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急管理 “一案三制”创新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维平著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11107036
  • 页数:2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对政府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现状进行研究,以及对“一案三制”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揭示。

第一章 中国政府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的现状 1

第一节 政府应急管理的预案建设现状 1

一、应急预案是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 1

二、政府应急预案的中国特色 5

三、应急预案在抗击台风中的成功运用 6

第二节 政府应急管理的体制建设现状 10

一、中国政府应急管理行政体制的历史演变 10

二、中国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建设的现状 13

三、国外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4

第三节 政府应急管理的机制建设现状 21

一、中国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机制建设 21

二、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在汶川地震中的成功应用 23

三、应急机制在汶川地震中成功应用的启示 28

第四节 政府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现状 30

一、中国政府应急法制的基本构成 31

二、中国已出台的相应法律和法规 32

三、《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和实施 33

第二章 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39

第一节 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和预案在南方雪灾中暴露出的问题 39

一、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9

二、冰冻造成的大停电:应急预案的作用没有发挥 41

三、未在应急预案中特别关注次生灾害的危险性 42

四、防灾基础性建设不足:不能寄希望于已有预案 43

第二节 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44

一、部门职责不清关系不顺 45

二、协调机构的权威性不足 46

三、领导政府应急管理关联度低 47

第三节 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48

一、缺乏公共安全的防范意识 49

二、缺乏快速周密的预警机制 49

三、应急决策系统的协调性不够 50

四、应急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51

五、预案启动时间不够明确 52

六、应急资源投入不足和浪费 53

第四节 政府应急管理法制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54

一、应急法制的系统性有待完善 55

二、应急法制的协调性有待加强 56

三、应急法制的实效性有待提升 58

第三章 美国政府应急管理的现状和对中国的启示 63

第一节 美国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现状和特点 63

一、成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赈灾机构 63

二、红十字会和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机构 64

三、分工明确训练有素的专业救援队伍 65

四、美国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 66

第二节 “9.11”后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调整 67

一、成立“国土安全部” 68

二、对联邦调查局的改革 69

三、对移民局与社会保障局的改革 69

四、成立北方司令部 69

第三节 美国政府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现状 70

一、国家安全应急管理机制 71

二、社会应急管理机制 72

三、经济应急管理机制 73

四、道德应急管理机制 75

五、地震应急管理的预警机制 75

第四节 美国政府应急管理的法制的现状 76

一、美国模式是法律制度完备的典型 76

二、美国极为重视反恐怖主义法的制定 77

三、美国有一套健全的《政府道德法》 78

第五节 美国政府应急管理对中国政府的启示 78

一、统一的决策指挥系统是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 79

二、快速救援的机制建设是政府应急管理的关键环节 79

三、理性的突发事件防范意识是政府应急管理的保证 81

四、社会各界力量和军队作用是政府应急管理的支柱 82

第四章 政府应急管理中突发事件成因透视 84

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影响 84

一、生态环境安全问题 84

二、资源安全问题 87

三、非法滥开滥采(小煤矿)问题 91

第二节 社会安全问题的影响 91

一、社会差距(贫富、地区和城乡)扩大问题 92

透视:贫富差距的扩大的原因 92

二、违规燃放烟花爆竹问题 95

三、针对基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问题 96

四、就业需求与失业问题 98

透视:中国就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99

五、通讯与网络问题 100

六、社会保障与保护问题 102

七、征地拆迁问题 104

八、进城农民工问题 107

透视:农民工的困境 107

九、公共卫生(疾病控制)问题 108

十、边疆地区毒品问题 111

透视:2004年破获的重大毒品案 111

十一、社会治安问题 113

透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深层社会矛盾 114

十二、教育问题 117

透视:应试教育的悲哀和高校债务的严重 117

十三、中产阶级危机问题 119

十四、家庭暴力问题 119

