精神境界的第二层次——“心不违乎道” 388
第四节 嵇康论音乐 392
第五节 嵇康对于当时社会迷信的态度 399
第六节 阮籍的《大人先生传》 405
第七节 阮籍的《达庄论》 409
第八节 “达”与“作达” 412
第四十章 裴頠的崇有论和欧阳建的言尽意论——玄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414
第一节 裴頠和他的《崇有论》 414
第二节 裴頠全部哲学思想的自述 416
第三节 裴頠所提出的贵无论的社会根源 418
第四节 裴頠所说的贵无论的社会影响 419
第五节 裴頠总论有无 421
第六节 所谓“言意之辩” 423
第七节 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425
第八节 从王弼到郭象 428
第四十一章 郭象的“无无论”——玄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431
第一节 向秀的《庄子注》和郭象的《庄子注》的关系 431
第二节 郭象关于“有”、“无”的理论 437
第三节 郭象关于“性”、“命”的理论 444
第四节 郭象关于动、静和生、死的理论 449
第五节 郭象关于“无对”和“有对”的理论 452
第六节 郭象关于“有言”和“无言”的理论 459
第七节 郭象关于“无心”、“无为”、“无待”的理论 463
第八节 郭象关于“圣人”的理论 469
第九节 郭象关于“名教”与“自然”的理论 475
第十节 郭象的《庄子序》和《庄子注序》 479
第四十二章 魏晋之际玄学以外的唯物主义和进步的社会思想 484
第一节 曹植的唯物主义思想 485
第二节 杨泉的《物理论》 487
第三节 鲍敬言的“无君论” 489
第四十三章 玄学的尾声及其历史的功过 495
第一节 《列子》和《列子注》 495
第二节 玄学与孔丘 499
第三节 玄学历史功过的哲学根源 502
第四十四章 通论佛学 506
第一节 所谓儒、释、道三教 506
第二节 佛教和佛学的主题——神不灭论 508
第三节 佛学的方法 510
第四节 中国佛教和佛学发展的阶段 511
第五节 一个辩论,一个问题 512
第四十五章 佛学在中国发展的第一阶段——“格义” 514
第一节 僧肇及其著作 514
第二节 慧远的“神不灭论”及其他 521
第三节 道生的诸“义” 527
第四节 谢灵运的《辩宗论》 532
第四十六章 中国佛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教门 534
第一节 三论宗 534
第二节 《大乘起信论》 540
第三节 玄奘的《成唯识论》 544
第四节 华严宗的三个“义” 546
第四十七章 中国佛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宗门” 552
第一节 禅宗出现的历史意义 552
第二节 慧能和神秀——禅宗中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554
第三节 禅宗的“不道之道” 558
第四节 禅宗的“无修之修” 560
第五节 禅宗中的派别 567
第四十八章 隋唐佛学向宋明道学的过渡 570
第一节 所谓“三教合流” 570
第二节 韩愈、李翱在过渡时期的贡献 576
第三节 柳宗元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反迷信的斗争 590
第四节 刘禹锡的唯物主义和法制思想 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