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部分作品细读 3
做一个平凡而不可复制的我——《我与地坛》中“信仰”与“爱”的阐释 3
行走在遗忘与铭记之间——细读琦君《春酒》中的“酒味” 12
倾听另一种声音——《心声》中“心声”细读 16
城乡人情冷暖悲悯的见证者——余秋雨《信客》中“信”字细读 21
音乐巨人的悲情人生——我眼中的《音乐巨人贝多芬》 27
简单的誓言,丰盈的情感——《土地的誓言》中情感张力艺术细读 33
寻找那片诗意的心灵空间——《那树》中“三个空间”细读 36
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浅析《陈太丘与友期》中的一个疑点 41
爱的不等式——《纸船》中情感反张力感受性细读 43
一首生命之夏的赞歌——《夏感》中“黄金”一词的深度解读 47
楚楚动人的那一份美——老舍《济南的冬天》关键句赏析 50
无言的送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空”字细读 53
和谐的同心圆——《散步》中三重“和谐”力量的细读 57
在童心失落的荒原上回眸——试用“童心说”细读《阿长与〈山海经〉》 63
一个“盛”字,境界全出——《紫藤萝瀑布》中“盛”字细读 69
“平视”我们的苦难——用周国平的哲思解读他的寓言《落难王子》 74
山在我们的脚下,海在我们的心里——用想象与联想阅读《在山的那边》 78
怎一个“趣”字了得——《童趣》中三重“趣味”赏读 82
发现生命细节中琐碎的诗意与惊喜——赏析《神奇的丝瓜》中的琐碎与诗意 86
柳永——一种凄美维度的解读——读《雨霖铃》的一点杂思与独语 91
《雨巷》中圆点式审美的存在——试用“圆点哲学”浅读《雨巷》 93
好嘴“好”在哪里?——《好嘴杨巴》说话做事艺术细读 102
诗歌感悟与科学思维的“同源”与“通感”——浅谈《饮酒》(其五)与《断章》中“相对”与“绝对”思想的存在 107
一种诗意精神的永恒期待——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询问海子的精神世界 111
艺术“敌人”的敌人——说不完的余秋雨散文 116
外国文学部分作品细读 123
荒诞背后隐义的世界——《等待戈多》思辨性分析 123
伪机遇的双重色彩——《项链》“真”与“假”新探 128
缺憾的另一种欣赏——《米洛斯的维纳斯》的“缺憾”美在哪里 132
倾听花开的声音——《花未眠》小散文中的大境界 137
我有一个梦想——浅谈《我有一个梦想》的现实意义 140
简化我们的世界——从《墙上的斑点》中看“真实”的相对性 145
生命意识需要相互温暖——浅读《我的呼吁》中生命意识的和谐张扬 149
阐释自己的心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光明”意义解读 153
宽容与悲剧——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宽容精神”的一点思考 156
意料之外又在预料之中——对《金色花》中“爱的游戏”的感受性阅读 159
美的荒凉,哀的力量——浅析皆川美香《秋》中的“物哀之美” 162
走过去,前面是一个“天”——《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解读 169
附录 阅读教学的突破口在哪里? 178
第一节 “对语”阅读观的思考与实践 178
第二节 文本解读的教学价值思考——以案例分析文本解读的教学价值 190
第三节 基于文本解读基础上的主问题设计(一) 200
第四节 基于文本解读基础上的主问题设计(二) 209
第五节 新课程下有效教研案例新思考 218
(1)诗歌的三维教学指向哪里?——以《江雪》例说诗歌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233
(2)一句一字总关情——以《俗世奇人》例说合适教学切入点的研究 242
第六节 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建构新的阅读教学内容——阅读评点专题阅读操作理念与系列案例 251
立体式阅读评点课堂形态——时文评点专题阅读校本课程课堂形态(一) 253
螺旋式阅读评点课堂形态——时文评点专题阅读校本课程课堂形态(二) 257
追问式阅读评点课堂形态——时文评点专题阅读校本课程课堂形态(三) 262
分层式阅读评点课堂形态——时文评点专题阅读校本课程课堂形态(四) 272
师生角色互换式阅读评点课堂形态——时文评点专题阅读校本课程课堂形态(五) 278
第七节 学会欣赏内化优质课的优质因子——2008年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第一名《香菱学诗》课堂解读 286
第八节 记参与浙江省规划课题的一次教研活动 292
后记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