第三节 政治安全问题的影响 120

一、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宗教民族主义诉求问题 120

二、腐败问题 121

三、劳工权益问题 122

四、“三农”问题 125

透视:农村“苦、穷、险”的原因 126

五、“台独”问题 129

六、党和国家人事的更迭问题 129

第四节 经济安全问题的影响 130

一、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131

透视:国有资产流失十大案例 131

二、金融风险问题 133

三、石油的价格波动问题 133

四、劳资矛盾突出问题 134

透视:2007年十大劳资纠纷事件 134

五、粮食问题 137

六、利用外资问题 138

七、经济全球化问题 141

第五节 价值观念问题的影响 142

一、行政执法混乱、行政行为不规范问题 142

透视:天门城管人员致人命案 142

二、政府对各部门应急预案落实情况的监管力度不够问题 143

透视:杭州地铁工地塌陷事故 144

三、预算缺乏约束问题 144

四、防灾机构设置不规范、力量不足、权威性不够问题 146

五、安全投入不足问题 146

六、信心和诚信问题 147

七、国民安全意识问题 147

透视:北京密云彩虹桥特大踩踏伤亡事故 148

八、防灾思想观念陈旧问题 149

透视:河南郏县高门洞煤矿透水事故 149

九、负面心理效应的影响问题 150

十、道德信仰危机问题 151

透视:信仰缺失昭示着道德沦丧 151

第六节 涉外安全问题的影响 153

一、恐怖主义问题 153

透视:一组暗杀、爆炸、劫机事件 154

二、非法宗教活动问题 155

三、中美等关系问题 156

四、国家周边的安全问题 157

第五章 政府应急预案建设创新对策 159

第一节 预警指标调查问卷设计准则 159

一、科学性与权威性并重 159

二、整体性与相关性并重 160

三、简洁性与敏感性并重 160

四、真实性与准确性并重 160

五、普适性与可比性并重 160

第二节 设计和统计预警指标与权重 161

一、预警指标维度体系构建设计 161

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163

三、随机抽样调查的过程和结果 164

第三节 明确突发事件预警指标系数与权重 166

一、理清引发突发事件原因的结构体系 166

二、设定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预警阈值 169

三、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政府应急预案 180

第六章 政府应急管理预警体制建设创新对策 184

第一节 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学理分析 184

一、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科学内涵 185

二、对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构想 188

第二节 创新政府应急管理层级管理预警体系 192

一、强化政府应急管理协调能力 193

二、设立突发事件预警管理委员会 193

三、建立常设突发事件预警机构 194

四、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 194

第三节 创新政府应急管理预警组织机构设置 195

一、建立分权式的政府应急管理组织结构 195

二、建立具有会商决策功能的综合体系 196

三、调整政府应急管理预警组织的责权利 197

第七章 政府应急管理的机制建设创新对策 202

第一节 建立政府应急管理信息快速传送渠道 203

一、建立政府公共安全信息平台 203

二、对突发事件信息多方位监控 204

三、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205

四、突发事件情形模拟影响评估 205

第二节 建立和健全政府应急管理的电子政务 207

一、电子政务是提高政府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207

二、建立突发事件预警与政府应急管理决策的分析系统 207

三、发挥Avaya应急呼叫中心集成解决方案的作用 209

第三节 建立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和信息保证机制 211

一、应明确突发事件预警的网络“终端” 212

二、及时披露有关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 212

三、整合和协调突发事件预警管理行动 213

四、完善预警知识体系与高科技应急管理 214

第八章 政府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创新对策 217

第一节 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应急管理法制的特点 217

一、应急法律的专门化、体系化 217

二、机构人员的专门化、专业化 218

三、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多元化、立体化和网络化趋势 218

四、政府应急管理程序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定化 218

五、预警资源储备与调动和化解等机制完备 219

六、民防志愿者的参与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219

七、情景训练和演习经常化、制度化、法定化 220

第二节 明确中国应急法制建设的目标、原则与重点 221

一、中国应急法制建设的目标 221

二、中国应急法制建设的原则 221

三、中国应急法制建设的重点 221

第三节 完善突发事件政府应急管理制度体系 223

一、应急机构制度 223

二、应急预案制度 223

三、监测预警制度 224

四、信息沟通与公开制度 225

五、公众报告与举报制度 226

六、紧急协商与强制措施制度 226

七、社会保障制度 226

八、紧急救援制度 227

九、法律后果制度 228

十、教育训练制度 231

第四节 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 232

一、细化预防、准备和预警等内容 233

二、推进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整合 234

三、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的制度 235

四、建立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体系 237

五、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的评价制度 238

结语 241

主要外文参考资料 245